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都有夜生活了”,成为许多市民的共同感慨。“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既要有广场舞、太极拳这样的传统底色,也要拥抱年轻潮流。没想到,他们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为我们注入了这股新鲜血液!”江淮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鹏这样说道。
不到两个月,
他们已经成为江都U型剧场的“顶流”。
每周六晚上,
线上线下数千名观众的目光在此汇聚。
吉他声起,歌声划破夜空,
这个曾经“沉睡”的城市角落,
变成一个充满温度与共鸣的露天音乐现场。
“江都有夜生活了”,成为许多市民的共同感慨。“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既要有广场舞、太极拳这样的传统底色,也要拥抱年轻潮流。没想到,他们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为我们注入了这股新鲜血液!”江淮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鹏这样说道。
从闲置场地到城市舞台
公共空间情感重塑
“我们想做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演出,而是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的音乐派对。”扬州江淮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纯告诉记者。U型剧场,位于自在公园旁的文创空间北侧,原本只是城区一个普通的文化场地,硬件设施基础良好但利用率不高。转变的契机,源于江淮文投与咖啡店主理人徐烨团队的同时关注。
江淮文投作为江都本地的文旅投资国企,一直想依托U型剧场扶持和培育本土公共文化空间。而徐烨多年经营咖啡店,积累了大量音乐演出资源和歌手人脉。双方因U型剧场结缘,想法不谋而合,很快决定共同打造一个开放的音乐展演空间。
“从接洽场地到首演,节奏非常快,但我们目标一致——让这里‘活’起来!”徐烨说。如今,除了U型剧场,每周六晚7点半,Y-328乐队还在源头公园等公共文化空间准时开唱,为广大市民带来免费的公益演出。观众从最初的百余人扩展到四五百人,广场坐得满满当当,掌声、合唱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9月20日晚,U型剧场迎来周杰伦专场。不到七点,场内场外已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当《七里香》前奏响起,全场瞬间化作合唱的海洋;一曲《枫》引得观众纷纷点亮手机闪光灯,点点白光随节奏摇曳,如繁星落人间。台下有年轻情侣轻声跟唱,也有携家带口的观众挥动荧光棒。音乐跨越年龄与身份,将夜晚渲染得温暖而动人。
公共空间不再只是“穿过”的地方,成为让人愿意“留下”的场所。音乐赋予场地情感,人群激活城市温度。
从自娱自乐到众人参与
青年主导文化共创
“因为对音乐的共同热爱,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合作伙伴,成立团队Y-328。”徐烨感慨道。Y-328成员身份多元:音乐教师、主播、教培老师……多数因音乐在咖啡店结缘。
团队歌手各具特色:任楷文是科班出身的歌剧方向男高音;邹旭擅长民谣,是团队中的男低音担当;小杜活泼可爱,以其流行演唱风格吸引大量年轻观众;七七则是外形甜美的女高音,唯美演唱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还有一位好声音扬州赛区冠军,目前在国外,即将归队。”徐烨透露,团队风格多元且暂不固定。
“一开始只是几个朋友想找个地方唱唱歌,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响应。”负责现场统筹和视频剪辑的小羊介绍。她原本只是咖啡店的常客,因喜爱音乐而加入,如今负责拍摄、剪辑、社群运营等工作,是团队中不可缺少的“幕后引擎”。
团队还创新推出了“开放麦”环节,面向观众开放素人演唱机会。现场通过“手机灯光投票”方式——观众亮起手机手电筒表示支持,现场统计光点数量来筛选优秀表演者,极大增强了互动性和参与感,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夜晚的主角。
从自己玩到带大家玩,这群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江都的夜间文化生活。
从音乐聚会到城市名片
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Y’代表Young,是年轻、是活力;‘328’是江都一条国道的编号,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地理印记。”小羊解释,这不是一个商业项目,而是一个源于热爱、成于共鸣的文化实践。
活动现场,总能看到一位40岁左右的大叔提前到场,帮忙搬运设备、整理线路。“我喜欢这个氛围,能为大家做点事,很开心!”他笑着说。这种自发性的参与,体现了活动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演出,而成为一种社区共建。
更令人惊喜的是,活动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到周边县市。在一次演出中,一位特地从宝应赶来的市民主动上台演唱:“我在抖音上看到江都有这么好的音乐活动,特地开车过来感受一下。没想到还能上台唱一首,真是太值了!”
“有一次下小雨,大家都不愿走,一起等雨停继续唱。”小杜回忆道。这种由音乐联结的默契与温暖,让许多观众感慨“找到了精神归属”。
“未来,我们将继续支持此类公共文化空间培育,推出脱口秀、小型剧场等更多活动,让‘龙川剧场’成为江都新的文化标签。”高鹏表示,希望将音乐的种子、文化的温度,通过每个夜晚,播撒进更多市民的心中。
音乐终会暂停,但夜晚的温度仍在延续。Y-328用最朴素的方式,让城市听见年轻人的声音,也让年轻人在这座城市中找到归属。正如一位观众所说:“这不是演出,这是我们的生活!”
来源:江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