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曾凡博今晚突然宣布不回北京,首钢就得在48小时内重新拍板第三外援,否则赛季还没开打就先输在起跑线上。”——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9月29日球队公开训练后,管理层私下里最焦虑的那根弦。
“如果曾凡博今晚突然宣布不回北京,首钢就得在48小时内重新拍板第三外援,否则赛季还没开打就先输在起跑线上。”——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9月29日球队公开训练后,管理层私下里最焦虑的那根弦。
许利民把“争冠”两个字说得斩钉截铁,可训练馆里的空气比口号现实得多。
过去一周,他让录像师把上赛季最后5场失利的剪辑拼接成15分钟“疼痛合集”,每天早饭前放给全队看。
镜头里,同样的边线球失误、同样的换防漏人,连播放键都像倒计时。
球员说,看完连饭都吃不出味道,这大概就是老许要的“饥饿感”。
更饥饿的是外援组。
目前只有利夫和基恩两张熟面孔,第三外援的航班信息还停在“待定”。
俱乐部原来把锋线预算留给曾凡博,结果小曾的经纪团队上周又跟G联赛点燃队重新谈了一次短约,期限刚好卡在10月5日——也就是CBA外援注册截止前48小时。
首钢内部给出的底线是:只要曾凡博5号前不签字,立刻启动“B计划”,目标从原先的马库斯·基恩换成能摇摆3-4号位的欧洲锋线,传闻人选是上赛季在土均场均17分的肯·伯奇,但对方要求全额保障,价格直接飙到税后180万美元,比预算高出30%。
这30%谁拍板?
总经理张云松这两天手机响到发烫,一边要安抚教练组“再等等”,一边得跟集团财务解释“争冠窗口就这两年”。
赵睿倒是省心的部分。
体测数据显示,他休赛季把体脂压到6.8%,比国家队时期还低两个点。
队医最担心的是他的右踝,去年季后赛两次崴脚留下的韧带松弛,像一颗暗雷。
于是训练里出现罕见一幕:对抗一结束,赵睿立刻被拉到场边冰桶,脚踝插着冰水还要完成战术板口述——许利民把这叫“冰桶口试”,答错一次,全队加跑。
赵睿笑着说“这比杜导的蛙跳还狠”,但身体很诚实,过去三场热身赛场均27分钟送出8.3次助攻,只有1.7次失误,这个数字放在首钢上赛季任何一名后卫身上都没出现过。
雷蒙则把“狠”字写在自己身上。
他给自己定的指标是“每场多进1.3个三分”,于是每天加练100个底角、100个45度、100个弧顶,投完还要拖着轮胎跑5组冲刺。
队里年轻人算过,雷蒙一天投篮出手至少600次,相当于普通轮换球员两天的量。
更狠的是,他把上赛季总决赛G3错失空位的截图设成手机壁纸,屏幕一亮就是伤口。
有人问他何苦,他说:“北京球迷骂归骂,可他们骂完还是买票,咱不能让这帮人白花钱。”
最微妙的是更衣室座次。
过去四年,首钢一直是“无队长”模式,方硕、朱彦西、翟晓川轮流发言。
今年许利民直接指定赵睿、雷蒙、范子铭三人组成“轮值队长组”,每场比赛赛前抽签决定谁带袖标。
老队员私下嘀咕:“这是把老将架火上烤。”可许利民不管,他就想打破“资历排序”,让谁都有可能被推到镜头前,谁也不敢松一口气。
距离新赛季揭幕还有不到两周,首钢的悬念只剩两个:一是曾凡博的签字笔,二是第三外援的机票。
训练馆墙上的倒计时牌每天翻一页,数字越小,呼吸越重。
许利民说,冠军不是靠喊,是靠算:算伤病、算工资帽、算48小时里能做多少决定。
球迷只看到五棵松的灯光,看不到酒店会议室里一根接一根的烟。
烟灰缸满了,冠军才空出来。
来源:体育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