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元等一个月!苹果挂绳卖断货:是智商税还是真的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5:35 1

摘要:“抢iPhone的没排队,抢挂绳的排到11月”,苹果为iPhone 17系列推出的斜挎挂绳成了近期数码圈的“顶流单品”。这款定价479元的配件,不仅橙色款迅速售罄、发货排期延至一个月后,更引发了“智商税”与“真香”的激烈论战——一边是罗永浩“割韭菜”的尖锐批评

“抢iPhone的没排队,抢挂绳的排到11月”,苹果为iPhone 17系列推出的斜挎挂绳成了近期数码圈的“顶流单品”。这款定价479元的配件,不仅橙色款迅速售罄、发货排期延至一个月后,更引发了“智商税”与“真香”的激烈论战——一边是罗永浩“割韭菜”的尖锐批评,一边是黄牛加价300元炒卖的疯狂行情,这根绳子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争议焦点:479元买根绳,值在哪?

质疑声的核心直指“性价比失衡”。市面上功能相似的第三方挂绳仅售20-50元,而苹果挂绳即便采用100%再生PET纱线织造,材料成本据估算不足40元 。更让消费者吐槽的是“捆绑销售”逻辑:它必须搭配特定官方手机壳使用,意味着想体验挂绳需先花399元买壳,总成本近900元。有网友调侃:“我家宠物的挂绳9.9元两根,用着也没差”,直指其价格远超工具属性本身。

但支持者则列出了“值回票价”的理由。在硬件细节上,挂绳配备经过15道精密CNC切削的不锈钢滑扣,长度可在1080毫米至2080毫米间自由调节,内置的柔性磁体能让重叠部分稳固吸附、避免打结 。更关键的是生态适配性,其磁吸结构与iPhone 17系列官方壳无缝衔接,避免了第三方配件可能损伤手机的隐患,对万元新机用户而言堪称“安心保障” 。王自如在直播中演示的“星宇橙挂绳+同色iPhone 17 Pro”搭配,更让不少果粉认可其“原厂配色才是安全牌”的审美价值 。

热销密码:不只是挂绳,更是社交货币

这根挂绳的火爆,本质是苹果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拿捏。橙色款的断货并非偶然——它与iPhone 17 Pro主打色“星宇橙”完美呼应,精准击中了果粉对“官方原配”的收藏欲,而苹果初期仅生产20万条的限量策略,进一步点燃了抢购热情 。对Z世代而言,挂绳早已超越工具属性,成为“OOTD配件”:有人将其叠搭项链当胸链,有人系在裤腰做机能风装饰,#橙色挂绳穿搭#话题三天内新增3000篇笔记,使其成为朋友圈“出片神器” 。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身份标识”价值。对深度果粉来说,挂绳是苹果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斜挎在身便隐性传递出“紧跟官方审美、拥有完整生态”的信号 。这种情绪价值在二手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当iPhone 17标准版已破发200元时,橙色挂绳却成了“硬通货”,闲鱼现货加价至699元仍有人买单,甚至出现“雇人凌晨排队抢绳”的黄牛操作 。

从商业逻辑看,这正是苹果配件的一贯策略。从145元的抛光布到近千元的连接线,苹果始终在为“品牌溢价+生态绑定”定价。数据显示,iPhone 17系列用户中MagSafe配件渗透率已超70%,对已投入数千元的用户而言,479元的挂绳更像“必购补充”而非额外负担 。分析师郭明錤指出,2026年苹果配件与服务营收占比将突破25%,这根挂绳的热销正是其“去手机化”战略的缩影 。

终极答案:消费分化下的选择自由

争论“值不值”的本质,是不同消费逻辑的碰撞。对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而言,它无疑是“智商税”——第三方挂绳同样能实现5公斤承重、长度调节等核心功能,价格仅为其1/10 。但对看重设计、生态与社交价值的用户来说,这479元买到的是审美契合、使用安心与身份认同,正如网友所言:“苹果配件从来不是卖给觉得它贵的人” 。

这场围绕挂绳的争议,更折射出消费市场的多元面貌。有人嘲笑“为根绳子排队三小时”,有人却享受“第一时间拥有”的满足感;有人吐槽“品牌溢价离谱”,有人则认可“设计与生态的价值”。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需求的差异——就像有人愿意为一杯星巴克买单,有人更爱便利店咖啡,选择的核心在于是否契合自身诉求。

当橙色挂绳的发货排期不断延后,苹果用一根绳子证明:高端消费中,情绪价值与身份认同往往比成本更重要。而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无论是9.9元的平替款还是479元的官方绳,只要符合自身需求,就是“值”的选择。毕竟,消费的本质从来不是攀比,而是让物品服务于生活。

来源:小丁科技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