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经各方共同努力,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于9月20—23日在合肥成功举办,取得了丰硕成果。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致世界制造业大会重要贺信精神,紧紧围绕“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主题,举办了开幕式暨主旨演讲、重点产
发布时间:2025年9月30日上午
∆ 新闻发布会现场
∆ 发布人:省政府副秘书长、世界制造业大会执委办主任 常业军
∆ 发布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冯克金
∆ 发布人:省商务厅副厅长 张弘强
∆ 发布人:省外办(省港澳办)副主任 杨小琳
∆ 发布人:省国资委副主任 李向阳
∆ 发布人: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 袁飞
受大会组委会和执委会委托,向大家简要介绍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有关成果。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经各方共同努力,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于9月20—23日在合肥成功举办,取得了丰硕成果。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致世界制造业大会重要贺信精神,紧紧围绕“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主题,举办了开幕式暨主旨演讲、重点产业合作对接、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权威发布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取得了历届大会参会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参展展品占比最高、签约新兴产业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占比最高、微博相关话题热度最高、首次成功举办“央企安徽行”活动的突出成绩,全力推动大会成为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展示先进制造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为助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促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共享共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要特点一是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大会邀请到斯洛伐克担任主宾国,斯洛伐克经济部国务秘书弗拉基米尔·西蒙尼亚克率团参会;围绕国际产业合作和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成功举办了2025国际商协会大会、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发展对接会、中小企业出海暨国际产业链合作对接活动、皖德中小企业合作对接会、中日企业合作发展对接活动、国际友好省州(城市)活动等6场国际化活动,数量较去年增加了1倍。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659位外宾参加大会,参会国家和地区、外宾数量创历届大会之最。林德、美敦力、强生、威立雅等境外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及知名制造业企业162位代表参加会议。
二是央企“集聚度”显著增强。首次举办“央企安徽行”活动,50家央企的39位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子公司负责人约170人参加活动。其中,招商局集团、中国中煤、中国中车、中国铁建等4家央企主要负责同志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数量实现新突破。大会期间,参会央企赴8个市和相关省属企业开展座谈交流、项目对接、产业推介等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4个,签约优质项目12个、投资规模275亿元,开创央地融合发展新局面。
三是大会“黑科技”火爆全网。全球制造业部分新技术、新产品竞相亮相,人工智能深度融入大会布展,大会更具“科技范”,得到境内外新闻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深度报道和广泛关注。东超科技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提词器、尊界S800、科大讯飞多语言视听系统等三大创新产品,广泛应用在开幕式、会见、晚宴和接待服务,全网涉及三大科技产品相关稿件1575条,浏览量2224万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1亿次。
二、主要成果
(一)汇聚重要嘉宾,探索发展新趋势。
一是嘉宾云集,显著提升大会层次和影响。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出席大会开幕式、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等53位国家部委及直属单位领导和大会主管、主办、支持单位负责人参加大会。摩洛哥政府负责投资、公共政策协调与评估的大臣级代表卡里姆·齐达内等142位外国政要、驻华使节、友好省州等政府代表(参会嘉宾同比增长47.9%);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主席阿尔豪斯、国际隐形冠军协会名誉主席赫尔曼·西蒙、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朱宏任等388位国际组织及境内外商协会代表(同比增长144.02%);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等367位境内外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及知名制造业企业代表(同比增长65.32%)参加会议。河南、山西、辽宁等27个兄弟省(区、市)参会,其中,12个省(区、市)由省领导带队。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等26位院士参加大会。
二是碰撞思想,深入推动各方加强合作、互学互鉴。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勇在致辞中指出,中方愿同各方加强制造业等关键领域务实合作,携手打破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流动壁垒,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共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省委书记梁言顺表示,制造业的未来,源于科技创新,系于开放合作,诚邀海内外朋友选择安徽、投资安徽,携手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省长王清宪表示,安徽将抓住产业变革新机遇,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机制,加快抢占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制高点。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认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提高经济型制造业的质量和竞争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构建完善的绿色能源体系。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名誉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表示,安徽制造业的崛起生动说明,开放、创新与深化合作是工业发展的成功法则。
(二)提升活动质效,集聚发展新动能。
大会举办各类专项活动和发布活动35场次,较去年增加8场,大会首位度越来越高。
一是专项活动专业性进一步提升。高水平举办202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未来网络产业发展合作对接活动、“人工智能+制造”融合应用场景对接会等23场专项活动,共签订各类合作协议或备忘录120余个、开展投资推介65次,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芜湖)、安徽省生物制造产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二是共建活动联动性进一步增强。首次与上海证券报合作举办安徽省与上市公司产业对接会,60多家上市公司、优强企业和金融投资机构参会,并赴有关市考察调研。首创制造业大会、进博会“双会联动”机制,举办进博会外企(安徽)供需对接暨投资交流活动,邀请多领域进博会参展商与130余家皖企深度对接,加快开拓皖企直通国际前沿的渠道。
三是发布活动权威性进一步凸显。大会开幕式发布了“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2025)》,以及10项我省在国内外领先的“拳头”技术和产品;举办专场发布活动9场,发布多领域成果,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三)聚焦前沿科技,呈现制造新图景。
一是大国制造集中展示。围绕充分展示“十四五”制造强国建设成果与安徽实践,共设立10大展区,参展企业398家,展示产品1623件,其中首发产品466件,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参展展品占比62%,182件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国重器”和科技成果集中展示。
二是主宾省展亮点突出。河南省以“豫见智造·链动未来”为主题,组织平煤神马、超聚变、郑煤机、宇通集团等30家制造业龙头企业组团参展,充分展示了河南工业的硬核实力,促进皖豫两地进一步深化合作。
三是市场化展精彩纷呈。同期举办的市场化展面积4万平方米,河北、江苏、广东、广西等19个省(区、市)的680家企业、1.2万余件展品参展,参展企业和展品数量为历届大会最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5000多项,成交金额约10亿元。
(四)深化项目对接,拓展合作新空间。
一是项目合作广泛覆盖。深入开展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台企、侨企等“六百”对接活动,共促成合作项目735个、投资总额3802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合作项目396个、投资总额2010亿元,占比分别为53.9%、52.9%;十大新兴产业项目647个,总投资3296亿元,占比分别为88.02%、86.6%,较上届大会稳步提升。
二是客商考察精准对接。精心设置考察路线16条,高质量举办了皖北地区制造业招商推介系列活动,促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对接耦合。各市共举办投资环境推介15场,形成项目投资线索和合作意向110余条,大会“溢出效应”和“聚合效应”进一步提升。
(五)加强宣传推介,展示大会新形象。
通过国际国内的多元化宣传,全网累计发布信息6.8万条、触达148亿人次。
一是向外扩展,国际宣传力度更大。大会预热片通过9种语种在美联社、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头部媒体广泛传播;法新社、安莎社、欧洲新闻社等多家全球知名媒体发布大会新闻,形成了多语种、多平台的宣传矩阵。
二是向内突破,国内报道热潮迭起。人民日报3次刊登大会专版,新华社《何以安徽》等稿件形成现象级传播,开幕式直播全网收看近6000万人次,央视《新闻联播》3次报道大会盛况,央视新闻直播间进行直播报道。
三是向新探索,宣传形式更加鲜活。充分运用探馆、剧透、打卡等方式,发挥微信、微博、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社交平台优势,更加生动立体地推介大会,主话题“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位居微博、抖音全国热搜榜第3位,首次实现2个微博话题阅读量过亿。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已圆满举办。在此,我谨代表大会组委会和执委会向关心支持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社会各界人士和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答记请问本届大会发布活动有哪些新成效?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冯克金
本届大会聚集行业“首创”、安徽“首秀”、全球“首发”,新发布权威榜单、发展倡议、发展报告、典型案例、活动计划、创新成果等120余项。
一是开幕式发布。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能力水平(2025)》,以及月球原位资源增材制造系统、超轻质可复用火箭防热盾等10项我省在国内外领先的“拳头”技术和产品。中国铁建集团等知名企业对发布的很多新技术新产品非常关注,将与安徽进一步对接洽谈。
二是专场发布。设置1000平方米的发布厅,举办专场发布活动9场,发布了“益企服务云”平台、安徽移动数智创新赋能案例集、工业大模型创新应用场景等各类成果83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三是专项活动发布。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对接会、安徽省与工信部部属高校产教融合成果发布暨项目合作对接洽谈会、徽商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对接会、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对接会等专项活动上,发布了《2025年度全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 《省部产教融合合作成果和2025年意向性合作项目清单》《徽商回归年度报告(2025)》《全球未来网络产业链图谱》《具身智能发展趋势研究》《第25届中国专利奖安徽省获奖专利名单》等各项成果20余项。
如何利用世界制造业大会平台推进安徽高水平对外开放?
省商务厅副厅长 张弘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致世界制造业大会重要贺信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商务厅积极发挥世界制造业大会平台作用,大力推进安徽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加强外商邀请,提升大会国际化水平。通过“徽动全球”合作伙伴、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海客圆桌会等多平台,广泛邀请来自美国、德国、英国、瑞士、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越南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家企业和机构、188位客商参会,为安徽扩大开放涵养境外客商资源、拓展国际合作渠道。
二是加强平台互动,共促对外开放合作。会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省政府驻沪办等单位举办进博会外企(安徽)供需对接暨投资交流活动,创新推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与世界制造业大会双向奔赴,以高能级平台互动扩大对外开放。聚焦进博会医疗、技术装备、农产品等领域参展商,重点邀请安米、美敦力、三菱电机、尼康、乐斯福等21家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参会,与130余家安徽本土企业对接交流,既促进采购洽谈、扩大贸易成交,又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积极推动展商变投资商,为我省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注入新动能。
三是加强经贸对接,推动引进来走出去。首次叠加举办新兴产业与跨国公司对接会、“徽动全球”合作伙伴交流会,创新跨国公司对接的形式和内容,促进合作伙伴与我省市县和园区深入交流,赋能各地链接全球资源、加强产业招引。共签约外企项目28个,投资总额超112亿元,涵盖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新授牌“徽动全球”合作伙伴9个,累计达60家,为安徽开展全球经贸合作搭建起更坚实的桥梁。举办皖港企业家经贸合作联谊机制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推动皖港两地企业、行业及商协会之间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香港作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桥梁和重要平台的功能。联合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印发《海外商务服务网点工作指引》,引导安徽33个海外商务服务网点整合各方资源,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为我省企业更好“走出去”提供项目促进、经贸对接等方面服务和支持。
大公报香港文汇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大会在充分发挥外事港澳资源优势助力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国际合作,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外办(省港澳办)副主任 杨小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省外办作为大会主要承办单位之一,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大会执委会的直接指挥下,会同各有关方面着力将外事港澳资源转化为服务本届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务实行动、服务全省制造业高水平交流合作的务实成效。
一是大会国际范越来越足。本届大会参会外宾人数达到659位,包括来自斯洛伐克、摩洛哥、德国、法国、韩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53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领事机构、友好省州及商协会、企业代表,外国政要及地方政府、友好省州代表,其中有德国前总统、摩洛哥政府负责投资、公共政策协调与评估的大臣级代表、蒙古国中戈壁省省长、俄罗斯奔萨州州政府副主席、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前州长等8位部级以上重要外宾和韩国、蒙古、泰国、日本、老挝、塞尔维亚等15国驻华使领馆代表,共142人,是历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参会国别数、外宾总人数、高级别外宾参会人数最多的一届,充分彰显了大会的高规格、高层次和高能级。斯洛伐克担任本届大会主宾国,斯洛伐克经济部国务秘书弗拉基米尔·西蒙尼亚克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将把握大会带来难得的国际化机遇,进一步深化安徽与斯洛伐克的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大会平台,在汽车、新能源、农业、人文等领域形成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二是大会国际交流活动越来越实。制造业是安徽的优势产业,服务业是港澳地区的鲜明特色,我们紧紧围绕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谋划举办皖港澳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交流对接会,邀请来自香港、澳门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商协会、部分港澳企业和省内有关企业的200余名嘉宾参会,推动安徽先进制造业与港澳现代服务业优势互补、相互赋能。大会前期,应俄罗斯地方政府、企业和商协会对我省的较强合作意愿,我们精心筹划举办安徽省与俄罗斯合作交流恳谈会。大会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和合肥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等企业,与俄方参会代表围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技术的合作等主题,展开热烈恳谈交流,为我省与俄罗斯科技领域交流合作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三是大会国际传播力越来越强。我们积极组织10余名重要外宾接受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新闻社、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采访,同时精心制作中英双语短视频通过多平台全域推广,总浏览量已突破100万次,以参会外宾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展现大会的高端化世界性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丰硕成果。摩洛哥政府负责投资、公共政策协调与评估的大臣级代表卡里姆·齐达内,蒙古国中戈壁省省长苏·蒙赫楚伦,泰国驻沪总领事彬娜·安平乐,香港贸易发展局华东首席代表吕剑等参会嘉宾在接受采访时,纷纷惊叹安徽汽车产业链配套之齐全、先进制造业发展之迅速,期待与安徽省在制造业等多领域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交流合作。
国际商报记者
请问本届大会在“央企安徽行”方面有哪些成果和特点?
省国资委副主任 李向阳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国资委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牵头组织“央企安徽行”活动,在省直有关单位、各省辖市和省属企业的通力协作下,我们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圆满完成了央企邀请、项目签约、考察对接、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
一是高规格举办“央企安徽行”座谈会。9月19日下午,“央企安徽行”座谈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梁言顺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王清宪主持并致欢迎词,副省长张曙光介绍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6家央企负责同志在会上交流发言。除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外,今年首次邀请国家铁路集团、国家开发银行、中国人保集团、中国光大集团、紫荆文化集团、中国供销集团等铁路、金融、文化、供销领域央企负责同志来皖,央企合作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二是高质量推进合作项目协议签约落地。“央企安徽行”活动期间,副省长李中代表省政府与中煤能源集团、中国铁塔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盐业集团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相关县(市、区)政府、开发区与央企子公司签约12个重点合作项目,投资总额275亿元。今年以来,央企继续保持对皖投资力度,1—8月,各市与央企新签约项目50个、投资总额424.5亿元;新开工项目61个、投资总额790.1亿元;在建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06.5亿元。目前,1800户在皖中央企业各级子公司与我们携手同行、双向奔赴,为加快打造“三地一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高质效组织央企与相关市及省属企业考察对接。组织部分市和省属企业开展“央企安徽行”考察对接专项活动,举办点对点座谈交流、项目对接、产业推介等。活动期间,合肥市与中节能、中铁建、中信海直,淮南市与国电投,铜陵市与国家能源,宿州市与中石油,芜湖市与中国中车,宣城市与中铁建,六安市与中煤能源,海螺集团与中铁建等央企开展多种形式的会商交流和考察对接,进一步拓宽合作面。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会同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服务好保障好在皖央企发展,力争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大范围深化我省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持续助力我省与央企战略合作走深走实,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贡献更多国资国企力量。
新华网记者
展示是大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采访报道中我也感受到了本届大会展示的精彩纷呈,请问今年大会展示有那些成效和特点?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冯克金
围绕全方位展示“十四五”制造强国建设成果与安徽实践,大会共设置2万平方米室内展、1.6万平方米室外展,同期举办4万平方米市场化展。展示期间,累计接待观众15万余人次,现场成交1780多项,达成合作意向5380多项,成交金额约12.7亿元。
一是前沿科技集中亮相。聚焦“首展”“首秀”“首发”,全球制造新产品、大国制造新成果、安徽制造新技术集中呈现,设立10大展区,参展企业398家,展示产品1623件。其中奇瑞捷途纵横G700、杜威健康睡眠3.0系统等首发产品466件,同比增长37%;第四代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飞行汽车、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维信诺智能像素化技术、金石固态电池等182件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国重器”和科技成果在大会集中展示。
二是智能产品成功“出圈”。通过“单场景演示+多场景社区+动态表演+全生态展示”的新颖形式,生动展示了工业大模型、人形机器人、机器化学家、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居等智能化技术或产品,在工业制造、日常生活、科教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让观众沉浸在未来智能世界,其中“智能机器人群英会”成为打卡热点,累计参观达7.8万人次。
三是互动体验精彩不断。合肥骆岗公园现场集结了亿航智能、零重力等50多家行业代表性企业的100多件全空间无人体系展品,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无人车驾驶等“智造”魅力,提升了观众参与感与趣味性。
四是人工智能全面赋能。首次推出以“AI”为内核的智能展示,通过数字人智能讲解、语音手势交互、智能电子画册等方式,以及沉浸式天幕、虚拟现实、AR线上实景展示、全息投影等前沿展示技术,极大提升了展呈的科技感和视觉冲击。
安徽综合广播记者
本次世界制造业大会成果丰硕,作为大会的主要举办地,这为合肥发展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 袁飞
合肥市借助世界制造业大会这一高能级、国际化平台的品牌效应,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对外开放、场景推广,聚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制造强市。
一是进一步筑牢产业升级支撑。合肥纳入大会成果的签约项目达101个、投资总额628亿元,其中,战新产业项目占比达86%,精准填补了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短板弱项,推动产业链加速从“有”向“优”、从“大”向“强”升级。产业集聚成效明显,中信海直、腾盾科创、福耀集团等5个在谈项目签约落地。同期举办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大会集中签约5个优质项目,有力助推传感器产业与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我市主导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二是进一步赋能创新成果推广。大会开幕式发布的10项新产品新技术中,月球原位资源增材制造系统、维信诺智能像素化技术产品等7项来自合肥。合肥市共142户优质企业、300余款创新产品在大会进行展示,尊界S800、磐石机器人乐队等创新成果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同期发布了《合肥市低空经济场景发展白皮书》,开展智能传感器、无人机产业等场景对接活动,有效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三是进一步拓宽开放合作空间。大会期间,连续第三年举办“发现合肥”专场推介会,向来自韩国、泰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商协会、企业代表团作合肥城市推介,谋划在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联合中国企业联合会、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举办了中日企业合作发展对接活动,搭建两国企业良性互动、深化合作的沟通平台。此外,组织200余位境内外商协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高管及知名制造业企业负责人等业界代表实地考察合肥,有效提升了“合肥智造”的国际知名度。
丨编辑:陈萍 责编:祖文婷
丨审核:方安琦
丨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来源:安徽省政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