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 IPTV 作为独立业务单独定价,从技术架构来看,其替代有线电视广播的成本较高:一方面,IPTV 组播比有线电视DVB广播更难脱离机顶盒;另一方面,IPTV 传输还会与宽带业务争抢网络资源。
IPTV 已成为我国主要广播电视传输渠道,用户达天花板后,OTT 又被纳入统计以延续增长 —— 照此趋势,有线电视是否终将被替代?
若 IPTV 作为独立业务单独定价,从技术架构来看,其替代有线电视广播的成本较高:一方面,IPTV 组播比有线电视DVB广播更难脱离机顶盒;另一方面,IPTV 传输还会与宽带业务争抢网络资源。
因此,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IPTV 很难替代有线电视;反倒是无需机顶盒的 OTT,对捆绑机顶盒的有线电视,替代性更强。
OTT 即当前国外流行的 FAST(广告支持的流媒体电视),目前在美国尤为普及。背后原因在于,美国的有线电视主导了三网融合,早已成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留给广播网的资源所剩无几,有线电视广播逐步退出市场,这客观上为 OTT 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这种替代正在美国发生 —— 主导三网融合的美国有线电视,相当于换了一种电视服务形式。
而我国的三网融合因缺乏适配的市场制度,推迟了十余年,主导权从有线电视网转移到了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光纤网。所以,若我国 OTT 取代有线电视网,将是 “从根子上取代”,彻底断绝有线电视的生存空间,连接千家万户的有线电视广播网将彻底荒废!
正因如此,广电总局一再强调:通过互联网电视(OTT)平台提供传统广播电视直播频道服务,仍属于非合规业务—— 这一监管导向,实则是为了挽救广电网络。然而,如果广电网络的三网融合政策不调整,这个保护广电网络的政策能坚持多久,还是一个未知数。
更棘手的是,电视机厂家也成为有线电视的直接竞争对手,这或许是有线电视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不少人认为,有线电视避免被替代的 “保险做法”,是效仿电信运营商,基于 IP 网组播开展 IPTV 业务,也提供捆绑服务,既做电视业务也做宽带业务。但这种设想与现实差距极大。
首先,我国电信网已主导了三网融合 15 年,基本垄断了宽带市场:三家运营商的宽带用户达 6.82 亿,广电网络几乎没有开展宽带业务的市场空间。若为了做电视业务而强行推广宽带,无异于 “为了卖一碟醋,包一碗饺子”,而 “饺子”(三大运营商宽带)已经放在了用户的餐桌上,广电网络为什么不聚焦主业,做更好的“醋”(电视业务),低价卖给用户?
这背后的道理,是分工提升效率的基础经济规律。
有线电视真正的破局之道,是认清已失去三网融合主导权的现实,避免进入仍按当年主导三网融合的垄断思维误区,尽快调整三网融合政策,发挥比较优势,聚焦主责主业 —— 把擅长的广播网做好,让有线电视具备应有的免费公共产品功能,才能避免被替代。
我国有线电视的核心问题,在于仍执行当年主导三网融合的计划,不顾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计划经济思维严重,产生时间幻觉,误以为基于数字光纤主导三网融合的机会也是自己的。
在行业内,甚至产生了 “光纤 = IP,同轴 = DVB,光进铜退 = 用 IP 网代替 DVB 网” 的荒谬认知,甚至在这种认知下,导致了群思陷阱。
广电网络需要聚焦主责主业,经营者需要回答一个问题,自己的主责主业是做好宽带,还是做好广播?
来源:泰信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