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投票只剩最后几天。东京永田町的夜,总部大楼灯一直没灭。五位候选人轮番上阵,握手、合影、鞠躬,话筒在面前摆成一排。谁坐上首相位子,基本就在这次党内选举里定调了。
离投票只剩最后几天。东京永田町的夜,总部大楼灯一直没灭。五位候选人轮番上阵,握手、合影、鞠躬,话筒在面前摆成一排。谁坐上首相位子,基本就在这次党内选举里定调了。
节奏被石破茂的辞职打乱。内阁支持率低,经济在打摆子,通胀压着,日元时而跳水,时而回弹,老百姓过日子被来回折腾。这一回,不止是党内换人,还是一场“谁能把车稳住”的考试。
舞台中央,两个名字抬得最高。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民调给出的信号很直白,普通民众里,高市排行第一,小泉紧跟,俩人加起来超过一半的支持。党内算法又不一样,议员票七成,地方党员票三成,派系盘子怎么摆,影响更大。规则是五人先比一轮,前两名进决选。换句话说,先挤进第二轮,才有资格谈“组阁”。
联合发布会上,高市的措辞硬。国防预算要加码,安全议题排在最前。她当过经济安全保障大臣,过去几年盯着对外投资审查,对涉及关键技术的并购卡得非常严,供应链安全挂在嘴边。这次她把“技术外流”四个字讲了三遍,语速不快,重音压在“不给机会”上。小泉上台,气场不一样,讲经济刺激,讲环境议题,讲经贸合作。他的关键词更像“缓和”“修复”“对话”,听上去少了火药味,多了“把日子过起来”的务实味道。
9月22日竞选期一开,电话、短信、见面会排满。23日,东京各区的小会穿插进行,咖啡店的角落坐着几位地方支部骨干,桌面摊着候选人名单,背后白板写着“已联系”“待确认”。街头海报跟雨后蘑菇似的冒出来,宣传册堆成小山。有媒体拍到印得最多的两摞,一个写着高市,一个写着小泉。点名拉票也有门道,高市去见保守派大佬,言语间更强调“稳定”和“威慑”。小泉跑青年场,大学讲堂、创业园区、地方商会,问得多的是“就业”“贷款”“能源账单”。
两人风格不只在台词里分叉,背景也拉开差距。高市更保守,国家安全优先。她主张对外资并购敏感领域继续从严,半导体、关键材料、通信设备这几块不能放松,供应链节点要把住口子。小泉更像改革派,做过环境大臣、农林水产大臣,愿意在经贸上多做缓冲垫。他推过绿色议题,谈过农产品市场准入,寄希望在务实合作里找红利。他的“家族影响力”也摆在那,名字一报出来,自带扩音器。
外部环境一刻没消停。东海的风浪在加码。9月上旬,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周边频繁活动,日本海上保安厅出动巡逻艇监视,海上喇叭对喊,谁也不愿先退半步。一份公开数据给出一个冷冰冰的数字,今年中国船只进入争议海域的次数超过300次,增幅两成。日本防卫省的白皮书在7月把“灰色地带”行动点名,海警舰艇大型化、武装化,担心既成事实一点点推。9月中旬,又冒出天然气设施的消息,结构物直接落在海底,一通抗议无效,舆论里“紧张升级”的字眼不断刷屏。
海上拉扯,岸上演练。美日的Resolute Dragon演习刚收兵,规模不小,地图上从九州到冲绳连成一条线,重点是岛屿防御。自卫队借势亮出“堤丰”中导系统,美方给技术支持,港口卸货的画面里,士兵对着部件一件件检查。有人把这套东西的射程在朋友圈里画了一个圈,东海一大块被罩住。钓鱼岛周边的巡逻船队也在加密。一些日本议员团在周边海域“刷存在感”的动作多了起来,学别人那种“上岛秀肌肉”的路子。中方的回应是海警拦截、驱离,广播里来回警告。海上对峙,空气里全是火药味,但每一步都踩着“不出线”的边。
镜头切回经济。中日贸易额去年还在3000亿美元以上,可投资审查这把尺越用越紧。高市主政时,对华投资数据拐头下行,降幅被不少企业记在账本上,半导体相关并购案被卡住,交易延期堆积。企业法务部都知道那套流程,材料补正、技术分级、第三方评估,一轮又一轮。小泉这边,推过农产品谈判,到了2025年夏季,双方签了“20点共识”,绿色发展、环保合作松了绑,大豆进口配额上调。这些都写在文件里,执行起来还要一关关过。情绪上又有雷点。靖国神社每年8月15日都会点起话题漩涡,小泉去了一趟,中方递了抗议照会,外务省接收、归档,程序走完,但针尖麦芒的对话又增了一层障。
安全这条线越拉越紧,专家报告全在提醒风险。日本的白皮书把中国列成“最大挑战”。中国海军吨位世界第一,航母、万吨大驱、两栖平台全在往外跑。日本是岛国,本土狭长,没有纵深,城市密集,防空覆盖容易露缝。第一岛链上,冲绳基地扩建,F-35部署,雷达、导弹、战机,一个环扣一个,但承压面也更大。有机构做过兵棋推演,给出一个难听的结论:真要打起来,日本这边不好受。导弹覆盖东京湾,港口被瘫掉的速度很快,舰队回撤难,潜艇威胁大。条约把钓鱼岛纳入适用范围,美方会“站在一边”,但“什么时候、怎么站”的细节没人能拍胸脯保证。盟友很重要,时差也是现实。威慑存在,代价也摆在眼前。
眼下这场选举,就像在风浪中换舵手。两条路,节奏不一样,终点却都在“别让国家掉坑里”。
来源:在等一个康复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