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街头的中国面孔,友谊背后的生存密码,他们为何不敢说中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8:00 1

摘要:我表叔在丹东做边境贸易,有次他给我看一张照片,平壤街上一家饭馆挂着中文招牌,老板娘是朝鲜护照的,开口却是山东口音,这事让我琢磨起来,朝鲜人到底怎么看待中国人,后来翻了点资料,才知道朝鲜境内还有几千华人后裔,他们的日子,没那么简单。

我表叔在丹东做边境贸易,有次他给我看一张照片,平壤街上一家饭馆挂着中文招牌,老板娘是朝鲜护照的,开口却是山东口音,这事让我琢磨起来,朝鲜人到底怎么看待中国人,后来翻了点资料,才知道朝鲜境内还有几千华人后裔,他们的日子,没那么简单。

1880年代山东人闯关东,不少船被风浪推到朝鲜西海岸,人上岸后就留下来,平壤慢慢有了市集,做菜贩的也多了,新义州的早市到今天还能听见中文的吆喝,可日子没过几年,日本占了地方,华人成了出气筒,1931年万宝山事件一闹,三百多家华商铺子全烧了,我看过老照片,房梁黑乎乎的,那会儿的哭喊声,怕是没断过。

现在留在朝鲜的华侨,表面上能免费看病、免费上学,可家里收音机只能偷偷听北京电台,有位从咸镜北道回来的商人说,朝鲜官员给华人分房子时挺热心,可从不问要不要加入劳动党,这让我想起新闻里朝鲜小学生每周上政治课,那些华人孩子却在自家后院种菜。

最让人琢磨的是边境集市,华人开的店摆着中国来的太阳能灯,朝鲜人拿在手里摸,说比自家的亮不少,可一见穿制服的,立马把手机塞进裤兜,他们用微信跟丹东谈货,但从不提政治,就像平壤街头那些华人老奶奶,一见中国游客,马上改口说朝语,好像中文是不能说出口的东西。

2024年中朝友好年,朝鲜电视台天天播两国领导人握手的镜头,华人聚居区的铁门还是漆成朝鲜指定的灰,院墙里头的中国彩电,雪花点一直闪,新义州桥头卖菜的大妈说,中国月亮是圆,可咱家窗户得朝平壤开。

来源:柚子随笔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