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红桥区、津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签约仪式在津南区双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这是校地双方深化合作、优势互补的战略之举,也是响应中宣部高校马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搭建了新的
昨日,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红桥区、津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签约仪式在津南区双港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这是校地双方深化合作、优势互补的战略之举,也是响应中宣部高校马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搭建了新的桥梁。
仪式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光文教授以“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题,为津南区基层群众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生动鲜活的理论宣讲。
各方还分别介绍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阵地建设与理论宣讲成果,以及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入选与各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的20所马院之一,我们深感荣幸。”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余一凡说,签约活动后,学院将组织优秀教师、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在做好理论宣讲的同时积极汲取基层养分,向“百姓名嘴”请教,互学互促,打造形式生动、内容多元的精神文明阵地,探索建设可复制、可持续的文明实践样本。
“相信通过双方合作,一定能够帮助红桥区在培育宣讲骨干、丰富宣讲资源体系、提升基层理论宣讲水平方面实现新的跃升。”红桥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晓盈表示,长期以来,红桥区努力打造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一方面充分吸纳“两代表一委员”、好人模范等群体代表组建“千人宣讲团”,开展各类主题宣讲;另一方面在小区楼院、公园打造了106个“小院讲堂”,把宣讲课堂和基层思政课堂搬到群众身边。下一步,将尽快推动签约成果落地,切实把我市共建行动试点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能与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牵手共建,是津南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的重要契机。”津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昱介绍,津南区现已构建起“1个中心+11个实践所+172个实践站+57个实践基地+200余个实践点”的15分钟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圈,1400余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3万余场,惠及群众50万余人次。未来,津南区将珍惜优质资源,借力高校智慧,推动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文明实践更富活力、城市文明更有魅力。
本次签约仪式拉开了我市高校马院与文明实践中心共建行动的序幕。今后,将逐步推进全市56所高校马院(思政课教学部)与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全面结对。通过持续放大“叠加效应”,在服务群众中宣传群众、在教育群众中引领群众,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思想合力与精神动能。
来源:海河钟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