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星二代”三个字,现在像一块刚出锅的红薯,闻着香,摸上去却烫手。
“星二代”三个字,现在像一块刚出锅的红薯,闻着香,摸上去却烫手。
小酒窝刚在《墨雨云间》里露了半张脸,弹幕就刷到飞起:
“这眉眼,和她妈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
“资源咖,起步就是别人够不着的终点。
”
话不好听,却是直播间的真实现场。
八月底,董璇在采访里补了一句:
“戏是我帮她接的,但台词是她自己啃下来的,背不会就不许睡。
”
镜头前她笑得温柔,转头就把剧组通告单甩给记者——
早上五点化妆,七点出工,晚上九点收工,回酒店还有一小时家教。
“先写作业,再对剧本,哭也没用。
”
同一周,朵朵那边也放出消息:
陈思诚监制的《星星的孩子》开机,他演一个自闭症哥哥。
佟丽娅没到场,只让工作室递了句话:
“试镜三次,导演说他眼神干净,留下来了。
”
一句话,把“妈妈铺路”的猜测摁下去一半。
最尴尬的是黄奕女儿。
上半年她唱跳视频冲上热搜,评论区一水儿的“劝退”:
“音准像过山车,心疼耳膜。
”
“爸那边黑料还没散,妈又急着推娃,图啥?
”
九月初,黄奕在直播间里亲口承认:
“她不想干了,我尊重她,回去读书。
”
屏幕里,她低头剥橘子,指甲边缘起倒刺,声音沙沙的,像突然关掉美颜。
有人退场,就有人加码。
小沈阳女儿沈佳润,前阵子在大湾区晚会唱了一首《我的舞台》,
高音没飘上去,却意外圈了“真实”粉。
第二天,QQ音乐儿童榜第一,评论区最高赞:
“跑调也跑出了生命力,比假唱强。
”
品牌方动作更快,父女俩一起接了在线教育广告,
片子里小沈阳一句“我闺女比我火”还没说完,
沈佳润在旁边补刀:“爸,你那是过气。
”
弹幕笑疯,广告播放量一夜破亿。
数据不会说谎。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刚出的报告:
2020年到2024年,童星参演比例涨了47%,
七成少儿角色被经纪公司或星二代提前锁仓。
新浪做了个民调,58%的人反对儿童商业化,
可只要星二代主演的剧,收视率平均高出23%。
观众边骂边点开,手指比嘴诚实。
北师大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忍不住提醒:
“每天镜头超过四小时,情绪劳动就超标,
别拿成人KPI往孩子身上套。
”
话刚落,广电总局的《未成年人演艺活动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就挂网,
核心一句:
“拍戏可以,每天不得超四小时,文化课不能落。
”
最微妙的是家长圈。
董璇被拍到送小酒窝去国际学校面试,
背包侧袋塞着单词卡,走路还在抽背“environment”。
佟丽娅那边更卷,表演老师一周三趟,
学校作业一样不少,朵朵数学月考94分,
她发朋友圈:“比拿角色还开心。
”
有人算过一笔账:
小酒窝的童装代言费七位数起步,
朵朵主持的新节目还没播,广告口播已经排到年底。
可董璇在群里说:
“钱我替她存着,十八岁前一分不动,
哪天她说不想演了,账户就是她的退路费。
”
这话传到网上,热评第一只有四个字:
“但愿算数。
”
屏幕外,更多“素人娃”家长还在排队。
横店门口,凌晨四点就蹲满背着书包的父母,
手里简历厚厚一沓,
第一页永远写着:
“无经纪公司,可长期跟组。
”
星二代的故事像一列高铁,
人人看得见车头呼啸,
却很少有人注意轨道下面那些生锈的螺丝。
列车不会停下,
但规则正在收紧,
观众也开始把“可爱滤镜”调成“护眼模式”。
下一次热搜,
如果小酒窝背错一句台词,
如果朵朵现场NG十次,
骂声大概率还会翻涌。
只是希望,
在“世袭”与“逆袭”之间,
能留出一条缝,
让普通小孩也能挤进来,
让想退场的星二代平安落地,
让想追梦的娃,
至少先写完今天的作业。
来源:幕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