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差异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法律管辖范围的界定、大国政治的干预力度、案件本身的性质,以及国际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例如,内塔尼亚胡获得了美国等强国的公开支持,美国直接反对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部分欧洲国家如匈牙利和德国领导人也表态不会配合执行。这种来自大国的阻
国际刑事法院在对待杜特尔特与内塔尼亚胡的案件上,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
这种差异源于多重因素的交织:法律管辖范围的界定、大国政治的干预力度、案件本身的性质,以及国际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质疑。例如,内塔尼亚胡获得了美国等强国的公开支持,美国直接反对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部分欧洲国家如匈牙利和德国领导人也表态不会配合执行。这种来自大国的阻力,无形中限制了国际刑事法院的行动空间。
许多人批评国际刑事法院存在“选择性司法”的倾向,主要针对实力较弱的国家,而对西方大国或其盟友的潜在问题视而不见。这种印象削弱了其公信力,使得在追究强势领导人时面临更多舆论压力。加上国际刑事法院本身缺乏独立的执法力量,逮捕令依赖缔约国配合,一旦有国家出于政治考量拒绝合作,司法命令就可能沦为纸上谈兵。内塔尼亚胡的专机可以通过精心规划航线避开不友好区域,正是这种执行缺陷的体现。
相比之下,杜特尔特的案件在管辖权上找到了一定依据,且面临的政治阻力较小。然而,当前的事件揭示了更深层的困境:国际司法体系追求普遍正义,却在一个由主权国家主导的世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政治的制约。
近日,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收到紧急通知,父亲在海牙拘留所的房间地板上昏迷不醒,失去意识后被紧急送医。医院进行了实验室检查和颅脑损伤评估,但这一情况并未实时告知辩护团队和家人。莎拉愤怒地指出,海牙作为司法机构,却忽视了她父亲需要24小时床边护理的需求,连基本的嵌甲问题都无法及时处理。她强调,这剥夺了一位老人的尊严和适当照顾,并指控海牙实施了“绑架”,非法剥夺了菲律宾法律赋予的权利,甚至进行秘密探视。
国际刑事法院的发言人回应称,不会评论被拘留者的私事,但会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身心健康。一名律师助理援引荷兰严格的医疗保密法,警告内部人员不得披露医疗状况,并反指杜特尔特的家人传播“虚假信息”,可能带来不利后果。
事件背后,可能涉及海牙的司法策略。此前,杜特尔特团队以身体状况不适为由成功暂停庭审,打乱了原定计划。海牙可能借此次医疗紧急情况,通过司法渠道获取真实病历,以判断病情是否被夸大。同时,小马科斯政府被指指令菲律宾驻荷兰大使馆领事进行秘密探视,收集杜特尔特的身体状况情报并上报。莎拉曾警告,若父亲出现意外,菲律宾政府和海牙需负全责。
目前,莎拉呼吁暂时释放杜特尔特,承诺他没有潜逃风险、不会威胁证人,且无意再担任公职。小马科斯政府则释放缓和信号,表示若海牙批准将杜特尔特移送到第三国,不会反对。无论如何,杜特尔特年事已高,本就体弱多病,拘留生活加剧了他的疲惫。若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对海牙和菲律宾政府都将带来严重后果,确保其健康已成为当务之急。
这一系列事件凸显了国际司法在现实政治中的脆弱性,正义的追求往往受制于权力博弈,让人深思全球法治的未来。
来源:莫离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