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户种水稻施尿素常犯 “撒地表” 误区:亩施 50 斤尿素,35% 氮素随氨挥发浪费,有效分蘖仅 12 个 / 株;而深施 10-12cm能让氨挥发率降至 8%,有效分蘖达 16 个 / 株,氮利用率从 30% 升至 65%,亩增产 15%。本文通过 “撒施
农户种水稻施尿素常犯 “撒地表” 误区:亩施 50 斤尿素,35% 氮素随氨挥发浪费,有效分蘖仅 12 个 / 株;而深施 10-12cm能让氨挥发率降至 8%,有效分蘖达 16 个 / 株,氮利用率从 30% 升至 65%,亩增产 15%。本文通过 “撒施 vs 深施” 对比实验,用 7 组实测数据、3 张核心表格拆解 “深施优势 - 原理 - 实操方案”,彻底解决尿素浪费问题。
为精准量化两种施肥方式的差异,实验以南方双季早稻 “湘早籼 45 号” 为对象(分蘖特性具代表性),控制尿素用量、土壤、环境一致,仅施用方式不同,具体设计如下:
实验变量设定标准目的注意事项水稻品种湘早籼 45 号(3 叶 1 心秧苗,无病虫害)早稻主栽品种,分蘖期短(30 天),易观测每组选 100 株秧苗,株高(12cm)、茎粗(2mm)一致,移栽密度 20cm×25cm尿素参数普通尿素(含氮 46%,颗粒状),亩施 50 斤(每组用量相同)统一氮输入,仅对比施用方式影响尿素提前过筛(无结块),用电子秤精准称重,避免用量误差施用方式分组
①撒施组:移栽后 7 天(分蘖初期),尿素直接撒于水田表面(不耘田)
②深施组:移栽后 7 天,用施肥器将尿素埋于水稻根系侧方 10-12cm 处(土层下),施后耘田覆泥
③空白对照:不施尿素(仅施磷钾肥)
明确 “深施” 的核心优势
水田保持浅水层(3-5cm),避免深水淹没施肥点或浅水导致尿素流失
环境条件露天稻田(日均温 25-28℃,湿度 70%-80%,无大风暴雨)模拟南方早稻种植环境用氨气检测仪(精度 0.1ppm)在施肥后 1、3、7 天测水面氨浓度,评估挥发量观测指标有效分蘖数(分蘖期结束)、氨挥发率、土壤氮残留量(施肥后 30 天)、株高(成熟期)、亩有效穗数、穗粒数、亩产量、氮利用率(吸收氮量 / 施入氮量)全维度评估肥效与浪费程度有效分蘖统计标准:茎粗≥3mm、能抽穗的分蘖;成熟期测产取 3 个 10㎡样点平均值二、核心实验数据:深施碾压撒施,有效分蘖多 30%,产量高 15%分蘖期(30 天)+ 成熟期(120 天)检测显示,深施组在 “有效分蘖、氮留存、产量” 上全面优于撒施组,具体数据如下:
观测指标撒施组深施组空白对照深施组相对提升幅度核心差异表现有效分蘖数(个 / 株)12.316.18.531%深施组分蘖多且壮,无无效小蘖氨挥发率(7 天,%)358—77%(降低幅度)深施组氮浪费少,水面无明显氨味土壤氮残留量(mg/kg)651284297%深施组氮素留存多,持续供肥能力强株高(cm,成熟期)98.5112.385.614%深施组植株挺拔,抗倒伏能力强亩有效穗数(万穗)22.528.818.228%深施组有效穗多,为高产打基础穗粒数(粒 / 穗)1051189212%深施组穗粒饱满,空秕率低亩产量(斤)920106075015%深施组增产显著,经济效益高氮利用率(%)3065—117%深施组氮素利用翻倍,不浪费化肥注:数据基于南方潴育型水稻土(pH6.5,有机质 2.0%)实测;空秕率 =(空秕粒数 ÷ 总粒数)×100%,深施组 12%,撒施组 18%
水稻尿素深施(10-12cm)的优势,根源在 “减少氮素浪费” 和 “精准供应分蘖养分”,直接解决撒施的 “氨挥发” 和 “养分流失” 问题,具体原理结合数据拆解:
尿素撒施后,在水田表面脲酶的作用下,24 小时内就会分解为 “氨(NH₃)”—— 而水面无土壤吸附,氨会直接挥发到空气中(尤其高温时挥发更快):
数据佐证:撒施组 7 天氨挥发率 35%,相当于亩施 50 斤尿素,17.5 斤白扔;深施组因尿素被土壤包裹,氨需先扩散才能到水面,挥发率仅 8%,氮素留存率提升 77%;关键对比:土壤氮残留量深施组 128mg/kg(撒施组 65mg/kg),充足的氮素为分蘖提供持续养分,有效分蘖多 31%。水稻分蘖期(移栽后 7-30 天),根系主要分布在 10-15cm 土层,深施尿素恰好将氮素置于 “根系吸收层”,能直接被根系吸收用于分蘖:
原理:撒施的尿素虽部分溶解于水,但易随水层流动(尤其换水时),导致根系周围氮浓度不稳定,易长出 “无效小蘖”(茎粗<3mm,不能抽穗);深施的尿素缓慢释放,根系周围氮浓度稳定(土壤 EC 值 1.5-1.8 mS/cm),促进有效分蘖形成;数据表现:深施组有效分蘖 16.1 个 / 株(撒施组 12.3 个),无效分蘖率仅 8%(撒施组 15%),亩有效穗数多 6.3 万穗,直接带动产量增 15%。生育期水稻长势(根系深度)深施深度(cm)亩尿素用量(斤)施用方式核心目的预期效果分蘖期(移栽后 7-10 天)根系深 10-15cm,开始分蘖10-1240-50施肥器侧施(距根系 5cm),施后耘田覆泥,保持浅水 3-5cm促有效分蘖,减少无效蘖有效分蘖 15 个 / 株 +,无效分蘖率<10%,氨挥发率<10%拔节期(移栽后 30-40 天)根系深 15-20cm,茎秆伸长12-1520-25开沟深施(沟宽 5cm),施后覆土,浅水层 5cm促茎秆粗壮,防倒伏茎粗 8mm+,株高整齐度 90%+,倒伏率<5%孕穗期(移栽后 50-60 天)根系深 20-25cm,幼穗发育15-1815-20穴施(每穴 5g),施于植株两侧,避免伤根促穗粒发育,减少空秕率穗粒数 120 粒 / 穗 +,空秕率<12%,千粒重 28g+除了 “撒施”,还有 2 个误区加剧氮浪费,导致有效分蘖少、产量低,用数据说明危害及解决办法:
常见误区危害数据解决方案调整后效果撒施后立即灌深水(>10cm)氨挥发率从 35% 升至 45%,土壤氮残留量减 20%,有效分蘖少 15%撒施后保持浅水 3-5cm(深施可 5-8cm),1 周内不换水氨挥发率降至 30% 以下,有效分蘖增 10%深施时离根系太近(<3cm)烧根率从 5% 升至 25%,根系发黑率 30%,有效分蘖少 20%深施点距根系 5-8cm(侧方),不施于正下方烧根率降至 5% 以下,根系长度增 20%,有效分蘖 15 个 / 株 +孕穗期仍撒施(图省工)氮利用率从 65% 降至 25%,穗粒数少 30%,空秕率升 20%孕穗期必须深施 15-18cm,用穴施法精准施氮利用率升 60%+,穗粒数 115 粒 / 穗 +,空秕率<15%人工小面积:用 “带刻度的水稻施肥器”(市场价 20 元内,深度可调 5-20cm),单人每天可施 1-2 亩;机械大面积:用 “水稻侧深施肥机”(配套插秧机),施肥深度 10-12cm,效率比人工高 10 倍,氮利用率达 65%+。按这个逻辑施尿素,水稻有效分蘖多 30%,亩产量从 920 斤升至 1060 斤,亩少浪费 20 斤尿素(约 15 元),连作 3 年土壤氮残留量还能提升 20%,改良土壤肥力。如果是北方粳稻(生育期长)或直播水稻(无移栽环节),可留言咨询专属深施方案。
来源:村庄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