江苏无锡第一大民企:年入1458.21亿!掌门人竟然是一位“85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20:30 1

摘要:在中国民营经济版图上,江苏向来是群雄逐鹿之地。2025年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再次印证了这片热土的活力。

在中国民营经济版图上,江苏向来是群雄逐鹿之地。2025年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再次印证了这片热土的活力。

其中,来自江苏无锡江阴市新桥镇的海澜集团,以1458.21亿元的营收位列全国第58、江苏第8,稳坐无锡民企头把交椅。

更令人惊叹的是,执掌这家千亿级企业的,竟是一位刚满37岁的“85后”——周立宸。从他手中接过权杖的那一刻起,这家以“男人的衣柜”闻名全国的企业,正在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海澜集团的故事,始于1988年的那个纺织车间。当时谁也没想到,这家从精毛纺面料起家的小厂,会成长为今日横跨服装、文体旅游、智慧能源的庞大商业帝国。

走进海澜集团的智能工厂,仿佛进入了一个“服装界的未来世界”。

来自德国、意大利、瑞士等8个国家的智能纺、织、染设备正在高速运转,AI机器视觉系统替代了人眼进行质检,5G技术让每条生产线都成为云端的数字孪生体。

这里是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双高”认证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中国服装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海澜集团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是其独特的“可退货”采购模式和连锁经营体系。

简单来说,这就像服装界的“试穿满意再付款”——下游供应商在一定期限内可以退货,这不仅降低了库存风险,更建立起一个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

而真正让海澜集团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是2002年创立的“海澜之家”。这个以“高品质、中价位”为定位的品牌,用超市自选的模式彻底颠覆了传统男装销售。

曾经,买衣服要看售货员脸色;如今,在海澜之家,消费者可以像在超市购物一样自由挑选、试穿。这种体验革命,让海澜之家迅速在全国遍地开花。

更接地气的是,海澜之家打破了西服只能干洗的固有认知。他们与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联手推出的“海之唯”可机洗西服,让普通工薪阶层也能轻松拥有并打理一套体面的西服。

这个小创新,背后却是对消费者日常痛点的深刻洞察。

2020年11月25日,是海澜集团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创始人周建平将董事长重担交给了年仅32岁的儿子周立宸,完成了这家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

周立宸并非凭空接棒。这位清华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早在2012年就进入集团从基层做起。

2017年出任总裁后,他已开始在企业里留下自己的印记。与父辈注重生产和渠道不同,周立宸更懂得以消费者为中心,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传统服装业。

上任伊始,周立宸就面临严峻考验。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营收下降18.26%,净利润暴跌44.42%。

面对困境,这位年轻的掌舵者没有退缩,而是启动了多品牌战略,推动海澜之家从“男人的衣柜”向“全家人的衣柜”转型。

他的改革举措具体而微:布局女装品牌OVV、潮流品牌黑鲸、婴童品牌英氏;独家代理奥地利运动品牌HEAD和中国大陆阿迪达斯FCC系列;

甚至与京东联手打造“京东奥莱”新业态,进军高性价比消费市场。每一步都精准踩在消费升级的节奏上。

在周立宸的办公室里,挂着他亲笔书写的“不断否定自己,永远追求卓越”。这十个字不仅是企业精神,也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

从金融才俊到企业掌舵人,他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从守业者到创业者,他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商业哲学。

翻看海澜之家近五年的财报,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2020-2024年,公司营收在179亿至215亿元间波动,同比增速最好的年份增长15.98%,最差的下降18.26%;

归母净利润同样起伏明显,最好的2019年达到32.11亿元,而2024年则回落至21.59亿元。

细究背后原因,主品牌“海澜之家系列”贡献了七成以上的营收,这种依赖单一品牌的结构,让企业在市场变幻中显得有些被动。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15.66亿元,微增1.73%,但净利润却下降3.42%至15.80亿元,显示出在成本管控和盈利能力方面仍面临挑战。

为寻求新的增长点,海澜之家近年来动作频频。2023年及2024年,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海澜之家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48亿元,持有斯搏兹品牌管理公司51%股权,

借此拿下了阿迪达斯FCC系列产品在国内的零售业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授权代理的阿迪达斯门店数量已达529家。

同时,与京东合作的“京东奥莱”也在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加速布局,截至目前门店数量已达23家。这些举措能否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尚需时间检验。

在东南亚的购物中心里,海澜之家的门店已成为一道熟悉的风景。从2017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出第一家海外门店至今,海澜之家已在海外拥有111家门店。

海外扩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成果显著。2022-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从2.19亿元增长至3.55亿元,增速分别达154.10%、23.98%和30.75%。

更令人惊喜的是,海外业务的毛利率高达68%左右,远超境内业务43%-45%的水平。

海澜之家的“出海”样本有其独到之处。通过全直营方式搭建海外渠道,直接触达当地消费者;抢占核心商圈点位,通过低门店成本和好位置获得较低的租售比;

针对东南亚市场进行本土化改造,推出适合热带气候的轻薄面料和更鲜艳的色彩。

在门店类型上,海澜之家在东南亚布局了四种形态:HLA concept男女装集合大店、HLA男装单体店、EICHITOO爱居兔女装单体店、

HLA lifestyle海澜优选店,面积在100-400平方米之间。据国金证券调研,这些门店均已实现盈利,年化店效在600万-1500万元人民币不等。

2025年下半年,海澜之家还将有序推动中亚、中东、非洲市场的布局,预计在悉尼开出澳大利亚首店。这家从江阴新桥镇走出的企业,正一步步将中国品牌带向世界。

商业的成功,从来不只是数字的游戏。周立宸深谙此理,他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让海澜集团的成长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频共振。

2014年,怀着“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带去温暖”的善念,周立宸带领团队启动“多一克温暖”公益项目。

十一年来,这个项目的足迹遍及全国24个省份、1700所学校,累计捐赠30万件衣物,惠及14万名青少年。

2024年1月,海澜之家“引力一号”火箭承载着14万青少年的梦想飞向太空,实现了公益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截至目前,“多一克温暖”已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超8000万元,从一个企业的公益行动,发展成为超过千万爱心人士参与的社会大型公益活动。

在企业内部,海澜集团为来自满族、回族、蒙古族等42个民族的4700余名员工提供就业岗位,成为民族团结的微观缩影。

周立宸也因此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此外,海澜集团还倾力打造惠民文化工程,建设百姓共享的美术馆、博物馆、文体中心、体育公园,支持江苏省青绘乡村设计大赛,构建“产业+文化”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结语:海澜集团从面料生产到服装制造,从单一品牌到多元布局,从国内市场到全球视野,这家企业的每一步都踏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节拍。

如今,在周立宸的带领下,海澜集团正在探索一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用高科技改造提升传统服装业,用智能化生产赋能制造业,用文化自信打造品牌魅力,用社会责任重塑企业价值。

站在1458.21亿元的新起点上,这位“85后”掌舵者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少:如何平衡守正与创新?如何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双重增长?如何让传统品牌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在海澜云服的智能生产线上,在东南亚门店的熙攘人群中,在偏远地区孩子们穿着的温暖羽绒服里,海澜集团的未来正在被一针一线地编织出来。

而这,或许正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动人的生命力所在。

来源:华商精英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