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次阅兵,都让人心潮澎湃。在我的记忆里,从1984年那场大阅兵起,一场场阅兵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
一代人有一代人记忆中的盛大阅兵。
每一次阅兵,都让人心潮澎湃。在我的记忆里,从1984年那场大阅兵起,一场场阅兵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
2025年9月3日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我们又将见证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阅兵。
于是,我决定新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就跟孩子们一起看九三阅兵的直播,并且为这次的开学第一课预设了三种不同的形式:
9.1/9.2,是“阅兵前”。这两天有课的班级,教学主题分别聚焦“回望过去”(铭记百年国耻,重温70周年大阅兵经典画面)和展望未来(新时代、新气象、新力量)。
9.3,“阅兵进行时”。我会和孩子们一同观看直播,没有过多刻意的内容设计,只有一句话:“截屏保存阅兵场景,定格难忘精彩瞬间。”
9.4,即“阅兵后”。可以和孩子们共同分享“感动自己的N个阅兵瞬间”。我深信,每一个令人动容的画面背后,都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
直播当天,学校统一组织孩子们在学生剧场集中观看了阅兵。我当即调整了预设方案,一边看直播,一边留意屏幕里闪现的精彩镜头,为孩子们的“阅兵后”课程积累素材。于是,一个个经典画面被永恒定格:国旗护卫队飒爽的英姿、百岁抗战老兵庄重的军礼、观礼台嘉宾脸上绽放的笑容、56门礼炮齐鸣时的震天动地、联合军乐团激昂奏响的乐章、1945号检阅车意味深长的“空载”、空中梯队掠过长空的撼人心魄,以及各受阅部队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分列式,还有那飞向蓝天的和平鸽与五彩气球……每一个画面都如此热血暖心,又激情励志。不一会儿,截屏的图片便铺满了整个桌面,层层叠叠。
哎呀,我的选择困难症要犯了!执教四十载,头一回因优质画面太多而难以取舍。既然无从抉择,那便不必选择——咱们就在课堂上轮番播放阅兵盛典的精彩瞬间,孩子们对哪个画面感兴趣,咱们就畅聊那一个!
倘若孩子们刷到了“标兵就位”的画面,我们除了强调标兵定位的重要性,还可以了解是因为队列方阵中“钉子兵”“框子兵”和“基准兵”的相互默契和配合,才有一整个方阵队列成员如“复制粘贴”般的整齐划一。
倘若孩子的目光被战旗方阵中“杨靖宇支队”和“刘老庒连”的旗帜吸引,我一定会给他们讲一讲杨靖宇的故事,还得插播一段九三晚会《永远的番号》演绎的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的故事。
倘若孩子们对无人装备方阵的无人机、无人战车、机器战狼、无人潜航器产生了兴趣,那就再请孩子们听一听青年音乐家李旭昊为阅兵全新创作的《无人智胜进行曲》吧,还有他的《钢铁洪流进行曲》也是大大的赞呢!
我认为,一旦教育的内容又好又多,形式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信手拈来的精彩,会完胜拘泥形式的教条。就好比,今天这堂课我若是想偷个懒,那就带着孩子们看一遍九三晚会吧,效果绝对好过任何空洞的说教。
本文作者:
张勤坚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文章刊登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5年第18期
引用请注明参考文献:
张勤坚.开学第一课:大阅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5(18):12.
欢迎订阅
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订阅
来源:尔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