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彩纸在一剪一折中变成栩栩如生的窗花,歌声在庭院里回荡引发阵阵掌声,志愿者们手持工具为老人整理出亮堂整洁的房间……9月29日,长沙县路口镇敬老院一改往日宁静,一场名为“浓情中秋 欢度国庆”的文明实践活动,让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彩纸在一剪一折中变成栩栩如生的窗花,歌声在庭院里回荡引发阵阵掌声,志愿者们手持工具为老人整理出亮堂整洁的房间……9月29日,长沙县路口镇敬老院一改往日宁静,一场名为“浓情中秋 欢度国庆”的文明实践活动,让这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这不仅是节日的慰问,更是路口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移风易俗、乡风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活动室里,最受欢迎的是手工互动。“以前过节,孩子们就是送吃的喝的。现在志愿者教我们做灯笼、剪窗花,感觉节日过得更有文化味了。”捧着刚刚做好的千纸鹤,刘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将传统手工艺融入节庆活动,是路口镇推动乡风文明的一个缩影。这些活动不仅让老人获得了成就感,更让节俭、环保的文明理念在动手实践中悄然传递。
手工温情未散,“洁净美”志愿服务接续展开。志愿者们并未大包大揽,而是邀请老人共同参与,一起装扮生活空间。
志愿者分工合作,有的拿起扫帚将老人们平常活动的场所进行清扫,有的拿起抹布擦拭健身器材,有的带着手套将活动区域的杂草拔掉。“我们自己做的纸鹤,挂在自己擦亮的窗户边上,看着心里就亮堂!”张奶奶一边整理床铺一边说。这种“共治共享”的模式,激发的是老人的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也让维护环境从“被动要求”变为“主动行动”。
温暖的步履并未止于敬老院。志愿者们带着月饼,走访了镇上的困难老人和独居家庭。
在独居的王爹家中,志愿者发现桌上摆着上次活动制作的香囊。“你们每次来,都留下点‘念想’。”王爹握着志愿者的手说,“现在村里风气好啊,年轻人常来走动,我们这些老头子也不孤单了。”
近年来,路口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移风易俗。通过“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将尊老敬老、邻里互助的文明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简办红白喜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已成为路口镇越来越多村民的自觉行动。
“文明实践的关键在于‘浸润’二字,要从群众喜爱的形式入手,做到群众心坎里去。”路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创新,让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而温暖的力量。”
来源:星沙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