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美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9月29日消息,美国商务部修改实体清单范围,涵盖相关公司持股与控股企业。本次主要规则修订为:任何由实体清单或军事最终用户(MEU)清单上的一家或多家实体至少拥有 50%股权的实体,自身也将自动受到实体清单/MEU 清单的限制。此
科技战略
美国商务部修改实体清单范围
据美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9月29日消息,美国商务部修改实体清单范围,涵盖相关公司持股与控股企业。本次主要规则修订为:任何由实体清单或军事最终用户(MEU)清单上的一家或多家实体至少拥有 50%股权的实体,自身也将自动受到实体清单/MEU 清单的限制。此外,实体清单/MEU 清单公司的少数股权将是一个“警示信号”,会触发出口商的额外尽职调查要求。
信息
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开发出新型量子纠错码,使量子系统性能接近理论界限
据中国科技网9月30日消息,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团队开发出一种高效且可扩展的量子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纠错码。为克服现有纠错码编码率低、性能提升空间有限等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一种新的构造方法,首先设计出具有优良纠错特性的原型LDPC码,并引入基于仿射排列的技术手段,增强码结构的多样性,有效避免了影响解码效果的短周期问题。通过大规模数值模拟验证,这种新型纠错码在包含数十万个逻辑量子比特的系统中误码帧率可达10-4量级,性能非常接近哈希界限。这一技术突破为实现大规模容错量子计算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有望推动量子计算机在量子化学、密码分析和复杂优化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美国加州理工团队创下量子比特阵列新纪录,相干时长增加近10倍
据MIT科技评论网9月29日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团队打造出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性原子量子计算机。研究团队使用了光镊来抓取和定位单个原子,通过将一束激光分成12000个微型光阱,使该量子计算机实现了超过6100个量子比特的一致性。同时,研究团队还成功保持了使用量子计算机所需要的精度和稳定性,不仅运行精度高达99.98%,量子比特保持相干性还长达13秒,比此前实验长了将近10倍,创下纪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韩国政府与美国IBM公司签署量子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展开合作
据量科网9月29日消息,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与美国IBM公司签署了一份有关量子技术的合作谅解备忘录。该合作旨在推动两国在量子科学与量子技术产业的发展。据悉,双方同意在建设量子基础设施与提供相关服务、量子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以及培养专业人才与提升能力三个主要领域开展合作。具体包括:建立量子计算机基础设施和研发中心,探索产业应用,并推动量子专业人才的培养。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韩国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以及其他四家科研机构也共同参与了此次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
生物
美国研究团队开发出内置免疫系统的微型“肺芯片”,能像真实器官一样主动防御病原体
据中国科学院9月29日消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与范德比尔特大学合作,研发出全球首款内置免疫系统的微型“肺芯片”。该芯片能像真实器官一样主动防御病原体,并在流感病毒攻击实验中展现出与人体高度相似的免疫反应,有望革新疾病研究模式,替代动物实验,并为开发哮喘、囊性纤维化、肺癌和结核病等疾病的新疗法提供平台。
瑞士研究团队利用干细胞移植逆转动物中风损伤,再生医学在脑修复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中国科技网9月26日消息,瑞士苏黎世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与应用中心合作,在动物实验中通过干细胞移植,逆转了中风造成的脑损伤,不仅促进神经元再生,还显著恢复了运动功能,标志着再生医学在脑修复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美国高级卫生研究计划署推进减少全国建筑物内有害病原体和过敏原系统的研发项目
据ARPA-H官网9月29日消息,美国高级卫生研究计划署为其“构建空气与全面健康韧性环境”(BREATHE)项目选定研发团队,旨在通过开发集成系统来推进下一代智能健康建筑的发展。这些系统将持续测量和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并部署实时干预措施,如加强通风或消毒,以减少空气传播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如哮喘和过敏等慢性疾病和流感等呼吸道疾病。
阿斯利康计划在美国全面上市
据路透社9月30日消息,阿斯利康制定了在美直接上市的计划,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并放弃目前的存托凭证结构,预计将于2026年2月2日开始交易。
能源
法国与意大利联合探索月球核反应堆技术方案
据世界核新闻网9月27日消息,法国法马通(Framatome)公司与意大利新技术、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署(ENEA)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共同探索适用于月球极端环境的核反应堆先进技术方案,为未来月球定居点提供能源。谅解备忘录涉及三个领域,分别为研究反应堆所需的燃料,以确保效率和安全;开发能够承受太空极端条件的新材料;以及利用增材制造反应堆部件。法马通表示,该协议标志着太空探索和月球资源可持续利用进入关键阶段,提升用于月球表面应用的核反应堆技术成熟度,将拓宽欧洲的知识储备与能力版图,这对于人类重返月球并筹备未来火星之旅的竞赛至关重要。
俄罗斯与伊朗签署合作建设小堆备忘录
据小堆观察9月30日消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与伊朗原子能组织签署谅解备忘录,推进在伊朗合作建造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扩大和平利用核能合作,促进伊朗核能技术及产业发展。伊朗原子能组织表示,谅解备忘录为伊朗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设计和建设合同铺平了道路,并补充称这些反应堆将在发展该国核能技术知识、技术以及电站设备和仪器制造相关产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
美国北极研究联盟因资金削减面临关闭
据高北新闻网9月29日消息,美国北极研究联盟(ARCUS)因资金削减将于9月底关闭。该机构成立于1988年,长期致力于搭建美国国内外北极科研、教育及社区的桥梁,推动美国研究资源整合,并支持北极原住民社区及其知识体系纳入到科研过程。此次关闭的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国家科学基金会预算,导致其主要资金来源枯竭。分析认为,此举反映出美国正将北极科研重心从气候与社区合作转向国家安全与能源开发。随着多个极地研究机构相继收缩,美国在北极治理中的科学话语权与社区信任度可能进一步削弱。
英国海军首次完成“海军打击导弹”实射
据英国国防部官网9月29日消息,英国皇家海军护卫舰“萨默塞特”号(HMS Somerset)完成“海军打击导弹”(NSM)首射,射程超100英里,可打击舰船和陆上目标。该导弹比“鱼叉”系统先进20年,射程更远、性能更强,未来将装备23型护卫舰和45型驱逐舰。此次发射是英国首次将该型导弹整合到本国舰艇并完成实射测试,也是英挪合作演习“Aegir 25”的重要成果,显著提升英国海军的远程打击与海上威慑能力。
韩国三星重工与印度公司建立造船合作
据MaritimeExecutive网站9月29日消息,韩国三星重工(SHI)与印度天鹅防务重工(SDHI)签署“造船与海洋业务合作协议”,计划在印度建立生产基地,推进新船设计、采购及生产管理,面向商船、军舰及海洋平台建造。印度天鹅防务重工拥有印度最大干船坞,可建造40万吨级船舶,并具备建造超大型油轮、海军近海巡逻舰及海岸警卫队训练舰的经验。据报道,该合作正值印度投入逾80亿美元推动跻身全球前五造船国的战略。三星重工也在中国、美国建立合作,不断扩大全球造船网络和产能。
中国台湾地区推出8千瓦激光反无人机武器
据下一代防务9月29日消息,中国台湾地区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公司(AIDC)推出一款8千瓦光纤固态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可安装在5吨卡车上,具备机动部署能力,配合Ku波段雷达与中波红外传感器,可在25公里范围内跟踪500个目标,并在1至2公里距离内有效拦截25公斤以下的无人机目标。激光束可在1公里处聚焦至10厘米直径,对四旋翼无人机命中率达90%,对机动蜂群拦截率达85%,单次发射成本低于1美元。AIDC计划在2026年中前将功率提升至12千瓦,并将其纳入机动防空旅体系中。
航空
美空军激光制导火箭弹成为中东反无人机主要空对空武器
据TheWarZone网站9月26日消息,美空军“固定翼空射反无人航空系统弹药”(FALCO)70毫米激光制导火箭弹已成为在中东地区应对无人机威胁的主要空对空武器。该型火箭弹基于“先进精确杀伤武器系统II”(APKWS II)火箭弹研制,配备近炸引信,适合打击小型、低速、低雷达截面的空中目标,主要搭载于F-15E、F-16战机和A-10攻击机执行反无人机任务,未来将进一步拓展适配到无人机作战平台。同时,该弹药可在城市、沿海防御作战等战术场景中得到扩展应用,为作战部队提供更灵活、精准的火力支援
航天
NASA授予Solstar Space公司一份15万美元合同,用于为登月项目研发商用Wi-Fi接入点
据SpaceNews网站9月29日消息,NASA授予美国Solstar Space公司一份价值15万美元的合同,用于为“阿尔忒弥斯”(Artemis)和“商业月球有效载荷服务”(CLPS)项目研发商用Wi-Fi接入点。根据合同,该公司将在2026年3月前完成相关初步设计,拟具备所有空间设备均可适配的能力。目前,该公司将首先开发适用于CLPS任务的商用产品,同时继续为“阿尔忒弥斯”任务开发抗辐射Wi-Fi接入点,以满足月球极端环境及严格的尺寸、重量和功率限制等要求。
新材料
美国稀土公司斥资1亿美元收购英国稀土合金专业技术
据Rawmaterials 9月29日消息,美国稀土公司(USA Rare Earth)宣布,将以1亿美元现金加674万股收购英国生产商Less Common Metals。Less Common Metals被认为是中国以外唯一一家能够规模化生产轻重稀土永磁合金的制造商,该公司还可以加工再生材料。美国稀土公司董事会成员迈克尔·布利策表示,Less Common Metals的技术被整合到美国稀土公司位于斯蒂尔沃特的生产基地,同时其在英国和欧洲各地的现有产能也将得到扩建。
先进制造
俄罗斯公布EUV光刻机研发路线图
据MGClouds蘑菇云 9月29日消息,俄罗斯科学院公布光刻机研发路线图,将分三阶段实现先进制程突破:2026年推出65-40nm光刻机(双镜系统、10nm套刻精度),2032年完成28nm光刻机(四镜系统、5nm套刻精度),最终2036年底前实现10nm以下EUV光刻机量产。该技术采用11.2nm镭射光源(区别于ASML的13.5nm),通过氙气激光器替代金属锡滴,可提升分辨率约20%并降低光学系统成本。但需重新设计反射镜(如钌铍镀膜)、光阻化学及EDA工具,难以兼容现有13.5nm生态。尽管第三阶段产能达每小时100片晶圆,仅为ASML EUV机台的一半,且需数年构建配套生态系统,但该路线为全球光刻技术提供了低成本替代方案。
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用于管道检测的超声微型机器人
据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9月28日消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针对微型狭窄管道环境探测,提出了一种超声微型机器人设计。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工艺(微机电系统)的超声驱动微型机器人,其核心优势在于低电压驱动(3 Vpp)、高速双向运动(81cm/s)、强爬坡(24.25°)与承载能力(超过自重36倍)。该超声微型机器人依托高性能PZT压电薄膜在交变电场下的快速伸缩变形实现驱动,超声频率可激发高阶弯曲模态,使主体产生波浪状运动,并在与管壁摩擦耦合下将微观振动转化为宏观高速运动,可在毫米级狭窄管道、弯曲管道、不同材质管道及水面环境中灵活运行,并可搭载微型内窥镜实现实时检测,在微型管道检测中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与其他驱动方式相比,该机器人在速度、能效和环境适应性方面更具优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Micro Letters》期刊。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