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条白裙子把800块卖到断货,背后不是棉花涨价,是商家把“显瘦”写进了法律条款。
一条白裙子把800块卖到断货,背后不是棉花涨价,是商家把“显瘦”写进了法律条款。
2023年夏天,白色抹胸连衣裙搜索量暴涨三成,平台把“褶皱”关键词塞进热搜榜,只花了72小时。
褶皱不是灵感,是算法算出的遮肉角度,15度,刚好盖住小肚子,又不显胯宽。
商家把“显瘦”做成数据:高腰A字裙摆提高腰线3厘米,腿长视觉增加7厘米,胸围收紧1.5厘米,退货率就能从18%降到9%。
数字摆在那里,谁还管你穿着能不能喘气。
轻奢品牌把价格钉在800到1500元区间,是因为800是女孩不眨眼就能刷的门槛,1500是她们咬咬牙愿意“投资自信”的极限。
再贵,就真去商场摸布料了。
有买家留言“建议加内衬”,客服回“加内衬会显厚”,翻译过来就是:加了成本,利润薄五块,销量掉一成。
工厂直接无视,继续让白色在太阳下透出内衣颜色,反正走光的是买家,不是销售额。
直播间把这条裙子放在婚礼宾客场景,一秒切换下午茶,再配草编包,话术是“一件顶三件”。
真相是库存只有白色, dye 单要200件起订,工厂懒得开机器。
面料标写“含棉混纺”,棉含量其实26%,剩下是聚酯,手感软却闷汗,成本每米降8块。
抗皱性靠厚度撑,透气靠忽悠。
机洗轻柔模式、垫布熨烫,说明书写得像伺候皇上,目的只有一个:把穿坏的时间拖到过了退货周期,第七天零点,系统自动关闭售后入口。
白色不挑肤色是句鬼话,冷白皮穿是白月光,黄黑皮穿就是行走反光板,显黑两度。
商家不管,因为模特图已经调亮两个色阶,真肤色谁点进来。
搜索曲线告诉品牌:只要坚持“显瘦”二字,就能让同一群人年年回来买新白裙。
毕竟减肥太难,换关键词便宜。
我把链接甩给闺蜜,她回一句“我有同款,去年买的,标签都没拆”。
我点开她朋友圈,背景是健身房自拍,配文“瘦下来穿什么都好看”。
数据不会骗人,人会。
裙子还是那条裙子,只是腰间的松紧带记得你去年少吃了几顿,也记得你今年又胖回去。
800块买的不一定是衣服,是一张“我随时能瘦”的门票,可惜演出从不开始。
你花出去的钱到底是买裙子,还是买“我还没放弃自己”的幻觉?
来源:一个会穿衣的人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