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先进事迹报告会,让无数民警红了眼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1:32 1

摘要:9月29日,因公牺牲的武汉民警万松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汉举行。报告厅内,一个个关于坚守、担当与奉献的故事,将万松这位公安科技尖兵的形象清晰勾勒,也在每一位参会民警心中埋下了传承的种子。会后,来自不同单位的代表纷纷畅谈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万松同志的敬意,更有接过

9月29日,因公牺牲的武汉民警万松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汉举行。报告厅内,一个个关于坚守、担当与奉献的故事,将万松这位公安科技尖兵的形象清晰勾勒,也在每一位参会民警心中埋下了传承的种子。会后,来自不同单位的代表纷纷畅谈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万松同志的敬意,更有接过精神接力棒的坚定决心。

湖北省公安厅第六届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法治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胡新桥

“现场聆听万松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我再次被感动。我们第一时间运用法治日报全媒体平台采写宣传了万松同志事迹,深深为他28年如一日扎根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用科技创新织就‘数据天网’且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的精神而动容。作为从事政法报道30多年的老记者,我切身感到,这些年武汉公安乃至湖北公安‘三风’持续好转,是英雄辈出、群星闪耀的光荣集体。期待万松精神如其名,得以在荆楚警营传承光大、万古长青。”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院工会主席、广电系教师党支部书记龚超

“万松校友的英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华科大教师,我为学校培养出这样一位杰出校友感到自豪!

上世纪九十年代,“华工”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炙手可热。万松校友淡薄名利,坚守本心,坚定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在近三十年的从警生涯里,他发挥专业所长,服从组织需要,成为大数据尖兵,破获了一系列大案要案,身为一等功臣却寂寂无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在万松校友身上集中体现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是对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八字校训的生动诠释,是他用生命践行的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人民警察的初心与使命。

我将和我的学生们一起,以万松校友为榜样,学习万松校友的宝贵精神,传播万松校友的英雄事迹,让万松校友的精神之树在森林大学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从而激励更多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贡献青春和力量!”

武汉市实验学校党委书记程磊

“今天,现场聆听我们因公牺牲的优秀校友万松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也无比自豪。万松同志年少时勤奋刻苦、正直向上的模样,至今仍深深印在许多老师的记忆里。他将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实验学校作为他求学路上的重要一站,他的精神正是我们从始至终希望培养学生拥有的品质——忠诚于使命、专注于事业、纯粹于初心。他的事迹,不仅是警营的骄傲,更是我们全体师生学习的榜样。愿万松的精神如松之长青,永远扎根于荆楚大地,焕发不息的光芒。”

科信支队一大队民警张煜哲:28年坚守,他用生命写就“时时放心不下”

“28年如一日的坚守,他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忠诚担当。”谈及万松同志,张煜哲的敬佩溢于言表。在他眼中,万松不仅是公安科技尖兵,更是“守护生命”的践行者:暴雨中,万松连夜研判积水点位,用数据为群众筑起安全防线;工作中,他创新融合技术与业务,将160余起案件的经验转化为数据模型,让“数据开口说话”成为破案利器。

最让张煜哲动容的,是万松生命最后72小时的工作轨迹:从暴雨预警到客流复盘,从紧急任务处理到突发疾病倒下,每一个细节都刻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他的精神会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征程中砥砺前行,以实干担当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答卷。”

科信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叶炯:学他三样“心”,扛好肩上责

“报告会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面的万松:对工作爱岗敬业、顽强拼搏,对犯罪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对家庭甘于付出、柔情万丈。”叶炯表示学习万松,要学三样“心”:一是“钻研心”,像他那样潜心学习、丰富斗争本领,成长为本领域的专家型人才;二是“拼搏心”,像他那样竭心尽力、履职尽责,关键时刻豁得出、顶得上,永不言弃;三是“奉献心”,像他那样在名利面前不计得失、乐于奉献。“这三样‘心’,会成为我们扛好肩上责任的底气。”

武汉长江新区分局仓埠街派出所民警陈磊:以“数据驱动”,续写他的“平安零误差”

“万松同志说‘平安二字,永远要‘零误差’’,这句话我记在了心里。”作为社区民警,陈磊对万松用数据编织“天网”的精神深有共鸣。他说,如今大数据平台的应用,让社区警务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人、事、物、情、故转化为直观数据,信息一查就有、问题提前发现、出警更快更准。

“我会以万松同志为榜样,积极学习科技警务手段,让‘数据多跑路’,把科技力量融入日常的巡逻防控、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中。”陈磊语气坚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方平安,续写他追求的‘平安零误差’。”

反恐怖和特警支队民警鲍丹:他的光,照亮我们的平凡路

“滚烫初心,他为后辈点燃精神的火把;润物无声,他用行动传递直抵人心的力量……”鲍丹的感悟里,满是对万松精神的共情。她记得,报告会现场,讲述者含泪的眼眸、哽咽的声音,让她仿佛走进了万松“平凡之躯绽放非凡之光”的人生,28年的奉献与坚守,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却用每一件小事写就了“无私无悔”。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就在身边。鲍丹说:“传承是最好的缅怀,弘扬是最好的告慰。万松同志未竟的足迹,此刻正融入我们脚下的路。这条平凡的从警路,会因为千万个我们的继承,通向不凡。”

江汉区分局唐家墩街派出所副所长殷文齐:以数据思维,守好刑侦“正义线”

“‘每个数据背后,可能就是一个生命、一个家庭。’万松同志的这句话,现在还在我耳边回荡。”殷文齐认为万松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细节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与刑侦工作“证据链完整、研判精准”的要求高度契合。

如今,犯罪形态日益网络化、智能化,殷文齐说自己和战友们正主动适应变化:“我们会以万松同志为榜样,重点学习他用数据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科技强警理念深度融入侦查办案,提升信息化应用和数据研判水平。在平凡岗位上接力奉献,守护好公平正义的防线。”

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区分局大数据分中心民警黄越:科技强警路 实战守初心

“他用坚守铺设科信之路。” 听完万松同志的汇报,同为科信民警的黄越深受触动。他表示,万松同志28年扎根数据领域,将一个个案件经验打磨成精准模型,内心满是敬佩。黄越表示,在十一密集语言警务协同工作中,他通过一次次操作无人机实战,更加真切感受到“数据精准无偏差”的背后,是万松同志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他表示,要像万松同志一样,把“数据绝对精准”的信念刻进心里,深耕大数据警务实战,让每一次系统优化、每一回数据分析,都带着这份精益求精,稳稳接好科技强警的接力棒。

反恐怖与特警支队新训大队民警王昌铖:以英模为炬,熔铸新训特警担当

作为市局新警代表,王昌铖参加万松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后,内心感受到强烈的震撼。连日新训的汗水、腰腿的酸痛,和万松的28年如一日的坚持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他钦佩万松扎根公安科技一线,将忠诚融入每一次攻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平安二字,永远要‘零误差’” ,万松的这句话深深刻进他的心田,让他懂得忠诚需熔铸血脉。

万松面对失误主动态揽责的 “不争”、急难任务前冲锋的 “争”,也让他更理解团队意识的重要。王昌铖表示,会把这份感动化作训练动力,以万松为标杆,早日成长为有血性、有本领的新时代特警尖兵。

英雄虽逝,精神长存

万松同志走了

但他用科技护平安的初心

以生命赴使命的担当

早已化作一束光

照亮了武汉公安的前行路

参会的每一位民警都明白

最好的纪念

是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最好的传承

是把他的精神融入每一次执勤

每一次办案、每一次服务群众中

来源:武汉公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