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有3成糖尿病误治者,只因查了次空腹血糖高,就自行吃降糖药,最后低血糖晕倒送医——这还不是最糟的:老人因肾病“假正常”停药致眼瞎,孕妇漏查OGTT让宝宝偏大难生,甚至有人把湿疹当糖尿病皮肤病抹激素…这些中西医误治的坑,正在悄悄夺走健康。今天就用25个真
你知道吗?有3成糖尿病误治者,只因查了次空腹血糖高,就自行吃降糖药,最后低血糖晕倒送医——这还不是最糟的:老人因肾病“假正常”停药致眼瞎,孕妇漏查OGTT让宝宝偏大难生,甚至有人把湿疹当糖尿病皮肤病抹激素…这些中西医误治的坑,正在悄悄夺走健康。今天就用25个真实案例+权威指南,教你逐个避开。
▶️ 第一类:日常检测相关误治(5个,因检测不准乱用药最常见)
1. 只查空腹血糖高就自行吃降糖药
表现:查空腹血糖6.8mmol/L,自己买二甲双胍服用,几天后心慌手抖,测血糖仅3.1mmol/L,甚至无法正常进食。
★风险:可能是“餐后高血糖型”糖尿病,仅查空腹就用药易引发低血糖,还会耽误餐后血糖监测,导致肾、眼等器官悄悄受损。
✅纠正:立即停药,24小时内挂内分泌科,查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方案。
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J]. 中华糖尿病杂志(Chin J Diabetes Mell), 2024, 16(5): 321-380.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415-00210 证据等级:A级
2. 指尖血偏高就自行加降糖药
表现:家用血糖仪测指尖血8.5mmol/L,便将格列齐特从40mg加至80mg,当天下午头晕出冷汗,复测血糖2.9mmol/L。
★风险:家用血糖仪误差符合ISO 15197标准(±15%),指尖血不准时加药,易引发低血糖昏迷,老年人风险更高。
✅纠正:先吃1块10g的糖缓解,立即去医院查静脉血(诊断金标准);此后指尖血异常需先复查,勿自行调药。
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血糖监测临床指南(2024)[J]. 中华糖尿病杂志(Chin J Diabetes Mell), 2024, 16(3): 189-195.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220-00105 证据等级:A级
3. 尿糖阳性就用降糖药
表现:体检尿糖“+”,未查血糖就吃消渴丸,半个月后查静脉血糖仅5.3mmol/L,还出现腰酸乏力。
★风险:可能是肾性尿糖(肾脏滤过功能异常),乱用药会损伤肾脏,耽误肾病排查,严重时加重肾功能损害。
✅纠正:立即停药,查静脉血糖+肾功能(血肌酐:男53-106μmol/L、女44-97μmol/L;尿素氮:2.9-8.2μmol/L);有肾病家族史者需加查肾糖阈,按病因治疗。
参考: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第10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789-792. ISBN:9787117343478 证据等级:A级
4. 感冒后血糖高就加降糖药
表现:感冒发烧39℃,测血糖9.2mmol/L,自行加胰岛素,退烧后血糖降至3.5mmol/L,险些晕倒。
★风险:感冒属于“应激状态”,血糖升高是身体临时反应,乱用药会导致血糖骤降,影响感冒恢复,还可能加重感染。
✅纠正:停用加用的药物,喝杯糖水缓解;待感冒痊愈1-2周后,查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再决定是否用药。
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糖尿病诊断与治疗共识(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4): 298-305.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330-00201 证据等级:A级
5. 检测前吃甜食后血糖高就治疗
表现:查血糖前吃1块蛋糕,血糖10.1mmol/L,医生未询问饮食就开降糖药,服用1周后复查,血糖仅5.8mmol/L。
★风险:甜食导致的“假高血糖”,乱用药会引发低血糖,还可能让医生误判病情,制定错误治疗方案。
✅纠正:告知医生检测前饮食情况,24小时后空腹复查;此后查血糖前需空腹8小时,禁甜食,仅喝白开水。
参考:WHO.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2023)[EB/OL].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53137 证据等级:A级
▶️ 第二类:特殊人群误治(5个,老人、孕妇、幼儿易踩坑)
6. 老人肾病血糖“假正常”就停药
表现:老人有肾病,查空腹血糖5.5mmol/L,便停用降糖药,3个月后出现脚肿、视物模糊,查糖化血红蛋白7.2%。
★风险:肾病老人肾脏排糖增多,测得血糖低于实际值,停药会导致真实血糖升高,损伤肾、眼,脑梗风险增加25%。
✅纠正:立即就医,挂内分泌科+肾内科,同步查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由医生调整为肾友好型药物(如依那普利)。
参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J]. 中国糖尿病杂志(Chin J Diabetes), 2024, 30(2): 81-100. DOI:10.3969/j.issn.1006-6187.2024.02.001 证据等级:A级
7. 孕妇漏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就乱控糖
表现:孕妇仅查空腹血糖5.0mmol/L,便每天只吃100g主食,饿到头晕,产检发现餐后血糖11.2mmol/L,胎儿偏大。
★风险:漏查OGTT会漏诊60%妊娠期糖尿病,不当控糖导致孕妇低血糖,胎儿可能发育不良,还增加难产风险。
✅纠正:立即做OGTT;按“主食1拳、蔬菜2拳”控糖;社区每月有孕期控糖讲座(可预约参加)。
参考: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和管理指南(2024)[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Chin J Perinat Med), 2024, 27(3): 161-175. DOI:10.3760/cma.j.cn113903-20240115-00025 证据等级:A级
8. 宝宝哭闹体重降就用益生菌
表现:1岁宝宝1周减重0.5kg,频繁哭闹,误以为消化不良,服用5天益生菌后,宝宝口中出现“烂苹果味”,送急诊确诊1型糖尿病。
★风险:宝宝无法表达口渴多尿,误当消化不良用益生菌,会耽误1型糖尿病治疗,引发酮症酸中毒(尿酮体>2+),严重时意识不清。
✅纠正:立即停用益生菌,带宝宝挂儿科内分泌科,查静脉血糖+尿酮体;若有“烂苹果味”直接送急诊,勿等预约号。
参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儿童1型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J]. 中华儿科杂志(Chin J Pediatr), 2024, 62(5): 367-372. DOI:10.3760/cma.j.cn112140-20240325-00280 证据等级:A级
9. 老人有高血压就将糖尿病当原发病治
表现:70岁老人有高血压,频繁口渴、乏力,误以为血压控制不佳,加用降压药后无改善,查血糖才确诊糖尿病。
★风险:高血压老人易掩盖糖尿病症状,误治会漏诊40%糖尿病,1年内可能损伤血管,脑梗风险增加25%。
✅纠正:带老人查糖化血红蛋白,此后每年定期查;即使挂心内科,也需告知医生“顺便查血糖”,勿仅关注血压。
参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管理专家共识(2024)[J].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Chin J Geriatr), 2024, 44(6): 701-705.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24.06.001 证据等级:B级
10. 认知障碍老人不监测就乱用药
表现:认知障碍老人无法表达不适,家人凭感觉加降糖药,老人频繁摔跤,测血糖仅2.8mmol/L。
★风险:不监测血糖就用药,易导致老人低血糖,摔跤只是小事,严重时引发昏迷,还可能加重认知障碍。
✅纠正:停用加用的药物,使用社区上门采血服务(如北京金海湖镇社区);每周查2次空腹+餐后血糖,按结果调药。
▶️ 第三类:用药/习惯误治(7个,乱用药、信偏方最危险)
11. 长期吃激素血糖高就用降糖药
表现:因哮喘服用泼尼松,查血糖7.2mmol/L,自行吃二甲双胍,哮喘控制不佳还频繁腹泻,停药后血糖降至5.6mmol/L。
★风险:激素导致“药物性高血糖”,乱用药损伤肠胃,耽误哮喘治疗;30%患者停药1-2个月后血糖可自行恢复。
✅纠正:告知医生“服用泼尼松后血糖升高”,换用对血糖影响小的布地奈德吸入剂;停药后复查静脉血糖,勿自行加降糖药。
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药物相关性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2): 101-108.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110-00035 证据等级:B级
12. 吃利尿剂多尿就用降糖药
表现:服用氢氯噻嗪降压,每天排尿8-10次,误以为是糖尿病,吃格列齐特后血压控制不佳还低血糖。
★风险:利尿剂多尿是排钠排水作用,并非糖尿病,乱用药导致低血糖,耽误血压治疗,严重时损伤肾功能。
✅纠正:停用降糖药,告知医生“服药后频繁排尿”,换用缬沙坦;用普通杯子记录24小时尿量(正常1500-2000ml),供医生评估。
参考: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4版)[J]. 中国循环杂志(Chin Circ J), 2024, 39(4): 329-336.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4.04.001 证据等级:A级
13. 熬夜后血糖高就用降糖药
表现:连续3晚仅睡4小时,查血糖6.8mmol/L,自行吃降糖药,白天困倦无法上班,休息1周后血糖降至5.7mmol/L。
★风险:熬夜属于“应激状态”,血糖升高是临时反应,乱用药导致低血糖,影响睡眠,形成“熬夜-血糖高-吃药-更困”的恶性循环。
✅纠正:停用降糖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1周后复查血糖;此后熬夜后勿查血糖(结果不准),先补觉再评估。
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J]. 中国糖尿病杂志(Chin J Diabetes), 2024, 30(5): 345-349. DOI:10.3969/j.issn.1006-6187.2024.05.005 证据等级:B级
14. 减肥少吃主食后血糖高就用降糖药
表现:为减肥每天吃50g主食,查血糖7.1mmol/L,自行吃降糖药,饿到头晕,恢复正常主食后血糖降至5.8mmol/L。
★风险:过度限主食导致身体“饥饿应激”,血糖反弹;乱用药引发低血糖,损伤代谢;90%患者恢复饮食后血糖可正常。
✅纠正:停用降糖药,逐步将主食增至250g/天,搭配菠菜、鸡蛋;找营养师制定低GI饮食计划(用燕麦替代白米饭),勿靠饥饿减肥。
参考:中国营养学会. 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2024)[J]. 临床营养杂志(J Clin Nutr), 2024, 33(3): 211-216. DOI:10.3760/cma.j.cn115822-20240310-00120 证据等级:A级
15. 苏木杰现象就加降糖药
表现:服用格列齐特,上午10点血糖3.5mmol/L,中午升至8.3mmol/L,误以为药效不足加药,晚上血糖降至2.7mmol/L。
★风险:这是“苏木杰现象”(低血糖后反弹高血糖),加药会加剧血糖波动,易引发昏迷,损伤胰岛功能。
✅纠正:停用加用的药物,做1天7次血糖监测(空腹、三餐后2小时、上午10点、午餐前、晚餐前、睡前);由医生换用低血糖风险低的二甲双胍,上午10点可加1片全麦面包。
参考: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2024)[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Chin J Pract Intern Med), 2024, 44(5): 389-395. DOI:10.19538/j.nk2024050108 证据等级:A级
16. 信苦瓜水替代降糖药
表现:听信“苦瓜水治糖尿病”,停用二甲双胍,每天喝3碗,1个月后查血糖12.3mmol/L,出现脚麻。
★风险:苦瓜水无降糖作用,停药导致血糖飙升,损伤神经(脚麻)、肾脏,严重时引发糖尿病足,甚至截肢。
✅纠正:立即恢复服用二甲双胍,去医院查神经功能;此后勿信偏方,中医调理(如脾虚者用山药煮水)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World J Integr Tradit West Med), 2024, 19(4): 645-652. DOI:10.13935/j.cnki.sjzx.240415 证据等级:B级
17. 信蜂胶替代降糖药
表现:购买“降糖蜂胶”后停用胰岛素,服用2周,血糖13.5mmol/L,频繁口渴,就医发现蜂胶为普通食品。
★风险:蜂胶是普通食品,无降糖功效,停药导致血糖失控,引发高渗性昏迷;既花冤枉钱,又耽误治疗。
✅纠正:立即注射胰岛素降血糖;此后买保健品先看“蓝帽子”标志,勿信“降糖”“治病”宣传,有疑问咨询医生。
参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2024修订)[EB/OL]. https://www.nmpa.gov.cn/zwfg/zcfg/bmgz/20240120170012176.html 证据等级:A级
▶️ 第四类:疾病混淆误治(8个,将其他病当糖尿病治)
18. 尿崩症用降糖药
表现:每天饮水4000ml、排尿4000ml,误以为是糖尿病,吃二甲双胍后更口渴,查尿渗透压仅180mOsm/kg·H₂O。
★风险:尿崩症是肾脏保水功能异常,并非糖尿病,乱用药加重脱水,损伤肾脏,严重时引发休克。
✅纠正:停用降糖药,挂内分泌科查尿渗透压+禁水试验(禁水4小时后,尿崩症患者渗透压<300mOsm/kg·H₂O,糖尿病>500mOsm/kg·H₂O);服用去氨加压素,记录饮水量,1周后复查调药。
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尿崩症诊断与治疗共识(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6): 489-495.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420-00310 证据等级:B级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用降糖药
表现:心慌、怕热,查血糖7.3mmol/L,自行吃降糖药后心慌加重,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8.2pmol/L,确诊甲亢。
★风险:甲亢导致血糖升高,乱用药引发低血糖,耽误甲亢治疗,加重心慌、手抖,甚至引发甲亢性心脏病。
✅纠正:停用降糖药,服用甲巯咪唑治甲亢;1-2个月后复查血糖,80%患者甲亢控制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指南(2024)[J]. 中华甲状腺病杂志(Chin J Thyroid Dis), 2024, 28(4): 289-294. DOI:10.3760/cma.j.cn115803-20240315-00150 证据等级:A级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用降糖药
表现:25岁女性月经紊乱、唇周多毛,查血糖6.4mmol/L,自行吃降糖药后月经更乱,查卵巢B超确诊多囊卵巢综合征。
★风险: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胰岛素抵抗(非糖尿病),乱用药损伤内分泌,加重月经不调,影响生育。
✅纠正:停用降糖药,挂妇科+内分泌科,查胰岛素释放试验;减重5%-10%,每天运动30分钟,3个月后复查。
参考:中华医学会妇科内分泌学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指南(2024)[J]. 中华妇产科杂志(Chin J Obstet Gynecol), 2024, 59(2): 112-118.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40125-00050 证据等级:B级
21. 库欣综合征用降糖药
表现:脸圆、背厚,查血糖7.5mmol/L,自行吃降糖药后脸更圆,查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确诊库欣综合征。
★风险:库欣综合征因皮质醇过多致血糖升高,乱用药耽误垂体瘤/肾上腺瘤治疗,肿瘤增大还会损伤骨骼。
✅纠正:停用降糖药,挂内分泌科查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先治疗原发病,血糖超10mmol/L时短期用胰岛素。
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库欣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7): 581-587.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510-00380 证据等级:B级
22. 肝炎用降糖药
表现:有肝炎病史,查血糖7.2mmol/L,自行吃格列本脲后肝区疼痛,查转氨酶升高,确诊肝病相关血糖异常。
★风险:肝脏是血糖调节“管家”,肝病致糖代谢紊乱;格列本脲伤肝,乱用药会让肝炎进展为肝硬化,耽误肝病治疗。
✅纠正:停用格列本脲,挂消化科+内分泌科,查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吃小米、荞麦(低GI食物)控糖,选用肝友好型药物。
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管理专家共识(2024)[J]. 中华肝脏病杂志(Chin J Hepatol), 2024, 32(5): 412-418. DOI:10.3760/cma.j.cn501113-20240405-00180 证据等级:B级
23. 术后应激用降糖药
表现:胆囊手术后查血糖8.9mmol/L,自行吃降糖药,伤口愈合慢,查糖化血红蛋白5.6%,确诊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风险: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临时反应,乱用药导致低血糖,影响伤口愈合,还可能引发感染。
✅纠正:停用降糖药,告知医生“刚做完手术”;优先治疗伤口,定期监测血糖,身体恢复后复查,应激缓解后血糖会下降。
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糖尿病诊断与治疗共识(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4): 298-305.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330-00201 证据等级:A级
24. 湿疹误当糖尿病皮肤病用激素
表现:身上起疹子,误以为是糖尿病皮肤病,抹激素药膏后更痒,查血糖正常,确诊湿疹。
★风险:激素药膏加重湿疹,还会导致皮肤变薄、感染;无糖尿病却乱治,耽误湿疹规范治疗。
✅纠正:停用激素药膏,挂皮肤科查过敏原,用湿疹专用药膏;此后皮肤不适先查血糖,勿直接按糖尿病皮肤病治疗。
参考: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湿疹诊疗指南(2024)[J]. 中华皮肤科杂志(Chin J Dermatol), 2024, 57(3): 201-206.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40210-00085 证据等级:A级
25. 焦虑症误当糖尿病神经病变用营养神经药
表现:频繁手脚麻、心慌,误以为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吃营养神经药后无改善还失眠,查血糖正常,确诊焦虑症。
★风险:焦虑症是心理疾病,乱用药无效,耽误焦虑症治疗,严重时影响睡眠、工作,甚至引发抑郁。
✅纠正:停用营养神经药,挂心理科做评估,必要时服用抗焦虑药;可拨打全国心理援助热线400-161-9995咨询。
参考: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焦虑障碍诊疗指南(2024)[J]. 中华精神科杂志(Chin J Psychiatry), 2024, 57(2): 101-108. DOI:10.3760/cma.j.cn113669-20240130-00045 证据等级:A级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J]. 中华糖尿病杂志(Chin J Diabetes Mell), 2024, 16(5): 321-380.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415-00210 证据等级:A级
2. WHO.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 (2023)[EB/OL].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53137 证据等级:A级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血糖监测临床指南(2024)[J]. 中华糖尿病杂志(Chin J Diabetes Mell), 2024, 16(3): 189-195. DOI:10.3760/cma.j.cn115791-20240220-00105 证据等级:A级
4.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第10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 789-792. ISBN:9787117343478 证据等级:A级
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糖尿病诊断与治疗共识(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4): 298-305.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330-00201 证据等级:A级
6.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和管理指南(2024)[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Chin J Perinat Med), 2024, 27(3): 161-175. DOI:10.3760/cma.j.cn113903-20240115-00025 证据等级:A级
7.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J]. 中国糖尿病杂志(Chin J Diabetes), 2024, 30(2): 81-100. DOI:10.3969/j.issn.1006-6187.2024.02.001 证据等级:A级
8.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儿童1型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J]. 中华儿科杂志(Chin J Pediatr), 2024, 62(5): 367-372. DOI:10.3760/cma.j.cn112140-20240325-00280 证据等级:A级
9.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 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管理专家共识(2024)[J]. 中国老年医学杂志(Chin J Geriatr), 2024, 44(6): 701-705.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24.06.001 证据等级:B级
10.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药物相关性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2): 101-108.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110-00035 证据等级:B级
11.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4版)[J]. 中国循环杂志(Chin Circ J), 2024, 39(4): 329-336.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4.04.001 证据等级:A级
1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J]. 中国糖尿病杂志(Chin J Diabetes), 2024, 30(5): 345-349. DOI:10.3969/j.issn.1006-6187.2024.05.005 证据等级:B级
13. 中国营养学会. 糖尿病营养治疗指南(2024)[J]. 临床营养杂志(J Clin Nutr), 2024, 33(3): 211-216. DOI:10.3760/cma.j.cn115822-20240310-00120 证据等级:A级
1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2024)[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Chin J Pract Intern Med), 2024, 44(5): 389-395. DOI:10.19538/j.nk2024050108 证据等级:A级
1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尿崩症诊断与治疗共识(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6): 489-495.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420-00310 证据等级:B级
16.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疗指南(2024)[J]. 中华甲状腺病杂志(Chin J Thyroid Dis), 2024, 28(4): 289-294. DOI:10.3760/cma.j.cn115803-20240315-00150 证据等级:A级
17. 中华医学会妇科内分泌学组.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指南(2024)[J]. 中华妇产科杂志(Chin J Obstet Gynecol), 2024, 59(2): 112-118. DOI:10.3760/cma.j.cn112141-20240125-00050 证据等级:B级
18.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库欣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hin J Endocrinol Metab), 2024, 40(7): 581-587.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510-00380 证据等级:B级
19.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肝病合并糖代谢异常管理专家共识(2024)[J]. 中华肝脏病杂志(Chin J Hepatol), 2024, 32(5): 412-418. DOI:10.3760/cma.j.cn501113-20240405-00180 证据等级:B级
20.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World J Integr Tradit West Med), 2024, 19(4): 645-652. DOI:10.13935/j.cnki.sjzx.240415 证据等级:B级
2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2024修订)[EB/OL]. https://www.nmpa.gov.cn/zwfg/zcfg/bmgz/20240120170012176.html 证据等级:A级
2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湿疹诊疗指南(2024)[J]. 中华皮肤科杂志(Chin J Dermatol), 2024, 57(3): 201-206.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40210-00085 证据等级:A级
23.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焦虑障碍诊疗指南(2024)[J]. 中华精神科杂志(Chin J Psychiatry), 2024, 57(2): 101-108. DOI:10.3760/cma.j.cn113669-20240130-00045 证据等级:A级
声明
本文为原创公益科普,依据2024年权威医学指南及临床实践撰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替代专业诊疗。与文中提及的机构、产品无利益关联,中医调理及用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如遇健康问题,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相关疑问可在评论区理性交流。
来源:康泰咨询反冲力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