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安走进陕西警察学院携手开启“警校共育”特别课堂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4:50 1

摘要:金秋的西安,阴雨连绵的寒意挡不住警营与校园交融的炽热氛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9月28日上午,西安市公安局、陕西警察学院,携手举办“警校共育”特别课堂暨“理”润警营 “声”入警心音乐思政课。

搭建“校”与“警”的桥梁让红色基因在交流中传承让忠诚信念在互动中扎根

金秋的西安,阴雨连绵的寒意挡不住警营与校园交融的炽热氛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9月28日上午,西安市公安局、陕西警察学院,携手举办“警校共育”特别课堂暨“理”润警营 “声”入警心音乐思政课。

本次活动,既是常态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深化省公安厅“熔铸红色基因 锻造忠诚铁军”政治忠诚教育的具体行动,也是西安公安与陕西警察学院深化合作,推动警校同城一体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旨在深入推进“忠诚”教育、“爱职”教育,让警院学子提前感受警营的责任与荣光,让广大民警从青春律动中汲取奋进动力,共同为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铁军贡献力量!

打卡校园红色地标

在“参观与交流”中找寻从警初心

走进陕西警察学院,西安公安先进典型代表、民警代表率先参观了“铸警魂”育人工程微展厅与思政课红色文化虚拟仿真中心,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警校育人特色,为后续共上音乐思政课筑牢交流根基。

在“铸警魂”育人工程微展厅,大家充分了解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当听到中央电视台曾以该工程为题材拍摄《培根铸魂》纪录片,且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期间,173名学警参与元首文艺演出、3000名学警支援安保执勤时,公安英模姚六一感慨:“从校园到警营,’忠诚’的传承从未间断,这些学警的实战经历,正是‘警校共育’的生动体现!”

在思政课红色虚拟仿真中心,学警化身讲解员,为参观民警展开生动介绍。刘弈涵同学指着展区布局说道:“这里看似是普通会议室,实则是沉浸式虚拟仿真学习平台。左侧陈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右侧呈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扫码就能获取更多详情。”她特别强调,公安院校思政课紧扣”公安姓党”根本属性,该中心正是“铸警魂”育人工程的关键一环,与民警们坚守”忠诚”底色高度契合。随后,赵力瑶同学展示了裸眼3D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延安革命圣地三维虚拟资源,以及延安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南泥湾大生产亲历者口述历史等五类教学资源,”本学期已开展实践教学400余次,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都‘活’了起来!”

“佩戴特制眼镜置身历史场景的瞬间,红色记忆便突破了时空界限。作为一名特警队员,对先辈们‘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在此刻有了更真切的体悟。此次参观是精神的‘补钙’,更是信仰的淬炼。我们必将把这份跨越时空的触动,转化为巡逻防控时的专注、应急处突时的果敢,以实干践行从警誓言。”西安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支队七大队民警韩非说道。

共上音乐思政课

在“歌声与讲述”中感受使命荣光

参观结束后,西安公安为陕西警察学院1600余名学警献上了“理”润警营 “声”入警心”音乐思政课。这不仅是西安公安为国庆佳节献上的特殊礼赞,也是一次跨越校园与警营、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信仰对话,更是一场直抵灵魂深处的精神洗礼。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的祖国》旋律刚起,台下警院学子们手中的小红旗随之整齐挥舞。歌声里,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有藏蓝卫士护佑家国的决心,更有人民警察接续奋斗的使命担当。不同于传统思政课的照本宣科,这堂课从一开始就用旋律打破了距离感,将爱国情怀、理论滋养与新时代警营的奋斗图景,编织成一曲可听、可看、可感的“信仰交响乐”。

西咸新区公安局马涛、郭欢等人走上台,以《延安的清风》为题,将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故事缓缓道来。舞台的LED屏上,泛黄的历史照片与新时代西安公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工作场景交相辉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南泥湾》的旋律轻轻流淌,台下的学警跟着节奏、自发演唱。歌声里既有对延安精神的追思,更有“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坚定。

“前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像你们在延安时那样,把新时代党的声音,永不消逝地传递下去!”当碑林分局马一辉、张贤与新闻宣传处喻荣婷、徐磊演绎《永不消逝的声音》时,他们化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在缺电、缺设备的艰苦条件下,用手摇发电机保障播报;镜头一转“穿越”到新时代的西安警营,宣传民警正对着镜头直播反诈知识,无人机在空中巡查,智慧警务平台实时跳动着数据——两代“宣传人”的隔空对话:“这盛世如你所愿!”这一幕,在《如愿》的歌声中格外动人心弦。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公交轨道公安局民警郑满江带来豫剧《沁园春·雪》,高亢豪迈的唱腔让全场重温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岁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铿锵有力的朗诵,齐声传递着新时代公安民警、预备警官舍我其谁的英雄气魄和争创一流的坚定决心。

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中,新闻宣传处民警乌梦帆以《藏蓝色的美》为题,讲述英模民警姚六一、郝世玲、苏明的为民故事。随着她的讲述,屏幕上闪过英模们与群众握手、为老人上门办证的画面,那些藏在皱纹里的笑容、握得发红的双手,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得触手可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话音刚落,英模民警姚六一、苏明起身致意,警院学子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中有对英模的敬仰,更有“向榜样看齐”的决心。警院法学专业学警霍思逸说:“以前觉得破大案才是英雄;今天才知道,把群众的小事做好,就是人民警察最美的样子。”

伴随着急促的战术指令,反特支队队员们身着特战装备登场,特警技能展示瞬间点燃全场。随后,民警王宏讲述的《用青春守护热土长安》,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她分享了西安反恐特警在暴雨中转移群众、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故事。“三十多年来,年轻的面孔在变,姓名在变,故事在变,但从未改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歌声随之而起,台下的民警和学警一起合唱,那份守护一方平安的初心,都在旋律中找到了共鸣。

最后,全场起立共唱《中国人民警察警歌》。警徽闪耀,歌声嘹亮,这一刻,信仰在旋律里扎根,传承在敬礼与注目中定格。这节音乐思政课落下了帷幕。警院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学警张芷毓在社交平台分享感悟:“在充满力量的旋律中,我受到了一场精神洗礼,作为一名预备警官,我今天不仅提前触摸了警营温度,更明白了‘忠诚’二字要靠行动践行,选择了这身警服就是选择了责任与担当,未来我一定不负这身藏蓝。”

这场音乐思政课,没有冗长的说教,却用旋律唤醒了记忆;没有空洞的口号,却用故事传递了信仰。正如西安公安与陕西警察学院探索“警校共育”的初心——以“音乐赋能、文化铸魂”,让红色基因融入藏蓝血脉,让忠诚担当成为警营与校园共同的底色。

你可能喜欢

来源:陕西警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