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众吓呆,他立刻起身,镜头切特写,他脸上肌肉绷紧,嘴角却往上提,告诉镜头:我没事。
1.5米高度,一声闷响,关智斌背部砸地,全场心跳停半拍。
他下一秒自己站起,继续唱跳,像什么都没发生。
这不是运气,是算计。
他倒挂时双手滑脱,金属杆没做防滑,伴舞站位远,等于没人能接。
摔得响,是因为背部直接拍地,骨头和地板硬碰硬。
观众吓呆,他立刻起身,镜头切特写,他脸上肌肉绷紧,嘴角却往上提,告诉镜头:我没事。
这一提,热搜就爆了。
2019年红馆事故,队友丑闻,他一人撑完全场,那次也摔,也继续唱。
那次之后,他明白观众爱看“逆境继续”的戏码。
这次他复制剧本,只是换了道具。
摔得狠,但角度刚好,避开尾骨和头,医生后来确认只有挫伤,说明他练过怎么摔。
摔得专业,才能摔得安全。
舞台没防滑,不是疏忽,是节省成本。
金属杆加一层胶条,几百块,主办方省。
出事后再补,话题更大,等于免费广告。
关智斌不追究,还替主办方说话,换来下次合作更稳。
他拿身体换口碑,主办方拿话题换票房,双赢。
同行点赞,容祖儿、蔡卓妍、谢霆锋排队发文,表面心疼,实则蹭热度。
关智斌需要这波流量,他们需要“讲义气”人设,互相成就。
粉丝拍视频破百万播放,平台赚广告费,关智斌赚国民度,一条摔,养活半个娱乐圈。
他真正想要的,是摆脱“万年配角”标签。
四十出头,戏约减少,演唱会成了主战场。
摔一次,敬业标签贴牢,下次开唱,票价能涨三成。
观众记住的不是歌,是他摔了还唱,这比任何高音都管用。
行业也看懂了。
接下来,舞台安全标准会提高,但提高之前,先让艺人多摔几次,把话题攒够。
摔得越大,标准越高,钱越赚。
关智斌只是第一个,后面排队的人还多。
他赢了,观众哭了,主办方笑了,行业动了。
只有他的背,青一块紫一块,换了一张长期饭票。
摔一次就能红,下次你还想看他摔吗?
来源:茗新欧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