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磅政策+不参加中考试点,重塑绵阳教育格局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8:39 1

摘要: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对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01PART。

日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对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

《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适应学龄人口增长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县中布局更加合理,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机制更加完善,市域内普通高中发展差距明显缩小,优质特色多样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的愿望。

《行动计划》明确五大任务、八大行动。

有两个重点值得注意——

1、明确“优师计划”等项目向县中倾斜,培养一批县域普通高中领军教育教学人才,在职称评聘、待遇保障方面给予县中教师更大支持。整治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禁止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

2、不得利用周末、寒暑假、节假日集中上课补课,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

县中振兴的意义何在?

一、我国有近60%的高中学生,是在县域中学读书,县中办得好不好,关系到1670多万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中国走共同富裕,破除阶层固化的必然所在。

二、振兴县中是振兴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县域产业,让县城留得住人的前提和关键。

振兴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关键是教育。花大力气培育县中领军人才,整治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禁止抢挖县中优秀校长和教师。最终让县域富起来,强起来,让中小城市的活力重新绽放起来,这是国家全面富强的根本!

02PART。

早在2021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就发布《“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绵阳不折不扣地率先执行,已经初步改变了全市教育格局。

比如,上清北等C9联盟,已不再是绵中、南山、东辰等少数学校的专属,而是绵外、科一中、南实、绵实、博美实高、台实等一大批的学校占据了这个空间,可谓群英灿烂

在绵阳反虹吸,提倡优质均衡这几年来,绵阳教育高峰有所收窄,但教育高原却更加辽阔,绵阳教育的温度正日益普及城乡各个家庭

目前已彻底打破近20年来县中无清北的尴尬局面全市除了盐亭、梓潼,县县实现清北突破,三台、江油更是清北的升学大户。

绵阳教育能持续屹立于西部同类城市顶峰,就是次次率先吃透国家政策,对教育全局进行早谋划、早动手、早出彩。

上世纪90年代末,绵阳正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响应国家政策,走出了东辰这样的民办教育巨擘,办起了教育园区,也崛起了个别高考大户。

时至今日,中国教育进入更高质量发展阶段,反虹吸、反教育资源垄断是大势所趋,绵阳不少县镇中学已抓住这个机遇,在逆袭中崛起。

03PART。

三台县芦溪中学,就是绵阳县中振兴涌现出来的最为杰出的代表

芦中人心里像明镜似的,虽然国家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但是县中镇中如果自己干不好,优秀教师、优质生源自己要流失,哪能怪别人来挖来抢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己不努力,神仙也救不了!

正因为认识上的差距,绵阳的县中还没有完全崛起,芦溪中学为此树立起标杆。

绵阳教育“近学芦溪”是怎样干成的?

新一代芦中人以开放的胸襟、非凡的魄力,开启了一场教科书级的“反虹吸三部曲”!

第一部 引领曲:铁血核心,引领逆袭

管理团队由全县顶尖精英组建而成。他们率先垂范,严而有信;深入一线,暖而有情。与师生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以“自强不息勇担当,奋进不止创辉煌”的精神,凝聚起背水一战的磅礴力量!

第二部 发展曲:名师摇篮,淬火成钢

构建科学培育体系:领导蹲班督导,周四全员练兵,赛课平台淬炼,“青蓝结对”传承。从“领进门”到“送一程”,从“严把关”到“扶一把”,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铁军!

第三部 高潮曲:情怀凝聚,顶峰相见

领导团队怀揣“办伟大的中国教育”的梦想,团结了一大批满怀教育情怀的精英(平均年龄仅37岁,经验与朝气并存),扎根芦中,奋斗芦中,出彩芦中!

他们远离城市喧嚣,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全时段陪伴,以沉浸式教学,引领学子日拱一卒,月异日新,最终成就喻少龙、牙迫等少年英才的跨越式登顶!

引领、发展、高端形成完美闭环,从反虹吸到成功逆袭,书写出县镇高中荡气回肠的“振兴史诗”!

2025年高考,芦中1465名学子昂首叩开大学之门,占比高达82.3%! 9个班级本科率超90%,更有1个班级实现100%的辉煌满贯

2022级30班,“985”殿堂、“211”高校录取率直逼四成!寒门子弟,以全市靠后的录取线为起点,在高考的巅峰舞台傲然绽放!

廖泉、赖永旭等学子,三年前中考成绩连县中的门槛都进不了,在芦中三年,今年高考却考出619分、622分的骄人战绩!

芦中“点石成金”育人的育人力量,在全市非常罕见,学子的逆袭度和综合战绩在全市是绝对的“一梯队”。

因此,三台县高度重视芦中的发展,已经把这所学校看作是县域振兴、绵三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三台主动融入绵阳科技城求发展的纽带。

芦溪中学肩负的历史使命,远远超越了教育本身,未来十年,一定是芦溪中学一路高歌,长风浩荡的十年。

04PART。

再看一则成都教育的重磅新闻。

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202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推进幼小衔接、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和高完中等贯通办学”精神,推动育人方式改革,缓解教育焦虑,成都市自2025年起,探索开展“小-初-高”12年贯通式培养改革试点。首批参与试点的学校共8所。

绵阳是西部率先探索一贯制教培的城市东辰、绵阳外国语学校、富乐学校、南山双语、绵中英才,都是采用K12一贯制育人模式。

其优势就是将各学段优势有机串联成闭环,这种一体化培养并非简单的学段衔接,而是从教育目标、教学模式、服务体系到品牌建设的系统性设计,确保每个阶段既能满足当下需求,又能为下一阶段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学生成长、家长认可与学校发展的三方共赢。

比如绵外的“阳光小学、卓越初中、精品高中”各具特色从小学到高中实现“学段贯通、课程贯通、素养贯通”,对学生好的习惯,优秀的综合素养十二年如一日地培养,这种滴水穿石的执著,就是深度践行、全面对标国家对高品质教育的要求。

绵外久久为功地付出,感动了所有挑剔的家长,出现万人摇号抢读绵外的现象。

绵外的贯培教育有多牛?今年高考出口,98.3%的学生上本科,贯培班高考670分以上的特尖2人,650分以上的特优16人,平均分高达646分。

绵外的羽毛球运动员句川星浩、张仕坤、李佩玲等被梦圆浙江大学。

斩获以清北、浙大为首的C9联盟、985、211大部分高等学府的优质生源基地。

绵外的成功就是始终把关心人的健康、关心人的成长、关心人的发展、关心人的成功、关心人的幸福“五个关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开放个性和包容人格,把个人融入集体的洪流追求最大价值与和谐发展。

虽然不缺高分,但绵外的教育温度,已经从过去的“分数崇拜”走向了“生命滋养”,学生没有“自我、孤独、焦虑、抑郁”,只有自由呼吸、自主成长,他们的血液里要融入家国情怀、品格里锻造责任担当、修为里滋养韧性和谐!

绵外构建的“小-初-高”长链条高品质培养体系,有效缓解群众教育焦虑,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备受社会各界称赞。

成都来得更猛,直接遴选了8所学校开展十二年一贯制和六年一贯制先行试点,学校在小一或初一年级确定2个班(每班不超过45人)为贯通培养班,学生就读期间单独组班进行贯通培养。

其中,开展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式培养,分别为: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都江堰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嘉祥外国语学校、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

图源四川教育发布

开展初高中六年贯通式培养,分别为:成都列五中学、四川天府新区香山中学、温江东辰外国语学校、温江嘉祥外国语学校—锦江嘉祥外国语学校、青羊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

与绵阳不同的是,成都的试点是不参加中考小一学或初一直接就读到高三!不仅是为缓解教育焦虑护航,更重要的是向掐尖式教育说不

像成都这样的城市,试点就方向,有望向全省推广

真正的高品质学校,就是要在““小-初-高”长链条贯培教育中检验

而不是把全市中考的高分放在一个摇篮里,让个别学校掐了全市的尖,还要吹牛自己有多厉害!

持续深入的县中振兴行动+不参加中考的““小-初-高”贯培教育得到大面积推广,绵阳教育格局还将进一步重塑。

即使绵阳不搞成都那样的“不参加中考”试点,但绵阳几所学校的“小-初-高”长链条贯培教育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发挥出不可阻挡的优势,绵阳多元化的教育格局、主城和县域一体化匀衡优质的大势,正在浩浩荡荡地形成。

来源:绵州虎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