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0日,江苏省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经验交流会议在宁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总结各地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经验做法,进一步调动广大妇女同胞主动性创造性
9月30日,江苏省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经验交流会议在宁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总结各地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经验做法,进一步调动广大妇女同胞主动性创造性,砥砺奋进、拼搏实干,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贡献更多巾帼力量。省委副秘书长李荣锦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朱劲松报告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工作情况。
李荣锦指出,全省广大妇女要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助力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新局面,真正撑起城乡融合发展的“半边天”。要聚焦拓展共富空间,以务实举措助力女性创业,以新业态吸纳女性就业,以“她”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彰显巾帼智慧。要聚焦促进宜居宜业,建设美丽家园,弘扬文明乡风,深化“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等系列关爱服务工作,关爱困境群体,在建设和美乡村中彰显巾帼担当。要聚焦促进和谐和美,让理论宣讲有烟火气、带温度感,让群众在共鸣中“听得进”、在认同中“愿意做”,广泛凝聚人心,做好桥梁纽带,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加强乡村治理中彰显巾帼力量。他强调,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职能,在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资金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向农村女性倾斜,全力支持妇女同志干事创业。希望各级妇联组织认真履行引领、服务、联系等职能,当好党开展妇女工作最可靠最有力的助手,把全省广大农村妇女群众引导到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中来,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经磨炼、显身手、建新功。
朱劲松指出,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农办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级妇联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握实践要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加强培训赋能,积极搭建平台,注重示范带动,积极培育壮大乡间巾帼主理人队伍。助力直播兴农、家政富农、拓岗稳岗,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就业增收。坚持党建带妇建,推动思想保障、法治保障、工作保障,主动融入乡村基层治理,“一户一策”服务家庭2902户,4.2万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2.9万人。461名低收入“两癌”妇女获得国家、省级专项救助。她强调,全省各级妇联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拓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壮大乡间巾帼主理人队伍、拓展家门口就业服务、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事,助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走在前上贡献巾帼力量。
省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施郁佩主持会议。
苏州市妇联、扬州市妇联、淮安市妇联、宿迁市委农办分别介绍了深化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经验做法。
巾帼主理人东海县大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晓晓、泗洪县美丽庭院主理人刘孟迎分别作了创业故事分享。
与会代表一起观看了《你好,乡间主理人》宣传视频。会议还发布了一批乡间巾帼主理人和生育友好岗典型案例。
省妇联、省委农办负责同志;各设区市党委农办负责同志,妇联主席、分管副主席;乡间巾帼主理人代表,90余人参加了会议。
据悉,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全省各级妇联积极行动,广大妇女尽展才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充分彰显了巾帼风采。一是队伍不断壮大。随着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深入开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业”女性,她们成为乡村振兴时代大潮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魏巧、孙春梅、李敏、李晓霞等一批巾帼典型,既当推动者、参与者,又当示范者、引领者,带动广大妇女投身乡村振兴火热实践。广大巾帼“新农人”经专项培训后,走上就业创业岗位,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二是空间不断拓展。从行动伊始的妇女素质提升、建设美丽家园、寻找最美家庭等,到如今的组织妇女发展电商直播、庭院经济、科技创新、农文旅融合等,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内容持续丰富、空间得到开拓。全省涌现出一批民宿、花田主理人,吸引了一大批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了广大农村女性就近就便就业。农村妇女电商直播蓬勃发展,带动20余万名妇女创业就业。省农科院女科协会员主持国家和省级项目146项,新建亚夫工作站17个。三是影响不断提升。制定实施《“汇苏馨”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宁姐月嫂”、“锡惠嫂”、“常阿姐”、“淮姐安家”、“迁姐到家”等已形成矩阵效应。各地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因地制宜,联合当地妇联围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为留守困境儿童送去物质帮扶、精神关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四是“破题”中得发展。为解决创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联合江苏农商联合银行开发“乡村振兴巾帼贷”信贷产品,截至2025年8月,为1.1万名主理人提供130亿元贷款支持。为解决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经济效益不高问题,组织妇女进行苏绣、剪纸、香包等技艺培训,带动上万名妇女实现就业增收。为解决妇女群众“家门口”就业难、收入低问题,推动“妇”字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带动近3万人灵活就业、零工增收,实现“带着娃、绣着花、顾着家、有钱花”的美好愿景。江苏妇联相关经验做法获全国妇联领导批示肯定。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