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岁娃在餐厅自己扒饭”这条视频,本来只是宝妈随手发的小日常,结果AI一句“这是贾国龙亲闺女”,直接把评论区干到3万条。
“1岁娃在餐厅自己扒饭”这条视频,本来只是宝妈随手发的小日常,结果AI一句“这是贾国龙亲闺女”,直接把评论区干到3万条。
有人喊“西贝太子爷下凡体验生活”,有人吐槽“营销剧本太硬”,还有人忙着扒贾家资产。
三天不到,原视频被悄悄下架,西贝客服轻飘飘一句“内部学习号,别当真”。
可网友不是傻子:学习号干嘛放顾客娃?
AI认错人,企业一句话就完事?
10月3号,西贝憋出正式公告,核心两点:
1. 视频里就是普通顾客,已让AI平台改口;
2. 顾客隐私大过天,再瞎传就律师函。
公告底下还顺手甩了个新福利——“亲子就餐体验优化计划”:全国120家门店配“自主进食指导员”,1对1教娃拿勺,打翻碗免费换,衣服脏了送一次性围兜。
北京朝阳大悦城店已经试点,周末排队比网红奶茶还猛。
有人调侃:一场乌龙,把西贝的亲子赛道彻底炸开了。
天眼查顺手补刀:贾国龙女儿贾林芳确实在集团,管的是数字化,不是“抱娃巡店”。
她日常出镜都是给加盟商讲ERP,和“1岁娃”八竿子打不着。
再扒深一点,贾国龙抖音半年前就清空私人动态,只剩一条62亿营收的“成绩单”。
业内人透露,老贾这是怕“首富”标签被拿来当流量靶子,干脆隐身。
AI认错人不是第一回,但餐厅反应速度能排进教科书:
① 2小时内锁定信源;
② 6小时出公告;
③ 48小时把“负面”变“产品升级”。
对比隔壁某火锅品牌,去年被AI误传“后厨老鼠跳舞”,磨叽一周才回应,股价直接蒸发30亿。
说回宝妈本人,小号里最新一条只有七个字:“娃会自己吃饭了。
”配图是娃举着塑料小勺,嘴角沾着南瓜泥。
评论区里有人追问“贾国龙给你多少广告费”,她没回,只把之前晒娃的几百条动态设了“仅好友可见”。
西贝门店的“进食指导员”倒是实打实火了。
上海五角场店的小哥说,以前周末最多带20个娃,现在一天50个,“指导”成了热门兼职,时薪60块,还要求会唱儿歌。
一场AI乌龙,把三代人的生意经全搅和了:
老贾学会低调;
闺女继续敲代码;
餐厅顺手把“带娃焦虑”做成新SKU。
下次再刷到“XX老板亲儿子在店里端盘子”,先别急着吃瓜,让子弹飞两天——AI的嘴,骗人的鬼。
来源:育儿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