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24、中国第6、华中第1!还有1项“全国十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9:31 1

摘要:9月26日,我国心血管病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级学术平台——中国心脏大会(CHC)2025在北京开幕。会议期间,国家心血管中心权威发布了《全球及中国医院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报告》。

9月26日,我国心血管病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家级学术平台——中国心脏大会(CHC)2025在北京开幕。会议期间,国家心血管中心权威发布了《全球及中国医院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报告》

报告显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在2024年度全球医院心血管研究学术影响力综合排名中,位居全球第24位、中国第6位、华中第1位

亚学科领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表现亮眼,在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综合排名中,分别位居全球第11、15、19位,中国第3、3、4位,标志着医院心血管病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迈上新台阶。

《全球及中国医院心血管病科技影响力报告》由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全球心血管疾病学术影响力评价平台(CAPE)项目组综合评定。

报告基于200余万篇原始性研究文献,结合专利、临床实验等多维度数据,首次系统揭示全球心血管研究格局与中国进展,代表了我国心血管领域年度最高科研水平,是洞察学科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2024年度全球医院心血管研究学术影响力综合排名中位居全球第24位、中国第6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2024年度全球医院心肌病研究学术影响力综合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1位、中国第3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2024年度全球医院心力衰竭研究学术影响力综合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5位、中国第3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2024年度全球医院心律失常研究学术影响力综合排名中位居全球第19位、中国第4位。

首届“国家杰出医师”、心血管医院院长江洪教授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心血管医院大楼

学科始终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技术创新近五年科技量值位居全国大型综合医院第2,学科活跃度位居全国医院第4

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主体组建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在心血管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具有精、准、快的强劲实力,享誉全国。

学科多位专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中央保健专家、国家杰出医师、国家级学会主委、国家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优秀青年医师等荣誉称号,

多次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国家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心血管病防治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湖北省重大条件平台项目、武汉市创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等各类项目,

学科多个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JACC ,Circu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学科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等高层次科技奖励。历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排名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学在全国名列前茅。

此外,会议期间,国家心血管中心还公布了中国心血管病“年度十大心血管基础研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唐其柱教授的研究成果《USP28 Serves as a key Suppressor of Mitochondrial Morphofunctional Defects and Cardiac Dysfunction in the Diabetic Heart (USP28抑制糖尿病心肌线粒体结构功能缺陷和心功能障碍)》成功入选。

入选研究作者代表被颁发证书和纪念牌

(唐其柱教授:右三)

唐其柱教授研究团队的这一成果于2024年发表在国际心血管领域的顶级期刊Circulation,第一作者为博士生谢赛阳、临床八年制博士生刘士强和硕士生张彤,唐其柱教授为本文独立通讯作者。该成果的全部研究工作均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室完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为唯一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

针对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特异性防治措施不足的临床困境,唐其柱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去泛素化酶在糖尿病心脏病理性心肌重构中的作用,以及能否调控线粒体分裂、融合和糖脂代谢等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

该研究首次揭示去泛素化酶USP28调节线粒体稳态的新机制,发现USP28通过PPARα-Mfn2信号调控轴调节线粒体稳态,进而参与糖尿病型心肌病的病理重构过程,通过AAV介导的USP28过表达可以显著减轻2型糖尿病小鼠的心脏重塑和功能障碍、脂质积累和线粒体损伤,为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干预打开了新思路。

唐其柱教授团队依托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以及代谢与相关慢性疾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重大慢病防控与研究“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研究平台,在过去二十余年里,始终聚焦于心力衰竭与心肌重构,以及重大慢病防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团队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联合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多个项目的资助。

团队先后两次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发表60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多项高水平研究发表于《Circul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Hypertension》、《Diabetologia》《Cardiovascular Research》《EBioMedicin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深化和拓展了国内外关于心力衰竭心肌重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范畴,还为心脏心肌重构的防治以及心力衰竭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来源:贝灵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