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鹰眼守护”:17种危险预警,需开导航启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6:04 1

摘要:“前方1公里多车急刹,请注意减速避让!”国庆高速上,驾驶员王磊通过高德导航收到的语音预警,让他提前避开了前方因塌方引发的事故。这一关键提醒来自高德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鹰眼守护”预警系统,其可覆盖17种危险场景的预警能力,正成为驾车安全的重要保障,

“前方1公里多车急刹,请注意减速避让!”国庆高速上,驾驶员王磊通过高德导航收到的语音预警,让他提前避开了前方因塌方引发的事故。这一关键提醒来自高德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发布的“鹰眼守护”预警系统,其可覆盖17种危险场景的预警能力,正成为驾车安全的重要保障,但使用的前提是必须打开导航功能 。

“鹰眼守护”的推出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对公路安全痛点的精准回应。2024年广东梅大高速塌方事故中,已有车主因提前收到高德的急刹预警成功避险,这一实战效果推动了技术的升级迭代。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核心成果,该系统专门针对路桥灾毁等突发事件“感知慢、预警迟”的难题,构建起“秒级感知、精准推送”的安全防线,标志着我国公路安全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护”转型 。

这套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超视距感知”与“车车互助”的双重特性。其工作原理可拆解为“感知-判断-预警”三个环节:首先通过车辆传感器捕捉前车急刹、速度骤降等异常行为,将匿名脱敏的位置、加速度等数据上传至云端;接着由TrafficVLM交通视觉语言模型实时分析比对上百辆周边车辆信号,精准判定危险等级;最后通过“语音播报+地图弹窗”的双重方式,向后方1公里内的车辆推送预警,整个过程耗时仅数秒 。山东智能网联高速测试显示,在时速80公里以上的场景中,系统对重大异常事件的预警准确率超90%,能为驾驶员争取宝贵的“黄金反应时间” 。

目前,“鹰眼守护”已实现17个日常驾驶场景的全面覆盖,从高速突发的“重大异常事件”到城区常见的“弯道来车”“无灯路口会车”,从高速汇入口的“来车预警”到普通道路的“骑行车辆避让”,基本涵盖了驾车途中的主要风险点 。这种全场景防护能力,让系统既能应对塌方、多车追尾等重大事故,也能解决日常驾驶中因视线遮挡引发的剐蹭风险,尤其适合国庆等出行高峰时段的复杂路况。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系统的有效性高度依赖用户参与度。其构建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安全共同体——每辆打开导航的车辆都是“移动感知节点”,既接收他人提供的预警信息,也通过自身数据为路网安全贡献力量。应急管理部特别提醒,驾驶员需在高德地图中输入目的地开启导航,并确保语音播报功能打开,系统会自动提示加入守护网络,整个过程完全匿名,无需额外操作。若未开启导航,即使车辆处于危险区域,也无法接收预警信息,相当于错失了“电子安全员”的防护。

对于即将到来的假期出行高峰,“鹰眼守护”的价值尤为凸显。数据显示,国庆自驾出行人次预计达18.7亿,高速拥堵路段的事故风险显著上升。此时打开导航启用预警功能,不仅能提前规避视线外的危险,更能通过群体参与强化整个路网的安全韧性。从已有的应用案例看,在多车连环追尾、道路突发落石等场景中,系统推送的预警信息已多次帮助驾驶员避免事故 。

科技赋能让驾车安全有了新保障,但技术终究需要人的配合。高德“鹰眼守护”用17种场景的精准预警织就了安全网,而这张网的激活密钥,就藏在“打开导航”这个简单动作里。在即将开启的旅途上,让每一次导航都成为安全护航,方能让“鹰眼”真正守护好每一段行程。

来源:靠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