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网评|在天山南北书写民族团结的青春答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4 08:00 1

摘要:天山南北共襄盛举,雪莲花开情满心间。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天山南北共襄盛举,雪莲花开情满心间。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当我们行走天山南北,面对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不断创建,援疆医生、教师无私奉献,特色产业发展将各族群众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当地与援疆省市在各方面密切交往……或许能清晰窥见,一代代奋斗者在这里书写的民族团结青春答卷。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中指出,“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封回信不仅温暖了二十几位年轻人的心,更点燃了全国千千万万青年奔赴西部的热情。比如,2025-2026年度兵团西部计划较上年度扩容812人,项目总实施规模达到6905人,创历史新高。西部计划志愿者传播知识,也带动各民族情感相亲,他们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支教者”,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以来,援疆省市累计选派1.59万名教师赴疆支教,覆盖13个地州市近200所学校,柔性引进援疆专家人才1452人次;新疆也依托中央资金和援疆项目累计组织3.3万名学生赴援疆省市或其他省份开展各类研学交流活动……这些青少年在讲国家通用语言的同时,也主动学习当地民族语言、参与民俗节庆等,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桥梁”,为民族团结之花注入鲜活养分。

从“手拉手”的课堂到“心连心”的营地,一场场跨越山海的青春奔赴,正把天山南北的团结奋斗故事织进更宏阔的时代长卷。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持续推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在新疆广泛开展各族青少年主题交流活动、“手拉手、结对子”帮扶交流活动等跨区域交往活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动员全团力量支持新疆青少年工作的实施方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动能。以今年暑期为例,来自河南、广东、香港、澳门等地的青少年赴新疆参加夏令营、文体交流活动,也有许多来自哈密、莎车、伊犁等地的新疆青少年走进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地开展研学交流。这些活动并非简单的旅游观光,而是通过共同学习、同吃同住、文化互鉴等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毕竟一次“牵手”,可能改变一生的认知,文化的隔阂就在这样的细节中悄然消融。这种制度化、常态化的互动机制,也正在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比喻,转化为各族青少年真实的成长经历。

青少年的民族团结实践,是浸润在生活肌理中的涓滴细流,它不靠口号推进,而依赖于一次次真诚的对话、一段段共度的时光、一份份默默的坚守。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去了解另一种生活方式背后的温度与逻辑,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也就有了更加生动的注脚。这正是一种以青春为媒、以行动为笔,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书写民族团结篇章的自觉与担当。

今日种下的一粒团结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提供生生不息的根系与荫蔽。随着“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持续深化,随着更多青年投身西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汇聚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陆玄同)

来源:未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