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袖翻飞间,演员轻拢慢捻;锣鼓声起时,名角开嗓亮腔。台步轻移、眼神流转,舞台上,婉转清丽的昆曲、雍容大气的京剧、水乡韵味的黄梅戏、雄浑厚重的徽剧等轮番登场,尽显中华戏曲的千年风华。
水袖翻飞间,演员轻拢慢捻;锣鼓声起时,名角开嗓亮腔。台步轻移、眼神流转,舞台上,婉转清丽的昆曲、雍容大气的京剧、水乡韵味的黄梅戏、雄浑厚重的徽剧等轮番登场,尽显中华戏曲的千年风华。
9月28日,“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在安徽合肥启动。9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呈现一场融汇南北的高规格戏曲盛宴,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梨园神韵。
戏曲是中华文化瑰宝。今年恰逢徽班进京235周年,此次“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旨在搭建全国优秀戏曲艺术的交流展示平台,展现新时代戏曲发展的繁荣景象,推动戏曲走到群众身边、融入日常生活。
本次活动将一直持续到2026年春节,重点打造两个“百场”:邀请全国各剧种代表人物到合肥惠民展演经典剧目百场以上;组织安徽地方戏曲在合肥惠民展演百场以上。
首批展演剧目名家荟萃,流派纷呈,涵盖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十余个剧种。此次安徽省徽京剧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特别创排《故宫·徽韵畅音》,由“00后”新生代演员担当主演,活化宫廷仪典礼乐规制,复原传统演剧形态,重现徽班进京盛况。“徽班进京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次我们精选故宫博物院藏‘四大徽班’戏本,既是致敬历史,也是传承薪火。”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该院国家一级演员汪育殊说。
活动不止于“演”,更注重“传”与“融”。除惠民演出外,还同步开展戏曲竞演、戏迷互动与学术交流:在中小学校开设“戏曲鉴赏课”,邀请名家进校园、支持高校戏曲社团,为青少年播下戏曲文化种子;同时引进“文华奖”“梅花奖”新获奖作品巡演,实现艺术展演与学术研讨双向赋能。
秉持“文化惠民、文化为民”理念,活动实行惠民票价,更创新推出“戏曲+”一体化优惠套餐。观众凭演出票根,可免费游览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等安徽标志性景点,实现“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深度感受安徽山水与文化之美。
“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关注戏曲、欣赏戏曲、喜爱戏曲。同时,以戏为媒、以曲会友,推动文化、科技、教育、艺术、旅游深度融合,探索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路径。”合肥市委常委、秘书长、宣传部部长单虎说。(本报记者 刘美子)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