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不容易得癌的人,大多有这5个“特质”,你占了几个?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0:41 1

摘要:老李今年62岁,十几年来身体一直硬朗,体检结果总让医生艳羡:血糖血压都在理想区间,连常见的“红灯”指标都没有。小区邻居忍不住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养生秘诀?”老李笑笑:“也没啥,就是爱出去晒太阳,睡得踏实,饭吃得简单,心情也敞亮。”

老李今年62岁,十几年来身体一直硬朗,体检结果总让医生艳羡:血糖血压都在理想区间,连常见的“红灯”指标都没有。小区邻居忍不住问:“你是不是有什么养生秘诀?”老李笑笑:“也没啥,就是爱出去晒太阳,睡得踏实,饭吃得简单,心情也敞亮。”

这样的生活,真的能帮人远离癌症吗?许多人以为防癌靠的是各种昂贵补品或神奇疗法,殊不知,其实“怕癌体质”往往有迹可循。有一类人,即使身边同龄人不断遭遇健康问题,却一直“癌症绝缘”,这背后,到底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健康习惯?权威医学研究已给出答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被公认更“抗癌”的5大体质特征——第4个,很多人却没意识到,可能和你每天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看似简单的5个生活习惯,却能为人体筑起防癌“保护墙”,你到底能做到几个?继续往下看,也许会改变你对健康的理解。

不少人疑惑:“体质”真的与癌症有关吗?其实,“体质”绝非虚无缥缈,而是指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绪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健康状态。近年,北京协和医院发布的2300例肿瘤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持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人,十年内癌症发生风险低于同龄人群约24.6%。《柳叶刀·肿瘤学》期刊也指出,70%以上肿瘤发生与可控的生活方式有关。换言之,“不易得癌”的人,大多正拥有你意想不到的共性——这并非天注定,而是日积月累自我管理的结果

具体来看,这些健康特质表现为:合理饮食结构、规律运动作息、增强免疫力、压力管理能力强、远离危险嗜好。下面,我们详细解读每一项“抗癌特质”,找到自查和改善的方向。

饮食清淡、蔬果丰富
日本国立癌研究中心进行的长期随访发现,每天摄入充足蔬菜的人,胃肠道肿瘤风险降低21%广东省肿瘤医院建议,坚持“彩虹饮食”、少油少盐多杂粮,能有效补充膳食纤维与微量营养素,为细胞提供稳定的抗氧化保护

坚持体育锻炼,坐得少、动得多
哈佛大学一项7万人队列研究显示:每周中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者,癌症发生率比常年不运动人群低30%。运动改善血循环,促进代谢,不仅消耗多余体脂,更有助于提升细胞修复能力。

良好睡眠,晚睡少熬夜
多份研究强调:每夜睡眠时长7小时且深度充足者,肿瘤相关炎症因子(如CRP)水平更低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表明,长期熬夜会造成免疫系统紊乱,T细胞活性受损,机体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下降

情绪稳定、压力管理能力强
很多人忽略了精神心理健康对免疫的作用。2023年发布的《肿瘤与心理研究综述》确认,长期高压、情绪波动大的人,其肾上腺素类激素持续升高,易诱发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反之,经常自我减压、善于排解负面情绪的人,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抵御癌变风险显著降低。

远离烟酒等危险嗜好

吸烟公认与20余种癌症相关,《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数据显示:戒烟10年,肺癌风险可下降47.3%长期大量饮酒则与肝癌、食管癌强相关。科学家指出,完全不碰烟酒、饮食不过量,从根本上拒绝癌变诱因,是最长寿人群普遍的共同特征。

合理搭配膳食、守好餐桌这一关。每天饮食要注重“七色蔬菜”组合,荤素搭配不过量,优先选择粗粮、豆制品和深色蔬果。

坚持至少每周5天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广场舞等,最好选择自己喜欢、易坚持的方法。可以设定“小目标”:如每天多走3000步、每小时起来活动5分钟,有效避免久坐危害。

规律作息、提升睡眠质量。睡前不刷手机、不饮茶咖,保持卧室通风安静。如果失眠,多尝试瑜伽、冥想放松法,避免依赖安眠药物。

学会管理情绪,构建缓解压力的小习惯:无论是散步、热水泡脚、亲友聊天还是书写日记,都能帮助“排毒放空”。若压力难以自解,可考虑心理咨询,预防因情感问题影响身体。

彻底远离烟酒等高风险嗜好。告诉自己健康最重要,为家人也为自己选择“零容忍”。偶有社交饮酒、吸烟习惯者,应逐步减少次数,必要时寻求戒烟门诊和支持。

再健康的人也可能受肿瘤困扰,但医学共识是——选择对的生活方式,罹患癌症的概率将明显降低。每一个“小改变”,都是帮自己加一道“健康保险”。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柳叶刀·肿瘤学》期刊2020年全球肿瘤负担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流行病学分析报告》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烟草致癌与戒烟风险变化分析

哈佛大学《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 Risk》研究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睡眠与免疫功能关系》

日本国立癌研究中心蔬菜水果摄入与癌症风险随访

广东省肿瘤医院《癌症饮食与膳食结构指南》

来源:科普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