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伟达副总裁到国产GPU破局者,张建中的“背叛”与坚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6:04 1

摘要:2022年3月,一张GPU芯片照片在中文互联网悄然流传。这不是英伟达或AMD的新产品,而是来自一家成立仅两年的中国公司——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站在测试机旁,神情严肃。十五个月前,他还是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如今却成为老东家最熟悉的陌生人。

2022年3月,一张GPU芯片照片在中文互联网悄然流传。这不是英伟达或AMD的新产品,而是来自一家成立仅两年的中国公司——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站在测试机旁,神情严肃。十五个月前,他还是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如今却成为老东家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位在英伟达工作14年的行业老兵,曾将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不足50%提升到超80%。而今天,他带领着被称为“中国最强GPU战队”的豪华团队,正向老东家发起挑战。

01 为何离开舒适区

2020年,张建中做出职业生涯最重大决定:离开英伟达。此时,他已在英伟达工作14年,担任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职业巅峰期选择归零重启。

在英伟达期间,张建中带领团队将中国区业务打造成英伟达全球增长引擎。从产品布局到渠道建设,从技术推广到生态培育,他深度参与英伟达在中国的每一个重要决策。然而,随着国际经贸环境变化和国内对自主可控GPU需求日益迫切,张建中看到国产GPU的历史性机遇。

张建中的离职并非一时冲动。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期选择创业,他看中的是中国数字经济转型中对算力基础设施的巨量需求,以及GPU国产替代的广阔空间。他带来的团队堪称豪华:一批来自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巨头的核心人才,覆盖架构设计、芯片研发、软件生态等全链条。

“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决心。”张建中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如是说。离开全球顶尖GPU公司的舒适区,选择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创业之路,需要勇气与远见。

02 国产GPU的破局之路

摩尔线程成立后的发展路径清晰而坚决,张建中为其规划了三场关键战役。

第一战役:技术破冰。2021年,摩尔线程发布首款全功能GPU芯片“苏堤”,支持3D图形渲染、AI计算加速等多项功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芯片从设计到流片仅用18个月,创下行业新纪录。

​第二战役:生态构建。GPU行业素有“得生态者得天下”的说法。张建中深知,单纯有硬件远远不够。摩尔线程推出自研MUSA软件架构,兼容CUDA生态,大幅降低用户迁移成本。同时,公司与数百家软硬件厂商建立合作,覆盖游戏、建筑设计、虚拟现实等应用场景。

​第三战役:商业落地。2022年,摩尔线程推出面向数据中心的MTT S3000显卡,性能比肩国际厂商中端产品。随后,公司产品在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和科研机构实现部署,完成从技术到市场的关键一跃。

03 曲折中前行,生存是第一位

创业之路从未平坦。2023年,摩尔线程遭遇成立以来最大危机:一家海外专利机构发起知识产权诉讼,试图阻止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面对挑战,张建中展现出其在英伟达积累的国际化运营经验和危机处理能力。他一方面组建专业法律团队积极应诉,另一方面加快自主研发步伐,对产品架构进行调整优化。经过数月努力,公司最终赢得诉讼,为国产GPU出海扫清障碍。

更大的挑战来自市场竞争。随着英伟达、AMD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以及其他国产GPU厂商的崛起,摩尔线程面临多方挤压。张建中不得不三线作战​:应对国际巨头压制、参与国内同行竞争、同时加快技术迭代。

“至少先存活十年,这是我们的首要目标。”张建中在内部会议上多次强调这一观点。在他看来,GPU行业需要长期投入,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趋势。

04 80亿豪赌的底气何在

摩尔线程的融资能力令人瞩目。成立三年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45亿元,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深创投、中移和创等头部机构。

2024年,摩尔线程Pre-IPO轮融资后,估值已达246亿元。2025年9月,公司科创板IPO迎来关键节点,计划募集资金80亿元,有望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资本市场的青睐源于对公司技术实力和商业前景的认可。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营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46亿元增长至4.3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08.44%​。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7.0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

尽管如此,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张建中和投资人都清楚,GPU是长周期行业,需要耐心和定力。这种对行业规律的尊重,体现的是张建中在英伟达积累的产业经验。

05 物理智能的新赛道

2025年,张建中提出新观点:​物理智能将成为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方向。他认为,AGI发展需依托空间智能与世界建模,GPU算力在物理世界模拟中扮演核心角色。

基于这一判断,张建中带领摩尔线程构建“AI工厂”系统级技术创新战略,通过五大核心技术构建覆盖训练、验证、部署全流程的高效体系。

在具体落地方面,摩尔线程的夸娥智算集群已从千卡级别升级至万卡规模,并联合中国移动等企业落地三个万卡项目。张建中强调“万卡集群是大模型预训练最低标配”,指出万卡集群需解决通讯效率、稳定性及异构计算支持等难题。

2024年5月,摩尔线程与无问芯穹合作完成国内首个全功能GPU千卡集群3B大模型实训,训练稳定性达100%,性能超越国际同类模型。这一突破标志着国产GPU在大规模集群计算领域已具备实战能力。

2025年秋天,张建中站在摩尔线程新总部大厅,背后是公司五年发展历程的影像墙。从最初几十人的创业团队到近千人的研发队伍,从首颗国产全功能GPU到万卡智算集群,这位行业老兵的“十年生存计划”已行至中途。

科创板IPO过会只是一个新起点。全球GPU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英伟达不断升级产品架构,AMD加紧市场渗透,国内同行奋起直追。在这场关乎中国算力自主权的长征中,张建中的每一步选择都在书写国产GPU的进化史。

来源:迪哥看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