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刷到条义乌电商的段子,差点笑出眼泪:快递员收包裹时瞅见爆款,转头就把消息发给做电商的老婆;货拉拉司机是小舅子,顺着送货路线直接摸到货源地。底下有人补刀:“我公公跑货拉拉,哪家货拉得多,拍张照发我老公,咱就跟着卖”“干电商的65%以前是快递员,想入行先去送
从古至今,赚钱最快的路子从未变过——就是靠信息差
前几天刷到条义乌电商的段子,差点笑出眼泪:快递员收包裹时瞅见爆款,转头就把消息发给做电商的老婆;货拉拉司机是小舅子,顺着送货路线直接摸到货源地。底下有人补刀:“我公公跑货拉拉,哪家货拉得多,拍张照发我老公,咱就跟着卖”“干电商的65%以前是快递员,想入行先去送半年快递准没错”。
你看,这哪是什么高大上的商业机密?所谓信息差,根本不是马云摸透互联网、巴菲特攥着投资内幕那种“神仙操作”,说白了就是**“你知道的事,别人刚好不知道”** ,像义乌的快递员和货拉拉司机,靠日常跑腿摸清的门道,就能比正经做电商的人先一步抓着赚钱机会。
你以为信息差消失了?其实它就藏在你眼皮子底下
我以前也觉得,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随便搜搜啥都有,哪还有什么信息不对称?直到我朋友踩了个“大坑”——他想学家居剪辑,刷到个3999元的录播课,差点直接下单。
我一看都惊了:“这课你也敢买?微信搜‘剪辑资料包’,一堆公众号为了引流免费送;嫌找资料麻烦,拼夕夕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模一样的,甚至还带课后笔记。”他听完赶紧退了课,花15块钱搞定了。
没过几天他又来问我:“能不能帮我翻译几个英文教程?我看不懂。”我更懵了:“你下一个网易见外啊,把视频导进去,一键就能出中英文字幕,比找人翻译快多了。”
这时候我才反应过来:不是信息差没了,是很多人困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里 。就像现在大家都知道1688买东西便宜,可很少有人清楚,买内衣睡衣要找汕头、揭阳的工厂,比1688上的中间商划算;都知道义乌小商品多,却不知道买饰品得选青岛产地,质感比义乌货好一大截——这些藏在细节里的信息差,知道了就像白捡钱,不知道的人,只能多花冤枉钱。
为啥有人总抓不住信息差?因为你少了这两个“关键动作”
有人可能会问:“我也想找信息差,可怎么总找不到?”其实不是你没能力,是少了“主动找信息”的意识和方法,这两点做好了,抓信息差就像出门捡钥匙一样简单。
第一:先打破“信息茧房”,别让算法把你“关起来”
现在的人太容易被大数据“喂饱”了——刷抖音时多看了一眼宠物视频,接下来全是猫主子狗奴才;刷小红书时点赞了一篇护肤笔记,首页就被面膜、精华占满。时间久了,你看到的永远是重复的内容,大脑都懒得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自然抓不到新信息。
想打破这种状态,其实很简单:遇到事多问一句“为什么”“能不能更省” 。比如买东西觉得贵,别直接下单,去百度、小红书搜“XX平替”“XX工厂直供”;做PPT觉得麻烦,别硬撑,去知乎看“30分钟搞定PPT的技巧”。有条件的话,试试用GPT、谷歌搜,甚至用英语查,很多国内没传开的干货,国外早就有人分享了——记住,“没疑问”才是最可怕的,你连问题都没有,怎么可能找到答案?
第二:别光在网上搜,多跟“圈内人”聊聊天
我之前写过一句话:“最值钱的信息,从来不是在网上刷到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口口相传的”。你在网上搜半天“怎么开奶茶店”,不如找个开了三年奶茶店的老板,请他喝杯咖啡聊一小时——他随便说句“别加盟,找本地原料商拿货能省30%”,比你看十篇攻略都有用。
可能有人会担心:“人家是内行,会跟我说实话吗?”其实很多时候,你觉得“天大的机密”,在人家眼里就是日常工作。比如货拉拉司机知道“哪家货卖得好”,快递员清楚“哪个包裹是爆款”,这些对他们来说是每天见的事,跟你多说一句也不费劲。
要是你找不到直接的“圈内人”,也可以花点小钱:比如报个几十块的行业小课,加个垂直领域的群,或者去线下沙龙坐一坐。关键是别只加个微信就完事,要学会“用信息换信息” 。比如你认识个想做互联网的咖啡店老板A,再认识个爱打网球的互联网人C、开咖啡店的网球爱好者B——你可以跟B、C一起打球时聊工作,转头跟A聊“我认识个咖啡店老板,他说夏天加冰美式能多卖20%”,再把从C那听到的互联网小技巧分享给A,一来二去,他自然愿意跟你说更多干货。
最后说句实在话:信息差不是“投机取巧”,是“主动生活”
有人觉得靠信息差赚钱“不光彩”,可你想想:义乌的快递员不是凭空知道爆款的,是每天收几百个包裹摸出来的;货拉拉司机不是随便找到货源的,是跑了上百条路线记下来的;我朋友能省3999块,是因为他愿意听一句“别买贵的”,再花15块钱找替代方案。
说到底,信息差的本质,是“你比别人多花了一点心思” ——多问一句、多搜一次、多跟人聊两句,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慢慢就变成了别人没有的“赚钱密码”。
现在不妨停下来想想:你最近有没有一件事,觉得“麻烦”“太贵”“没办法”?试着问自己一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说不定下一个信息差,就藏在这个问题里。
来源:职场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