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01 托举自己,不只是金钱和学习你是不是也这样觉得?托举自己,要么得赚够钱,要么得学满技能。可实际上,普通人最缺的,根本不是钱和知识,而是“选了就敢扛”的勇气。
图片来源于AI
01 托举自己,不只是金钱和学习你是不是也这样觉得?托举自己,要么得赚够钱,要么得学满技能。可实际上,普通人最缺的,根本不是钱和知识,而是“选了就敢扛”的勇气。
作家西蒙·波伏娃在她的自传《清算已毕》中写道:“我从不消极等待,而是主动去生活。我的探索时常把我引入死胡同,但也让我收获良多,得到滋养。”她的人生,始终在践行“No one is coming”的理念:主动做出每个选择,然后全力去承担。你看身边那些慢慢变好的人,不是他们比你有钱、比你懂的多,而是他们敢选、敢扛。
选了一份不那么轻松的工作,就扛住压力学本事;选了一条没那么多人走的路,就扛住质疑往前冲。而你呢?offer 选稳定的国企还是压力山大的私企,或是有挑战的互联网?纠结半天没个准;副业做熟悉的文案还是跟风搞直播?想破头也不敢动。最后要么随便选一个,要么干脆不选,看着别人一步步往上走,自己却在原地打转。其实普通人托举自己,最容易踩的坑不是“选不对”,而是“不敢担”。总想着等选到完美的路再出发,可现实是,没有哪条路一开始就清清楚楚,真正能让你往上走的,是选了之后愿意扛事的底气。
02 选对不代表躺赢,机会都是扛出来的我之前刚毕业时,也跟大部分人一样,专业不对口,又没什么特别的长处,offer收了一堆,可选得快愁死了。想进大公司,怕压力太大扛不住;想进小公司,怕不靠谱没保障。就这么纠结了两个多月,同学都入职了,我才勉强找了家中型公司做行政。一开始觉得自己选对了,虽然钱不多,但胜在清闲啊。看着同龄人天天加班到深夜,自己还喜滋滋的,以为能躺赢。可过了新鲜劲后,就做得特不开心,觉得自己选亏了,工作起来没精打采。开会不敢说话,领导给的额外任务,我总是推托:“这不是我的活”。结果半年下来,跟我一起入职的同事,要么升了助理,要么转了业务岗,就我还在做基础行政。后来有次,公司要办客户答谢会,负责的同事突然生病请假,领导急得直转圈,问谁能临时接手。办公室里没人吭声,我犹豫半天,心想“反正现在也没发展,不如试试”,就举手了。那段时间,我忙得脚不沾地。对接酒店、梳理流程、设计物料、联系客户,哪件事都不轻松,还出了不少岔子:内部同事互相推诿,客户临时改行程,物料印错时间。换以前我早慌了,恨不得马上撂挑子不干了,可那次我没退。在各个部门之间周旋沟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客户那边,反复道歉还送定制伴手礼;物料出错,连夜盯印刷厂重印,守到半夜验完货才回家。最后答谢会办得特成功,客户反馈超好,领导在全公司表扬我,夸我统筹能力好,还问我愿不愿意转项目部做助理。现在的我已经是能独当一面的项目经理了,回看前几年的经历,才明白:以前总觉得选对路才能成,后来才懂,选了之后敢扛事,比选对路重要多了。那些扛过来的难,最后都成了机会。作家刘润说得好:“普通人最大的误区,是把人生当成选择题,以为选对答案就一劳永逸,却忘了人生是证明题,选了之后,得用行动证明你选得对。”2008年张一鸣选择开发个性化推荐引擎时,没人看好。但他坚持投入,最终创造了如今的头条和抖音。没有谁一开始就能选到完美的路,那些看似选对路的人,不过是选了之后,把难扛了下来,把机会抓在了手里。
03 不敢承担,是过不去心理关很多人不敢承担,不是没能力,是怕 “输”。怕选了做不好被人笑,怕努力了没结果白费劲,所以宁愿躲在舒适区,也不敢往前迈一步。心理学里有个“损失厌恶”理论,说人面对收益和损失时,更怕损失。所以你选的时候,总会想着“选错了会失去什么”,而不是“选对了能得到什么”。可你想想,本来我们就没什么可输的。有句老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年轻的我们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的牵绊和顾忌,就算选了没做好,大不了回到原点。如果要是因为怕输,不敢选、不敢扛,就永远只能停在原地。到了一定年纪后,有家庭、房贷的顾虑,就更不敢动了。俞敏洪有句话蛮对的:“普通人最大的风险不是失败,而是不敢尝试。失败了可以再来,不敢尝试,就永远没机会成功。”
04 如何培养选择和承担的能力?想靠选择与承担往上走,光有勇气不够,把路走稳、走远,得有方法。做选择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考虑清楚了再做决定。1. 用未来视角看现在:“五年后的我会为此自豪吗?”2. 不追求完美,只要足够好:完成好过完美。等待完美选项不过是无限期拖延的借口罢了。3. 考虑机会成本:“选择这个,会错过什么更重要的?” 你选择A的同时,也放弃了B可能带来的所有可能。接受自己放弃的东西,而不是后悔。选择只是开始,承担才是真正的考验。1.小成本试错怕承担风险太大?那就先做 “最小成本尝试”。想辞职做副业,别一上来就裸辞,先每天花 1 小时试试水,看看能不能坚持、能不能赚钱。就算没做好,也不影响主业,还能知道这条路适不适合你,心里没那么怕了。2.分解大目标为小里程碑《坚毅》一书中说:成功的关键不是天赋,而是激情与毅力的结合。遇到难事儿,别想着一下子解决,拆成小问题,一个一个搞定。领导让你负责项目,压力大?那就拆成“定目标、做计划、分任务、跟进度、复盘” 这几步。“做计划”再拆成 “找资料、定时间、算预算”。这么一来,再大的难事儿也变清晰了,每个小成功都是继续前进的底气。3.设定止损线,但不轻易放弃承担之前,先想想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这个结果我能不能扛住”。能扛住,就大胆做;扛不住,就想办法降风险。做好最坏的打算,不是让你怕失败,是让你心里有底,知道出了问题有办法应对,扛起来更从容。
说到底,能无数次救你于水火中的人,只有你自己。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当你停止向外寻求救赎,就开始向内发现无穷资源。普通人托举自己的最好方式,就是培养选择与承担的勇气。没有高起点,可以有高追求;没有好牌,可以打好手中的牌。诗人里尔克说:“你要接受自己的局限,然后在此基础上奋力前行。”愿你我从今天开始:做出选择,全力承担,成为托举自己的那个人。共勉!
来源:根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