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对话 | 赣港携手深化产学研合作,共绘创新蓝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30 12:21 1

摘要:为深化赣港科技创新合作,引进香港优势科技资源,9月28至29日,由江西省科技厅、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第5期庐山对话暨香港理工大学专家江西行活动在赣举行,共同绘制赣港科技合作的新图景。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王钻开等17位专家,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胡华林出席活动。

为深化赣港科技创新合作,引进香港优势科技资源,9月28至29日,由江西省科技厅、香港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的第5期庐山对话暨香港理工大学专家江西行活动在赣举行,共同绘制赣港科技合作的新图景。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王钻开等17位专家,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胡华林出席活动。

精准对接: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本期活动以“科技赋能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题,延续了庐山对话活动“小规模、多批次、精准化”特色,通过“前期需求摸底-精准匹配专家-分组深入企业-点对点解决问题”的技术对接模式,切实为江西企业纾困解难,推动香港优势科技力量与江西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活动按照智能制造、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纺织服装等三个专业领域,分别组织专家深入南昌、九江等地需求单位、企业开展调研交流。

在华勤5G工厂的生产线上,机械臂犹如训练有素的舞者,以毫米级的精度完成每一个装配动作。而在不远处的中国移动虚拟现实创新中心展厅内,江西移动的熊文杰正向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组专家团解密这座“未来工厂”的奥秘。

大屏幕上,设备运行参数、生产效率曲线、能耗实时数据瞬间清晰呈现。“生产效率提升10%,仓储人力成本降低10%,单位产值能耗降低5%。”熊文杰展示的这组数据,不仅是南昌华勤5G+智慧工厂的成绩单,更是江西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的缩影。目前,江西移动的工业互联网能力已服务全省5000多家企业,如春雨般渗透至产业末梢。

面对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高门槛”,江西移动打造了“工业互联网超市”。企业可像选购商品一样,轻量化获取云MES(制造执行系统)、云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服务。目前,该平台已覆盖超2000家制造业小微企业,通过“1个总站+11个分站+40个窗口”的立体网络,将数字化直接送达县域经济毛细血管。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我们非常期待与香港理工大学这样的顶尖学术机构深化合作。”江西移动产业互联网研究院执行院长严传生提及“揭榜挂帅”机制时充满信心,“移动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结合高校的前沿科研能力,在政府政策支持下,我们完全有能力共同攻克产业共性难题,将更多创新理念转化为驱动发展的现实动力。”

香港理工大学智能制造组、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组专家团走进南昌大学交流座谈(央广网记者周蓓 摄)

与此同时,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组在南昌大学会议室里,就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等前沿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智能制造组走进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企业正为精密制造中的一道难题困扰。而纺织服装组则在九江德安华远针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为企业把脉问诊,就绿色纺织材料、智能服装设计提供专业建议。

区块链的“轻快化革命”与金融科技新图景

当工业互联网的浪潮奔涌向前,另一场关于金融科技的对话在座谈会上激烈展开。

江西省金控科技集团产品总监邵徽珑单刀直入:“区块链端侧设备如何实现轻快化?这是行业的核心痛点。”香港理工大学在边缘计算、物联网和安全密码领域的深厚积累,尤其是蚂蚁集团等企业的实践成果,值得深入探讨。”

他的发问揭开校企合作的新维度。当前区块链技术在云端已趋成熟,但终端设备受限于算力与能耗,难以承载复杂加密运算。香港理工大学在密码学领域的深厚积累,成为破局的关键线索。

“金控可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从底层研发到商业化推广全程协同。”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罗夏朴的回应,为合作勾勒出清晰路径。

而省金控科技集团执行董事熊敬辉则进一步提升格局:“我们更期待通过省属平台统一建设基础设施,将数据模型构建为公共产品,服务地方金融机构的差异化需求。”

从技术合作到人才共育:构建创新共同体

“江西是高考大省,学生资质和潜力很好。”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王钻开在活动中表示,欢迎江西学子报考香港理工大学的硕士、博士项目。

他介绍,香港理工大学成立于1937年,是香港八大院校之一,拥有52万毕业生,愿景是成为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目前在校生约3.2万人,读博留港政策也为学子提供了发展通道。

作为区块链领域的顶尖高校,香港理工大学还推出了区块链理学硕士和科技创业硕士两个不同的硕士学位,旨在将技术成果直接转化为市场价值。

活动期间,香港理工大学专家共对接我省30家单位、企业技术需求56项,并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达成系列合作意向。

香港理工大学纺织服装组专家团走进江西服装学院交流座谈(央广网记者周蓓 摄)

从机械臂的精准舞动,到区块链的轻量化探索,这场“庐山对话”超越了传统的项目对接,正在构建人才培养、技术攻坚、平台共建的三维合作生态。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产学研融合的种子已悄然生根,创新共同体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