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上海松江的泗泾镇,每天12小时奔波,换来120元收入,这已成为许多外卖员的真实写照。这里人流如织,电动车在狭窄的泗宝路上穿梭不停,像极了春运的火车站。可热闹属于城市,不属于他们。
送外卖真的是最后的退路吗?当一份工作连糊口都变得艰难,我们还能向哪里去?
在上海松江的泗泾镇,每天12小时奔波,换来120元收入,这已成为许多外卖员的真实写照。这里人流如织,电动车在狭窄的泗宝路上穿梭不停,像极了春运的火车站。可热闹属于城市,不属于他们。
招商花园城、三湘商业广场、地铁站夜市……新商圈一个个开起来,但外卖单价却一降再降——4块钱一单,秒抢,每小时送3单已是极限。熟悉地形的老手两小时跑7单赚30元,新人可能连电瓶车都停不进取餐口,找店十分钟起步,爬楼更是家常便饭。
更现实的是,泗泾三分之一的小区是别墅区,外卖员必须徒步进出,效率被严重拉低。可为了多挣那十几块钱,你又不得不接那些“被踢出来”的爬楼单——一个小区三单,一趟15元,不吃亏也得干。
而这行当,早已不只是年轻人的临时选择。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刚毕业的女孩、甚至残疾人,都在这个赛道里挣扎。他们不是不想体面生活,而是体面的工作越来越少。 黄浦江边灯火璀璨,可那些在路边搭帐篷的人,住不起百元一晚的廉价旅馆;有人累了一天靠直播解压,有人饿了却只能点自己送过的外卖。 “男生毕业送外卖,累了看直播;女生毕业开直播,饿了点外卖。”这句段子背后,是多少人无处安放的现实。 当送外卖都不再是退路,普通人还能靠什么活下去?这座城市繁华依旧,可谁在关心骑手有没有家? 来源:湖北电视台-生活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