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农511大豆种子简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0:51 1

摘要:黑农511大豆种子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黑农51为母本、东生8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春大豆品种。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10015,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

黑农511大豆种子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以黑农51为母本、东生8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春大豆品种。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10015,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区域种植。以下从品种特性、栽培技术要点、产量表现及市场价值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一、品种特性
1. 农艺性状突出
黑农511属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约85-95厘米,主茎发达,分枝2-3个。叶片卵圆形,花紫色,茸毛灰色,成熟时荚呈深褐色。单株有效荚数40-45个,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脐浅黄色,百粒重20-22克。生育期约118天,需活动积温2350℃左右,适应性强,尤其适合黑龙江省中南部地区种植。

2. 抗逆性与品质优势
该品种对大豆疫霉病、灰斑病等常见病害表现出较强抗性,耐旱性及耐涝性均优于普通品种。经品质检测,蛋白质含量达41.5%,脂肪含量20.3%,两项指标均超过国家高蛋白大豆标准(蛋白质≥40%),适合加工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其籽粒均匀度高,商品性优良,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3. 高产稳定性
在区域试验中,黑农511平均公顷产量达2800-3000公斤,较对照品种黑农51增产8%-10%。2020年生产试验中,最高产量突破3200公斤/公顷,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潜力。其结荚集中、不易炸荚的特性,也降低了机械化收割的损失率。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选地与整地
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重茬或迎茬种植。秋季深松整地,深度25-30厘米,结合施入腐熟有机肥15-20吨/公顷。春季适时耙耢保墒,确保土壤墒情适宜播种。

2. 播种管理
- 适期播种: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建议5月5日至15日播种,第三积温带上限可延至5月20日。
- 合理密植:采用垄三栽培模式,保苗密度22万-25万株/公顷,行距60-65厘米。
- 科学施肥:底肥以磷酸二铵150公斤/公顷为主,初花期追施尿素50公斤/公顷,结荚期喷施钼肥等微量元素。

3. 田间管理
- 病虫防治:苗期注意防治蚜虫,花期预防食心虫,可用高效氯氰菊酯等低毒药剂。
- 除草技术:播后苗前封闭除草,推荐使用乙草胺+噻吩磺隆复配剂;中后期结合中耕人工除草。
- 节水灌溉:鼓粒期遇干旱应及时灌水,采用滴灌或沟灌,避免大水漫灌。


三、产量表现与推广价值
1. 试验数据支撑
2018-2020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中,黑农511三年平均产量为2917.5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增产9.3%。2020年在绥化、佳木斯等地示范种植中,农户实际收获产量普遍达到3100公斤/公顷以上,且籽粒破损率低于2%,显著优于传统品种。

2. 经济效益分析
按当前市场价5.6-6.0元/公斤计算,种植黑农511每公顷毛收入可达1.7万-1.8万元,扣除成本后净利润约8000元,较普通品种增收1500-2000元/公顷。其高蛋白特性还能获得每吨200-300元的优质优价补贴。

3. 产业链应用前景
该品种已被多家豆制品加工企业列为原料采购首选,如九三粮油、北大荒豆业等。其稳定的品质适合深加工为分离蛋白、发酵酱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未来在功能性食品开发领域潜力巨大。


四、注意事项与品种对比
1. 种植风险提示
尽管黑农511抗逆性强,但需注意:
- 避免在低洼易涝地块种植;
- 严格控旺防倒伏,可在初花期喷施多效唑;
- 收获期含水量需控制在14%以下,防止仓储霉变。

2. 与亲本品种对比
相较于母本黑农51,黑农511在产量上提高约10%,抗病性更强;与父本东生85相比,其蛋白质含量更高,适应性更广。三者中,黑农511综合了双亲优势,尤其在机械化收获适应性方面表现突出。

结语
黑农511大豆种子的成功选育,标志着黑龙江省高蛋白大豆育种取得新突破。其高产、优质、抗逆的特性,不仅为种植户提供了增收利器,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升大豆产业竞争力提供了品种支撑。随着配套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该品种有望成为东北地区大豆主栽品种之一,推动我国大豆产业向高品质方向发展。建议农户结合当地积温条件,在农技部门指导下科学引种,充分发挥品种潜力。

来源: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