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新闻】锚定技术创新、激扬学术自信——上海六院麻醉科团队CSA2025全景纪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6:18 1

摘要:9月18-21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30次麻醉学术年会(CSA2025)在厦门召开。本次大会设置2场主旨报告、55场次分会场、4场知识更新讲座、8场临床技能工作坊以及600余个专题讲座与学术发言。

9月18-21日,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30次麻醉学术年会(CSA2025)在厦门召开。本次大会设置2场主旨报告、55场次分会场、4场知识更新讲座、8场临床技能工作坊以及600余个专题讲座与学术发言。

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厦门市医学会、福建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承办。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俞卫峰教授作高屋建瓴的主旨发言,强调分会始终秉承初心,全面贯彻中华医学会总体部署,致力于构建高效有序的学术体系,全面加强中国麻醉学科的创新力、凝聚力与学术引领能力,积极推动中国麻醉学界走向国际舞台,提升中国麻醉学的国际影响力。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团队在本次年会参与多项学术任务。许涛教授受邀承担4场专题发言,及多项主持和点评工作。由许涛教授携上海六院团队策划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工作坊是每年年会的压轴热点。今年六院导师团带来诸多原始创新的操作技术,更有升级版的病例实战讨论,从更高维度为全国同道展现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的魅力,体现了六院麻醉在该领域的深厚底蕴。

许涛教授在区域麻醉专场作主题发言“上海六院区域阻滞技术创新”。六院麻醉科是该技术的国内领先学科,近年来超声引导区域麻醉原创新技术频出,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研究成果,部分技术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许涛教授全面展示了六院团队的各项创新成就,肯定了麻醉科在神经阻滞技术创新和科研领域做出的贡献,这一系列成果将引领区域阻滞技术的发展方向。

作为202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A类)资助项目的两位麻醉学代表,许涛教授和来自上海仁济医院的李佩盈教授受邀在国自然专场发言,分享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学习感悟。许涛教授用轻松幽默的讲述告诉更多还在追梦路上的后来者:成功没有捷径,学术研究是靠一步一步拼出来的。

在9月20日的青年临床专场中,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许涛教授发表题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从围术期镇痛到器官功能保护”的专题讲座,聚焦神经阻滞技术和器官保护这一麻醉学前沿课题的相关性研究。许涛教授的另一研究成果“丙泊酚诱导全身麻醉的神经机制研究”,也作为专题发言在年会麻醉药理学专场分享,尽管麻醉的安全性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但麻醉机制仍是麻醉学界亟待解决的重大学术问题。此外,许涛教授还担任了“治疗学时代的创新策略工作坊”和壁报论文的主持,以及青年基础研究论文汇报的点评专家。

9月21日上午,六院麻醉团队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工作坊揭开帷幕,作为国内该项目的领先学科,六院麻醉科对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大引领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年会有多个团队组织了神经阻滞技术相关的学术活动,说明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的优越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同行认可,对创新技术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

工作坊由六院张晖副主任医师主持。许涛教授在致辞中感谢了各位同道对神经阻滞工作坊的支持,并欢迎大家关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公众号,加入“上海六院麻醉大讲堂”这一国内领先的神经阻滞技术交流平台。本次工作坊分为神经阻滞演示和病例实战两个部分,聚焦“可视化、精准化、实战化”三大核心。除了来自六院麻醉大讲堂的8位导师,还汇集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南泰康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强强联合组成导师团队,为与会同道进行现场演示与指导。

张晖副主任医师详细介绍演示环节的流程和各位指导老师。演示的分组设置为头颈部神经阻滞、困难气道评估与清醒插管、上肢神经阻滞、下肢神经阻滞、躯干神经阻滞以及超声引导椎管内技术六大板块,系统呈现区域麻醉在复杂手术与多模式镇痛中的广泛应用。

演示环节之后是广受期待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病例实战,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徐晓东医师和深圳市人民医院的董心童医师担任主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朱涛教授为出席病例实战环节并致辞。本次工作坊面向全国征集并筛选出三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真实病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江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梅伟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果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从技术细节到诊疗逻辑,层层剖析,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在交流中凝聚共识、拓展视野。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工作坊是本次年会最晚结束的学术活动。技术演示与病例实战相结合的模式,已经成为工作坊标志性的“技术+临床决策”双轨教学模型,显著强化了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处置水平。许涛教授总结认为,整个工作坊不仅是一次技术培训,更是一场围绕超声可视化区域麻醉如何赋能ERAS路径的深度学术交流。它标志着中国区域麻醉正朝着更精准、更规范、更系统化的方向迈进,为全国麻醉同仁提供了高水平、接地气的继续教育标杆。上海六院江伟教授和赵霖霖、吴军珍医师还承担了“超声在麻醉、疼痛科的应用工作坊”的教学和演示,江伟教授为工作坊作专题授课:周围神经阻滞——易被忽略的解剖知识。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更多团队投入到该技术的临床研究和教学中,这是麻醉学进入可视化、精准化、智能化时代。未来,上海六院麻醉科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鼓励和临床研究的支持,引领超声可视化麻醉技术在新时代走向国际前列,并与全国麻醉同仁一道,为“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作出贡献。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