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原王朝在这千年里,一次次选路,一次次回头,有人图安稳,有人想扩张,有人靠兵,有人靠粮,有人信天命,有人信人谋,选了又改,改了又试,没谁真能说清哪条路最对,可路,总得走下去。
中原王朝在这千年里,一次次选路,一次次回头,有人图安稳,有人想扩张,有人靠兵,有人靠粮,有人信天命,有人信人谋,选了又改,改了又试,没谁真能说清哪条路最对,可路,总得走下去。
站在敦煌那破败的城墙底下,人总会想,为啥古代中国宁可派大军守着西域的荒漠,却对近在眼前的越南放一马,翻翻史书,这事儿没那么简单,不是光说打不打得过就能讲清的。
翻开地图就能看出来,西域和东南亚对古代中国来说是两套完全不一样的路数,汉朝花大工夫在西域设郡、建都护府,不光是为了打匈奴,那片戈壁上每座烽燧、每条商道,都是中原往西北伸出去的手,像搭积木一样,得一块一块连着搭,才能把农耕的地界守住。
可越南所在的岭南就不一样了,唐朝在安南都护府搞汉化,反倒把当地豪族逼得造反,中原的官府一套本就是为种地的百姓设计的,东南亚的丛林水网里,官老爷的税册根本。
有趣的是南宋,它被逼着往海上走,结果从东南亚赚了不少钱,商船运走瓷器和丝绸,换回的银子撑起了半边天下,这说明中国不是打不下越南,而是历代皇帝更认得中原才能得天下这套说法。
蒙古骑兵再厉害,也打不到海岛上的日本,英国人靠着几个港口,就能管住大半个世界,陆权和海权就像两条不相交的线,陆权国家得靠连成片的地盘撑着,海权国家只要掐住几条船路就行,古代中国选了陆权,其实是选了更稳当的路,哪怕西域最后丢了,内地还能养得住,再撑一轮。
如今回头看越南的历史,它能一步步把领土扩大近三倍,是因为它走上了靠海吃饭的路,而中原王朝在西域来回拉扯,始终没离开一个根本,就是保住种地的家底,那些消失在史书里的归义军和安南都护府,不过是两种活法撞在一起时,散落的碎屑罢了。
来源:枫哥这样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