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上周办公室里最响的梗,一群人笑完继续沉默,像集体被戳了哑穴。65%的95后把即时享受当氧气,不是敢花,是怕不花就喘不上来。
“工资到账还没捂热,花呗先伸手:‘哥,咱们又见面了。
’”——这是上周办公室里最响的梗,一群人笑完继续沉默,像集体被戳了哑穴。65%的95后把即时享受当氧气,不是敢花,是怕不花就喘不上来。
别急着骂败家,看看房租、通勤、老板的脸色,钱在手里多停一秒都能听见叹气声,不如换成气泡水、live票、猫咖门票,先让心脏蹦两下,证明还活着。
哈佛说自嘲能把抑郁指数砍三成。
于是朋友圈遍地“板蓝根”:昨晚还装红酒配牛排,今早冲一包感冒冲剂续命。
不是不想精致,是精致套餐太贵,自嘲便宜,还能顺手把焦虑腌成段子。
笑着笑着,真有人把失眠数羊改成数负债,羊跑了,数字还在,亮晶晶地悬在头顶,像迪厅球灯,照得夜里更晃眼。
恋爱也学会“云”了。82%的Z世代点头:帅就多看两眼,不一定搬回家。
点赞、转发、存图,一条龙欣赏,成本比一杯美式还低。
真谈恋爱?
先算算约会预算,再想想房租,瞬间清醒:爱情很好,下次一定。
于是植物和宠物成了平替,给多肉换盆土,给猫开罐头,情绪价值拉满,还不用回消息。
都市单身经济5万亿,每一盆绿萝、每一只橘猫都在悄悄分红。
债台高筑又怎样?90后平均负债1850%,听着像天塌,塌着塌着就习惯了。
平台贴心,推出“技能抵债”:会P图的去修婚纱照,会剪视频的去剪企业宣传片,一小时抵五十,慢是慢点,好歹给利息踩刹车。
有人调侃:实在不行,直播卖“屁”也行,反正都是气体,万一有人愿为幽默买单。
黑色幽默照进现实,荒诞里生出一点喘息缝。
日子就这么被拆成一包高端料理包,热水一冲,三分钟后“一人食”上桌,比泡面多两片真肉,价格翻三倍,孤独却一样。
没人说破:吃的不是饭,是“我值得被好好对待”的幻觉。
幻觉也值钱,起码咽下去那刻,胃和心一起被烫平半寸。
所以别急着问“年轻人怎么不攒钱了”。
攒了又能怎样?
首付像月亮,够也够不着;股市像过山车,心脏先下车。
不如把今天过成硬币,叮一声投进快乐机器,听个响。
明天?
明天继续当板蓝根,苦是苦,起码治感冒,还便宜。
来源:苦笑世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