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内容“特战队”打造代表作高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30 09:33 1

摘要:“我们进行系统性变革的背后逻辑是一个‘变’字,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立足机制之变、内容之变、平台之变、技术之变,打通关键环节,实现整体性重塑。”9月26日,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的媒体新生态联结大会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岚全面介绍了川报集团

“我们进行系统性变革的背后逻辑是一个‘变’字,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立足机制之变、内容之变、平台之变、技术之变,打通关键环节,实现整体性重塑。”9月26日,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的媒体新生态联结大会上,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岚全面介绍了川报集团推进系统性变革的谋与动。

机制之变

以效果为导向深融真改

以效果为导向进行深融真改,川报集团争创“五个一流”的设想与路径已然清晰。

建一流媒体,就是改低效无效的生产与传播,深化媒体布局变革;建一流技术,就是改分散滞后的研发与应用,深化技术创新变革;建一流机制,就是改不顺畅、不精准的运行与考核,深化管理运行变革;建一流队伍,就是改惯性大、突破浅的培育与使用,深化人才机制变革;建一流产业,就是改形态旧、转化慢的产品与营销,深化经营模式变革。

川报集团在变革行动中明确了一系列机制重构举措。重构考评体系,用“流量+效益”考媒体,用“质量+效果”考产品,真正“用效果说话、拿实力排名”;扁平运行架构,推行产品制敏捷管理,跨部门组建柔性团队,实施专项特战队、虚拟工作室、项目主理人、栏目制片人等机制;加强一体统筹,运行“超集星期一”集团全媒体协同工作平台及机制,打造集团融创共享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川报集团在此次变革中鲜明提出“让年轻人当主力”,把更多熟悉全媒传播规律、勇于创新的“90后”“00后”充实到重要岗位。

内容之变

六大工程助推精品生产

在内容上,川报集团将实施六大内容工程,打造代表作高地。即“第一主题”领航工程、头版头条提升工程、主流舆论精品工程、理论创新阐释工程、视频传播升级工程、热点引导定调工程。

实施“万有引力”计划,组建正能量网络名人矩阵,计划到2027年培育百万级粉丝账号不少于20个。目前,正陆续推出“翔子来啦”“热点即阅”“政策翻译机”“小铭切瓜”等一大批账号,已形成相当影响力;坚持内育外联,联动“凌云”“考古君”等网络名人,构建正能量引力场。

启动“聚光灯”评论理论共振工程,组建集团“新闻两点论”特战队,整合集团内外理论专家、评论资源和创作者力量,打造一批观点鲜明、富有网感的评论精品栏目和特色IP。

组建跨媒体内容特战队,创新建立“大主题、大评论、大国传、大民生、大文化”特战队工作机制,集中全集团优势资源,创新流程机制,高效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建立“零距离”融创传播机制,在新闻一线设立记者观察点、基层联络点,组建蹲点调研团、行进报道组,全媒发布,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陈岚介绍,川报集团将对内容六大工程分三个梯队分类施策:《四川日报》、封面新闻领衔建设头部全媒体,面向细分行业和圈层用户建设分众化融媒体,“小而灵”地建设垂类账号新媒体。

平台之变

“超级川观”焕新上线全面进阶

此次大会,川报集团也宣布了川观新闻12.0版本(即“超级川观”)焕新上线。

川报集团实施“14合1”聚力行动,旗下14家媒体合力打造1个移动传播主平台。该平台分“新闻精选”“四川省情”“工作助手”“问政办事”“安逸生活”五大模块。陈岚表示,“超级川观”要从单纯的新闻信息提供者向社会生活连接者、服务者全面进阶,力争成为四川最大的移动端门户枢纽和数字生活底座。

其中,“新闻精选”模块聚焦权威解读与深度洞察,打造“四川人的新闻第一入口”;全新打造的“四川省情”模块是一个蔚为大观的“省情研究所”,为用户构建了一个立体、动态的认知体系,是理解四川昨天、今天与明天的系统性钥匙;“工作助手”模块深度融合川报集团全媒体技术与传播认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人工智能工具集与数据“三库”,构建起涵盖“学习天地”“政策文件”“公文范文”“金句素材”等内容的专业知识宝库,可以提供从公文写作到PPT生成、从智能摘要到海报制作、从录音转写到智能配乐等一站式服务;“问政办事”模块接入自研的智媒云行业大模型,依托前沿智能技术,更好服务于问政群众及1.2万余家入驻机构,构建起民生服务矩阵,持续做强舆论监督、舆情引导、诉求办理;“安逸生活”模块汇聚“滚滚剧场”的精彩视频、“海豚电台”的伴听内容、“食情局”的饕餮指南、“天天爱运动”和“脑洞马拉松”的互动挑战,并由“健康科代表”提供全天候的关怀。

川报集团还全力打造“大号”矩阵,努力实现媒体号升位、名人号成势、政务号增效,到2027年在第三方平台上实现千万级账号7个、百万级账号超过20个,3年内孵化培育国内达人15名、国际达人5名,实现10个垂类赛道突破,创新运营“天府新视界”“廉洁四川”“文明四川”“健康四川”等精品政务账号矩阵,放大主流声量。

在国际传播方面,川报集团将积极高标准建设四川国际传播中心,加快构建“百川出海、千媒协作”大网络,升级运营“灵感中国”“熊猫指南”两大IP,计划3年内全球合作媒体业务拓展至1000家以上,喊响“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助力“引客入川”。

技术之变

重点实验室推进智能化

技术是变革的基座,也为变革插上翅膀。

此次大会上,由川报集团牵头建设的全媒体技术与传播认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并启动系列联合研发计划,标志着川报集团技术建设从“应用型融合”迈入“研发型引领”新阶段,数字化赋能和信息化转型之路越走越坚定。

川报集团明确“深化技术创新变革”,发挥交叉跨界优势、产学研用贯通特色,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

记者从此次大会上了解到,全媒体技术与传播认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由川报集团牵头,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共建。实验室以中央和省委重要战略部署为导向、应用基础研究为定位、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构建全媒体技术研究与应用体系,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将重点围绕服务于壮大主流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认知水平评估、服务于“多重构筑”的国际传播与涉民族文旅融合传播关键技术应用、服务于突发事件治理的网络舆情态势认知与智能反馈技术应用三大研究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探索全媒体技术与传播认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升主流价值和巴蜀文化的全球传播力影响力。

陈岚表示,未来5年,川报集团将瞄准业内领先水平,升级“四川智媒云”技术底座,建立线索监测、采编决策、分发执行、效果反馈闭环;开发应用赋能采编人员策采编审发各环节的个性化智能体;加强传媒大模型建设,构建主流媒体算法和可信AI产品体系,打造智媒技术标杆;整合省内外专业优势资源,重点打造“若水”省情语料库、“贡嘎”藏语语料库和“C视觉”影像数据库,实现数据驱动与价值跃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