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重游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1 22:03 1

摘要:这首七言律诗题为《壬辰重游》,通过重游故地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深沉的今昔之慨与物是人非之叹。全诗意象鲜明,对仗工稳,情感层层递进,尾联尤为含蓄悠远。以下逐联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题为《壬辰重游》,通过重游故地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深沉的今昔之慨与物是人非之叹。全诗意象鲜明,对仗工稳,情感层层递进,尾联尤为含蓄悠远。以下逐联赏析:

---

**首联:江头云驻霞光薄,陌上舟行笛韵遥。**

- **时空勾勒**:开篇以“江头云驻”“霞光薄”描绘黄昏江景,云霞凝滞、光色黯淡,暗示时光停滞与心境苍凉。“陌上舟行”与“笛韵遥”形成视听交织的画面,舟行渐远、笛声缥缈,既实写归途,又隐喻往事如烟。

- **情感基调**:“薄”“遥”二字奠定全诗疏离怅惘的基调,为重游之悲埋下伏笔。

---

**颔联:故苑红堆春树老,新亭香散雪梅凋。**

- **今昔对照**:“故苑”与“新亭”形成空间对比,“红堆”(繁花似锦)与“香散”(芳踪难觅)构成时间流转。春树已“老”,雪梅再“凋”,昔日盛景如今只剩衰飒,以自然意象暗喻人事变迁。

- **修辞精妙**:“堆”字极写花事之盛,反衬“凋”字之凄凉;“老”“凋”双关,既指草木枯荣,亦指岁月无情。

---

**颈联:还从眉目辨今古,忽见蓬蒿隐市朝。**

- **哲思转折**:由景入情,试图从“眉目”(容颜细节)中辨识时光痕迹,却猛然发现“蓬蒿隐市朝”——荒草蔓生,掩盖了昔日繁华街市。此联直击核心:故地虽在,人事已非。

- **象征深化**:“蓬蒿”象征衰败与遗忘,“市朝”代指尘世喧嚣,二者“隐”与“现”的冲突,凸显历史沧桑与个体渺小。

---

**尾联:别后十年秋草满,人间皆作旧烟水,倚栏人立第三桥。**

- **时空收束**:“十年”点明重游间隔,“秋草满”以荒芜之景呼应前文“蓬蒿”。“人间皆作旧烟水”将沧桑感推向极致——世间万物皆如朦胧烟水,模糊了现实与记忆的边界。

- **镜头定格**:末句以“倚栏人立第三桥”作结,画面戛然而止。独立桥栏的身影,既是诗人自身,亦是永恒孤独的象征。桥(“第三桥”)作为连接今昔的意象,承载着无尽怅惘,余韵悠长。

---

**整体艺术特色:**

1. **意象层叠**:云霞、舟笛、春树、雪梅、蓬蒿、秋草、烟水、小桥等意象,共同构建出苍凉浑厚的意境。

2. **时空交织**:以“重游”为轴,串联“故苑-新亭”“市朝-蓬蒿”“十年-瞬间”的时空对比,强化历史纵深感。

3. **含蓄蕴藉**:情感不直抒而寓于景,如“薄”“遥”“老”“凋”“隐”“满”等字,皆以冷色调传递深沉哀感。

4. **尾联造境**:末三句如电影长镜头,从宏观(人间烟水)推向微观(倚栏人),以静默场景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

此诗堪称“重游”主题的佳作,将个人记忆融入历史长河,以凝练笔触道尽“物是人非”的永恒之悲,令人读之怅然。

来源:发财桦甸5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