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生育友好指数排名 云南位列第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08:56 2

摘要:9月29日,南京邮电大学联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首份《全国生育友好指数报告》,结果让全网炸开了锅:经济总量常年稳居前三的广东、北京,在生育友好度排名中跌出前十,而西部省份云南却以92.95分强势夺冠,浙江(91.89分)、吉林(90.42分)紧随其后。

9月29日,南京邮电大学联合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首份《全国生育友好指数报告》,结果让全网炸开了锅:经济总量常年稳居前三的广东、北京,在生育友好度排名中跌出前十,而西部省份云南却以92.95分强势夺冠,浙江(91.89分)、吉林(90.42分)紧随其后。

这份涵盖“愿意生”“生得好”“养得起”三大维度17项指标的评估体系,首次量化了各省生育友好程度。报告显示,全国生育支持平均得分仅70.41分,普惠托位、产假保障等环节严重不足。而云南的逆袭,恰恰戳中了当前生育政策的核心痛点——生育友好从来不是“经济竞赛”,而是“政策精准度”的较量。

愿意生:26岁初育+107.81性别比,生育观念最年轻

在“愿意生”维度,云南两项指标全国领先:女性平均初育年龄26.17岁,比全国平均(29.13岁)早3年;出生性别比107.81,接近103-107的理想范围,远超广东的115.24(性别比失衡最严重)。

“云南女性生育年龄偏低,与当地婚育文化、育儿压力小密切相关。”报告主要作者、南京邮电大学温勇教授解释,“更重要的是,省级育儿津贴全覆盖消除了‘生不起’的顾虑。”

生得好:从怀孕到分娩全兜底,医保报销“无死角”

在“生得好”维度,云南的医疗保障堪称“教科书级”: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职工年补贴3000元,居民报销50%,2.5万个家庭已减负2000万元;分娩镇痛免费:今年8月起,腰麻硬膜外阻滞等镇痛项目全报销,同步推出“亲情陪产”服务;生育津贴10天到账:打破传统单位“转手”模式,昆明宝妈王女士生完孩子第8天就收到1.2万元津贴,“比发工资还快”。

最让家长心动的是“真金白银”的补贴:2023-2025年,云南对二孩家庭一次性补贴2000元,三孩5000元,每年再发800元育儿补助。龙陵县碧寨乡的李娟刚生完三孩,“补贴到账那天,老公直接转了5000元到我银行卡,说是‘国家给的生育红包’。”

更贴心的是“出生即参保”政策:新生儿凭出生证明可即时办医保,90天内参保待遇追溯至出生日。昆明市民李先生的儿子出生第3天因黄疸住院,“医保当场报销60%,自己只花了800元。”

指标云南浙江北京生育友好指数92.95分91.89分78.63分女性初育年龄26.17岁27.35岁30.94岁每千人口托位数2.8个3.41个1.52个三孩一次性补贴5000元3000元无总和生育率1.821.350.61

浙江:托育强但补贴弱,“养得起”拖后腿

浙江以3.41个托位数(全国第二)、92.66%普惠园覆盖率领跑“服务支持”,但三孩补贴仅3000元,且未实现省级全覆盖,部分地市仍存在“政策空转”。

北京:高房价+晚育,“想生不敢生”成常态

北京女性初育年龄30.94岁(全国最晚),总和生育率0.61(仅为云南的1/3)。报告指出,高房价、教育成本高、托位数不足(1.52个/千人),让年轻人“连婚都不敢结,何谈生娃?”

专家:生育友好的核心不是GDP,是“政策温度”

“云南的逆袭证明,经济水平≠生育友好。”温勇教授强调,“北京、广东的问题在于政策与需求错位——喊口号多,真金白银少;云南则‘小步快跑’,3年评估周期动态调整,比如2024年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就是根据群众呼声快速落地。”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李月副研究员建议:“其他省份可借鉴云南‘三步走’模式:先解决‘生得起’(补贴),再保障‘生得好’(医疗),最后优化‘养得久’(托育、教育),避免‘一刀切’式大水漫灌。”

从“不敢生”到“敢生敢养”,云南给全国上了一课

这份生育友好榜撕开了一个真相:当经济强省还在纠结“补贴多少钱”时,云南已经用“生育津贴10天到账”“出生即参保”的细节,让“生娃不愁”从口号变成了现实。

未来,生育友好的竞争,或许不是比GDP,而是比哪个省份能真正读懂家长的焦虑——少点“高大上”的规划,多点“接地气”的政策,这才是破解低生育率的关键。

来源:仲夏育儿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