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区澄江小学举办“非遗+家国”主题庆祝活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10:23 1

摘要: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国庆与中秋双节交汇的美好时刻,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小学校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家国”主题庆祝活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活力。活动特邀澄江镇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家长代表走进校园,与师生共赴一场文化与温情的盛宴。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国庆与中秋双节交汇的美好时刻,重庆市北碚区澄江镇小学校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家国”主题庆祝活动,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的活力。活动特邀澄江镇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家长代表走进校园,与师生共赴一场文化与温情的盛宴。

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孩子们把鲜艳的红领巾系到来宾胸前,也系住了“大朋友”与“小朋友”的心跳。

《家国诗韵》的朗诵声起,音乐与童声交织,把“但愿人长久”的浅吟低唱,升格为“强国有我”的少年誓言;《国旗红红的哩》跃动上场,小旗手们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用奶萌却坚定的舞步告诉世界:中国红,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底色。

接着,非遗“板凳龙”压轴盘旋,学生们手持板凳龙道具,默契配合,灵活舞动,龙身每一次腾挪,都是“团结”二字最生动的甲骨文——镜头定格时,委员代表与孩子们一起合影,那一刻,传承有了触手可及的体温,这一精彩瞬间,被照相机定格为永恒。

最期待的“打糍粑”沉浸式体验上线。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臼,木槌落下,一声闷响,千年乡音在校园里回荡。“捶下去的是糯米,提起来的是团圆。”一位委员代表笑着擦汗,把第一块糍粑递到身旁的孩子手中,“先给最小的品尝,这是老规矩。”软糯的米香,在指尖、在舌尖,更在心尖。孩子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文化”可以吃下去,也可以“打”出来,还可以“让”出来。

食堂后厨秒变“透明直播间”。代表们戴上一次性口罩、帽子,从食材溯源到48 小时留样,从色标管理到营养配比,一路“严考”,一直追问。看到整洁、卫生的场所,规范、有序的操作,认真、如实的记录,孩子们的餐食营养搭配科学,每一个细节都感受到学校对食品安全与学生健康的高度重视,代表们放心了,满意了,连声说:“好!好!好!”

活动尾声,学校党支部书记周洪亮深情寄语:“愿今天展现的、留住的不仅是糍粑的甜、舞蹈的美,更是一颗愿将传统薪火相传的初心。”当非遗鼓点与童心跳振,当家国情怀系于红领巾的褶皱,当各界代表俯身与孩子对话,文化便不再是书本的铅字,而成为流淌在血脉中的炽热基因。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