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援已到!北约多国军舰驰援加沙,白宫传消息:内塔尼亚胡已低头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11:16 1

摘要:让人意外的是白宫那边的动静,内塔尼亚胡这次他不光公开为之前炸多哈的事道歉,还点头认了美国提的“20点计划”内塔尼亚胡这步“低头”,是真撑不住了,还是藏着别的心思?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9月的地中海东部成了全球盯着的地方,西班牙、意大利的北约军舰直接往加沙开,遇上以色列海军巡逻队,两边当场就对上了。

结果没过两天,土耳其又派来2艘带反舰导弹的护卫舰加入,明摆着要给一支救援船队“撑腰”。

让人意外的是白宫那边的动静,内塔尼亚胡这次他不光公开为之前炸多哈的事道歉,还点头认了美国提的“20点计划”内塔尼亚胡这步“低头”,是真撑不住了,还是藏着别的心思?

加沙的人道困境早不是新鲜事,但最近已经到了绷不住的地步,联合国数据摆在那,当地80%的人得靠人道援助才能活下去,十来家家联合国医院挨过炸后,连基本的绷带、抗生素都凑不齐,孩子更是不少营养不良的。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支叫“全球坚韧船队”的队伍从8月底出发,带着几十艘船直奔加沙,船上装的全是药品、粮食这些救命的东西。

出发前,全球几十家媒体都登了船,一路记录动向,说白了就是要把以色列的封锁放到国际眼皮子底下“晒一晒”,可船队刚靠近加沙海域,以色列海军就围上来了。

理由还是老一套:“怕哈马斯拿到补给后接着打”,懂点巴以局势的人都知道,以色列对人道团体下狠手,这也不是头一回了。

之前有救援船靠近,他们要么派无人机在天上转圈骚扰,要么扔闪光弹吓船员,更极端的时候,还传出过“误把人道船击沉”的消息。

这次也没例外,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到靠近加沙,无人机就没断过,闪光弹时不时往下掉,国际社会好几次说这是以色列干的,可人家就是不承认、不道歉。

以色列这么硬,其实是怕“封锁松动”,自2007年起,海上封锁就是他们制衡加沙的关键手段,一旦这次船队成功靠岸,等于封锁的“合法性”被撕开个口子,以后可能有更多国家跟着送援助,那他们就难控场了。

最先出手的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两个北约成员国直接派军舰跟上船队,一路护送到加沙海域,跟以军巡逻舰对着来。

他们这么做,实在是没别的选,国内民众的呼声已经压不住了,意大利米兰街头刚搞过万人的示威,老百姓举着“别让加沙饿着”的标语围堵议会,逼着政府必须为人道援助出头。

再加上船队全程直播,要是物资被扣、志愿者出事,两国在国际上的脸都没地方搁,更关键的是土耳其的加入,9月29日那天,土耳其直接派了2艘护卫舰过来。

这两艘船可不是来凑数的,上面装着“阿特玛卡”反舰导弹,能打一百多公里远,还有续航几十个小时的TB-3无人机,能实时盯着以军动向,威慑力拉满。

就在两天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公开说内塔尼亚胡是“凶手”,放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次派军舰,就是把话落到实处,别把人道封锁当没人管的小事,国际社会不会一直看着。

这几家的行动,直接把北约内部的“口子”撕开了,以前西方阵营对以色列的支持,虽说没明说,但基本是“默认”的,可现在不一样了。

西班牙、意大利敢直接派军舰对峙,土耳其用行动表态反对,一直以来,“西方盟友撑着”是内塔尼亚胡硬撑的重要底气,可现在北约内部都开始“各说各话”,等于在提醒他。

再这么不管不顾搞封锁,身边的“朋友”只会越来越少,而真正让他不得不低头的,除了外面的军舰压力,还有个更棘手的“窟窿”,之前多哈袭击捅的篓子。

9月9日那天,以色列干了件让自己陷入被动的事,突然对卡塔尔多哈的哈马斯领导层搞“精准打击”,结果哈马斯高层没伤到,反而打死了巴勒斯坦人和卡塔尔安全人员。

更糟的是,当时哈马斯的谈判代表团正在多哈,跟美方谈停火方案,两边都快谈成了,这一炸直接把卡塔尔惹毛了,当场就宣布暂停所有斡旋工作。

卡塔尔可不是随便能得罪的,这些年巴以之间的临时停火、人质交换,几乎都是卡塔尔在中间撮合,光是一年就促成了几次停火,放了几百多名人质,还为谈判花了上亿美元,用来安置人质家属、协调各方。

简单说,卡塔尔是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唯一能说上话的“中间人”,没了它,以色列想解救人质、推进停火,根本找不着门路。

这事之后,卡塔尔的态度特别明确,以色列不道歉,想重启斡旋没门,这一下就掐住了以色列的“七寸”,当时还有不少以色列人质在哈马斯手里,家属天天在政府门口抗议,内塔尼亚胡要是解决不了人质问题,国内支持率只会掉得更快。

一开始,以色列还在硬撑,外交部甚至放话“不会让任何船进交战区,也不会让封锁被打破”,直到现实接连打了脸。

一边是救援船队被围堵的画面传遍全球,国际红十字会还发了报告,说以色列的封锁让加沙的饥荒和疾病越来越重,每天都有孩子因为没饭吃、没药治没了,另一边,欧洲盟友的制裁也来了。

欧盟不光给以色列加了农产品关税,还停了千万欧元的援助,明着说“再不让步,后面的制裁会更狠”,国内的压力也没断过。

极右翼政党“犹太力量党”还在喊“不能妥协”,可普通民众早就厌倦了长期冲突,街头抗议的人越来越多,连一些军方高层都私下建议“先解决人质和人道问题”。

内塔尼亚胡心里清楚,再硬撑下去,不光国际形象彻底崩了,国内的联合政府都可能散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终于松了口。

9月29号晚上,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华盛顿见了特朗普,还拉着卡塔尔首相开了三方电话会,会上,他公开为多哈袭击道歉,承认是以色列的行动导致卡塔尔安全人员死亡,还承诺“以后不会再搞这种影响斡旋的袭击”。

这个道歉看着简单,其实是以色列不得不让的一步,没有卡塔尔重启斡旋,人质问题解决不了,停火更没指望,紧接着,内塔尼亚胡又同意了特朗普提的“20点计划”。

特朗普在联合记者会上直接说了计划内容,还催哈马斯赶紧答应,放话“要是哈马斯不答应,美国会全力支持以色列接着打”,内塔尼亚胡自己也补了一句,说这个计划“满足以色列的战争目标”。

细究下来,这份计划的核心就是“交换”和“过渡”,哈马斯要在以色列接受计划后的72小时内,把所有被扣押的人连遗体都放了。

作为交换,以色列会释放几百个被判终身监禁的巴勒斯坦囚犯,还有上千个在本轮冲突中被抓的加沙人。

但千万别觉得内塔尼亚胡是“彻底服软”了,他在同意计划的同时,也划了自己的底线,以色列会“分阶段撤军”,但撤军的前提是哈马斯真放了人质,国际稳定部队也部署到位。

而且以色列会一直握着加沙的“安全责任”,在“可预见的未来”,还要维持加沙周边3公里的安全缓冲区,等于以色列还是变相控制着加沙的发展,把“主动权”攥在了自己手里。

说到底,内塔尼亚胡这次“低头”,更像是“策略性妥协”,他知道现在国际压力太大,硬撑下去只会更被动。

道歉能让卡塔尔重启斡旋,接下计划能缓解欧洲盟友的不满,还能借美国和国际部队的力量,把哈马斯挤出加沙治理。

接下来的关键,就看“20点计划”能不能落地,哈马斯会不会同意“退出加沙治理”还是个未知数,西班牙、意大利的行动已经带动了不少欧洲国家的讨论。

法国国内已有上万民众请愿,要求政府参与加沙人道援助,后续可能有更多国家加入护航队伍,以色列的封锁只会越来越难维持。

内塔尼亚胡的“低头”不是巴以冲突的终点,而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但有一点很明确,加沙的苦难已经等不起了,以色列要是还抱着“硬撑”的想法,只会把自己推向更孤立的境地。

来源:ho侯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