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啊,还得从九月中旬说起。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公告,把企业为外国技术人才申请H-1B工作签证的费用,从原来的几千美元,一下子提到了惊人的十万美元!
美国又出“幺蛾子”了!
特朗普大手一挥,直接把引进外国人才的签证费涨到了10万美金,还不带商量的。
消息一出,硅谷的印度码农们彻底慌了,全球范围内瞬间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返美冲刺”,场面那叫一个混乱。
这事儿啊,还得从九月中旬说起。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公告,把企业为外国技术人才申请H-1B工作签证的费用,从原来的几千美元,一下子提到了惊人的十万美元!
您可别小看这个H-1B签证,它好比是美国硅谷科技公司的“大动脉”。像咱们熟知的那些美国科技巨头,什么谷歌、苹果、亚马逊,它们每年都得靠这个签证,从全世界(尤其是印度和中国)招揽大量的程序员、工程师来干活。没有这些外国人才,很多高科技项目还真玩不转。
以前几千美元的成本,对大公司来说不算啥。可现在一下子涨到十万,这就好比本来走惯了的阳关道,突然设了个高得吓人的收费站。而且,这规定说生效就生效,只给了大概24小时的准备时间,简直是“闪电战”。
消息一来,硅谷那些雇了大量外籍员工的公司可就炸了锅。它们也拿不准这新规具体怎么执行,生怕现在人在美国之外的员工以后回不来了。于是,一封封紧急邮件发到了正在印度探亲、在亚洲出差、在世界各地休假的H-1B签证持有者手里:别管在干嘛,赶紧买最近的回美机票!
这下可好,一场现实版的“全球大冲刺”上演了。世界各地的国际机场,都能看到行色匆匆的科技精英,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在截止时间前踏上美国国土。最早一班的直飞机票瞬间被抢光,有人不得不买需要中转好几次的联程票,甚至传出了有人凑钱包机赶路的说法。听说有机长了解情况后,还在广播里安慰大家,说会尽力飞快一点,争取早点落地。那场面,想想都觉得紧张。
这场混乱大概持续了一天多,白宫才出来澄清:大家别慌,这个十万块钱的费用,只针对下一批“抽签”申请签证的新人,已经拿着有效签证的人不受影响。
您看这事儿闹的,好比警报拉响了,大家都跑到避难所了,才通知说是演习。很多人的机票钱和精力都白费了。但更重要的是,经此一遭,大家心里都留下了疙瘩:这次是虚惊一场,那下次呢?特朗普要是哪天又拍脑袋变个花样,谁能受得了?所以,尽管解释来了,但“尽快回到美国才安全”的想法,已经深深种在了很多人心里。
而特朗普搞这么一出,弄得鸡飞狗跳的,也不是他一时兴起。他一直认为,外国劳动力,尤其是这些拿H-1B签证的高技能人才,抢了美国本土工人的饭碗。他的很多支持者也这么想。
有数据说,拿H-1B签证的人里,干IT的比例从二十年前的百分之三十多,涨到了现在的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特朗普这边就觉得,是这些外国来的“廉价”劳动力,把本国人的机会给挤占了,提高签证费,等于抬高了雇佣外国人的门槛,自然能讨好他的支持者。
而且,这费用一下子提这么高,对政府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同一天,他还推出了一个“黄金卡”计划,说白了就是多交钱(个人100万或企业200万美元)就能快速拿绿卡,这背后的心思,大家细品。
这政策一变,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先感到“肉疼”的,肯定是印度,因为每年美国发出的H-1B签证,超过七成都给了印度人。这么多IT人才在美国工作,往家里汇钱,对印度经济很重要。现在门槛突然提高,印度政府也坐不住了,出面表示关切,说这会给很多家庭带来困扰和人道主义问题。
其次就是硅谷大公司了。短期看,像这次一样被搞得手忙脚乱。长远看,雇人成本更高,不确定性更大。但公司也精,可能会想办法应对,比如把更多的工作岗位设到加拿大、欧洲等政策更友好的地方去。
再者,就是那些想去美国留学的学生,特别是读理工科的。很多人之所以选择昂贵的美国教育,就是盼着毕业后能留下工作几年。现在留美工作的路变窄、变贵、还变不确定了,很多人可能就得想想:这留学还值不值当?
说到底,这看似只是一场由签证费引发的风波,背后折射的却是全球人才流动、国家政策和科技竞争的大棋局。
特朗普这一招,看似限制了外国劳动力,讨好了部分选民,但也可能把一些优秀人才“推”向其他国家,包括咱们中国,毕竟在人工智能这些未来科技竞争激烈的领域,人才就是最宝贵的资源。
今天美国在签证政策上反复摇摆,明天可能就会影响到它科技实力的根基。
不过,这场大戏,估计才刚刚拉开序幕,路还长着呢。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