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一战揭底:西贝隐藏后厨照流出,吃的菜竟是两年前冷冻的?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9 05:15 1

摘要:这一切都要从9月10日说起。当时网红企业家罗永浩一条吐槽微博,直接把西贝推上了风口浪尖。他直言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得离谱”,这话就像一颗炸弹,在餐饮圈炸开了锅。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立刻强硬回应,不仅否认使用预制菜,还扬言要起诉罗永浩,甚至宣布全国门店后厨

谁能想到,一个计时沙漏的消失,竟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波?曾经以“25分钟上齐菜品”为傲的西贝莜面村,如今彻底告别了那个象征速度的沙漏承诺。

这一切都要从9月10日说起。当时网红企业家罗永浩一条吐槽微博,直接把西贝推上了风口浪尖。他直言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得离谱”,这话就像一颗炸弹,在餐饮圈炸开了锅。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立刻强硬回应,不仅否认使用预制菜,还扬言要起诉罗永浩,甚至宣布全国门店后厨向消费者开放。更绝的是,罗永浩反手就抛出10万元悬赏,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让这场口水战升级为真金白银的较量。

但嘴硬终究抵不过现实。随着网友陆续晒出西贝后厨的袋装冷冻食材照片,以及媒体实地探访发现标注“堂食袋装”的原料包装,西贝终于在9月15日发布了致歉信,承认其生产工艺与顾客期望存在差距。这封信标志着西贝态度的彻底转变,也开启了一场全面的整改行动。

如今走进西贝门店,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每张桌上那个计时沙漏不见了踪影。要知道,这个沙漏曾经是西贝引以为豪的服务承诺——25分钟内上齐所有菜品,超时未上的菜免费赠送。现在沙漏撤了,上菜速度也确实慢了下来,有顾客反映点三个菜等了近半小时。这背后其实是西贝整体经营思路的转变,从追求“快”转向注重“鲜”。

后厨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记者在浦东新区一家西贝门店看到,厨师们正在现场制作羊肉串。从9月25日开始,西贝的羊肉串改成现切、现串、现烤,而以前是调味好、串好、冷冻后送到门店简单烤制就行。草原嫩烤羊排也变成每日现做,绝不卖隔夜产品。这些变化确实增加了厨师的工作量,有店员坦言整改后后厨更忙了,如果生意好转可能还需要增派人手。

最让消费者关心的食材保质期问题也有了新承诺。西贝在发给顾客的代金券上附带了调改公示,明确表示从10月2日起,有机西兰花将标注“一个月使用期”,并保证一个月内用完。虽然店员解释之前虽然保质期两年,但实际也在1-2个月内用完,现在直接缩短到一个月,这无疑是对消费者担忧的积极回应。

就连儿童餐也没放过整改。曾经配送来的牛肉酱现在改为门店现炒;鳕鱼条换成原切大黄鱼现场烹制;燕麦小米粥里加入新鲜金瓜片现熬。这些细节调整显示出西贝试图重塑“现做”形象的决心。

为了挽回流失的顾客,西贝也是下了血本。记者就餐结束后,店员主动赠送了100元无门槛代金券,有效期到10月31日。据了解近期每位消费的顾客都能获得这份优惠,可见西贝对客流下滑的焦虑程度。有店员透露,自从罗永浩事件后,门店营业额下降了约50%,这个数字着实惊人。

这场风波不仅影响了西贝的日常运营,可能还会波及其长远发展。作为拥有近400家门店的餐饮集团,西贝一直有上市计划。但这场信任危机无疑会给其IPO进程蒙上阴影。资本市场最看重的单店营收和品牌溢价能力,如果因消费者流失而持续下滑,西贝的估值必然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西贝事件折射出整个中餐行业面临的困境:如何在效率与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过去十几年,中国餐饮业疯狂追求标准化和规模化,中央厨房和预制菜成为行业标配。但如今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材新鲜度和现场制作的口感,这对依赖预制模式的餐饮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西贝的转型或许代表着一种新趋势的萌芽——中餐现代化未必只有工业化一条路,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如何保留锅气和现做的口感,可能是未来餐饮企业需要思考的关键。从西贝承诺的“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这三项行动准则来看,企业已经开始反思之前的发展模式。

沙漏可以消失,但信任需要时间重建。西贝的这场自我革新,既是对消费者关切的回应,也是餐饮行业走向透明化的重要一步。虽然短期内营业额下滑令人担忧,但这种向现场制作的回归,或许能成为西贝重新赢得人心的转折点。毕竟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今天,真诚才是餐饮企业最长久的经营之道。

来源:财经大会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