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之后,微信小店也在一周内连续发布两则新规,释放的信号同样明确:灰色引流路径正在被平台级别的“合规收紧”全面围剿。
继之后,微信小店也在一周内连续发布两则新规,释放的信号同样明确:灰色引流路径正在被平台级别的“合规收紧”全面围剿。
9月26日,微信小店发布《福袋抽奖管理规则》,对奖品类目、价值上限、发货时效、违规处理等做出细致规定,明确将“福袋引流未履约”纳入违规范围;
紧接着,9月29日,又发布《关于客服发送第三方信息能力及视频号主页客服入口展示功能调整》的公告,明确:
除向通过商家店铺/带货者橱窗下单支付的用户发送提供售后服务所必须的第三方信息外,不支持商家、带货者客服使用发送第三方信息能力。
短短三天之内,微信小店在“前端玩法—后端客服”两个环节同时出手,这意味着:福袋抽奖不能再薅虚假流量,客服也将被彻底限定为纯售后工具。(对了,欢迎你文末加入见实会员领取&)
01
福袋抽奖:
仅限【点赞】【评论任意内容】【评论指定内容】【关注主播】四选一
过去,福袋抽奖是商家和达人常用的互动拉新手段。低成本挂个“抽奖”,就能引导用户关注、评论,甚至附加额外下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虚假宣传、发空包、不履约等现象层出不穷,平台体验与信任度受损严重。
新规对此明确划线,将“福袋引流未履约”作为独立违规场景,直接堵住了“先引流后甩锅”的灰操作:
奖品价值设上限:单件不得超过5万元,单次抽奖不超过100件,大额奖品玩法被堵死;
参与条件限定:仅限【点赞】【评论任意内容】【评论指定内容】【关注主播】四选一,禁止额外附加“点亮灯牌”“到付邮费”等门槛;
发货揽收双时效:中奖者兑奖后48小时内必须发货,且24小时内需有揽收记录,避免“假发货、拖延揽收”;
这些要求意味着,福袋抽奖将从“流量黑科技”转变为平台认可的合规运营工具。
02
客服功能:彻底终结“第三方引流获客”
如果说福袋抽奖是前端流量入口的收紧,那么客服功能调整就是后端沟通链路的封堵。
在《关于客服发送第三方信息能力及视频号主页客服入口展示功能调整》中,除最新明确不支持商家、带货者客服使用发送售后外的第三方信息能力外,强调,
若商家、带货者长时间未缴纳保证金,且交易频率过低时:
在全量场景下都将不支持使用商家、带货者客服发送第三方信息能力;
不支持视频号主页客服入口展示功能。
并表示,即日起,平台将结合平台数据及风险管控要求,按照本公告内容自动、动态推进实施上述调整。
这意味着,不仅客服的“发第三方信息”能力被全面收紧,连视频号主页的客服入口,也会因为保证金和交易频率不足而直接被摘掉。
03
平台逻辑:
引流管控进入闭环时代,小店“公域化”
把两则公告放在一起看,可以更清晰地读懂微信小店的逻辑:
前端玩法:不允许通过抽奖噱头薅流量却不履约;
后端客服:不允许通过沟通口子引流获客,主页入口权限也与保证金缴纳、交易频率直接关联;
整体闭环:从获客到成交再到售后,用户必须留在微信小店内完成。
更重要的是,把 “保证金+交易频率” 纳入功能权限的判断依据后,商家经营健康度和功能使用被直接绑定,通过制度化收紧,流量和用户将进一步被锁在小店内,形成更强的“小店公域化”趋势。
随着依赖玩法、客服“擦边”获客等路径的快速关闭,未来,将只能依赖平台官方工具和官方路径,合规约束进一步加强。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PS:对了,见实,包括:护肤日化、零售商超、食品饮料与快消、餐饮、大健康、鞋服、母婴、教培、金融、文旅。报告中既有行业宏观趋势,也能可操作的案例细节,欢迎你下方加入见实会员领取。
↘私域服务对接:
来源:小岳科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