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湖新语】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你我的文化纽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3:17 1

摘要:每年九月第三周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不仅是一场语言普及活动,更是一次文化凝聚力的唤醒。从校园里的“普通话演讲比赛”,到社区中的“方言与普通话对照科普”,再到线上“规范用字挑战赛”,推普周以多元形式,让“说标准话、写规范字”的理念深入生活,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

每年九月第三周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不仅是一场语言普及活动,更是一次文化凝聚力的唤醒。从校园里的“普通话演讲比赛”,到社区中的“方言与普通话对照科普”,再到线上“规范用字挑战赛”,推普周以多元形式,让“说标准话、写规范字”的理念深入生活,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注入新活力。

推普周是打破沟通壁垒的“桥梁”。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特点,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区域的交流协作。在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推进中,统一、规范的普通话成为商务洽谈、人才流动的“通用语言”;在旅游景区、服务窗口,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异地游客感受便捷,让公共服务更具温度。推普周通过场景化宣传,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普通话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提升沟通效率、促进区域融合的“软实力”。

推普周更是传承文化根脉的“载体”。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其背后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晶。从课本里的唐诗宋词,到新闻报道中的时代故事,再到网络平台上的文化科普,规范的语言文字让文化传承有了清晰的“表达载体”。推普周期间,许多活动将“普通话推广”与“传统文化传播”结合,比如用普通话朗诵经典、讲解汉字演变,让大众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守住文化的“根”与“魂”。

推进语言文字工作,不能只靠“一周的宣传”,更需“常态化的践行”。一方面,要聚焦重点群体:面向农村地区,加强中小学普通话教学,缩小城乡语言素养差距;面向新业态从业者,如直播主播、外卖骑手,开展语言规范培训,提升公共服务领域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要平衡“推普”与“保方言”的关系——推普并非否定方言的价值,而是在尊重方言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普通话与方言和谐共生,让语言生态更加丰富。

语言是民族的精神标识,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普周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周的热闹”,更在于唤起全民对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视。让我们以推普周为契机,主动使用普通话、规范使用汉字,让语言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让文字成为传承文化的桥梁,共同守护、弘扬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