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夏闯的身影成为了大家熟悉的一道风景线,他日复一日穿梭于街巷之间,调解纠纷、帮扶老人、守护校园,用真情与实干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认可,成为这片0.73平方公里社区中不可或缺的平安守护人。
在长春市宽城区长山花园社区,夏闯的身影成为了大家熟悉的一道风景线,他日复一日穿梭于街巷之间,调解纠纷、帮扶老人、守护校园,用真情与实干赢得了居民的信任和认可,成为这片0.73平方公里社区中不可或缺的平安守护人。
夏闯,男,198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长春市公安局宽城区分局团山派出所副所长兼长山花园社区警务室民警。因工作表现突出,他于2021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吉林省最美基层警官”,2023年再获“年度优秀社区民警”荣誉称号,其负责的警务室也荣获“优秀社区警务室”称号。在他的带领下,长山花园社区从曾经纠纷频发的“问题社区”,逐步转变为连续十年实现“零上访、零发案”的“全国和谐示范社区”,成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样板。
倾情助老送温暖排忧解难护安康
2013年,夏闯初到长山花园社区。面对这个近万居民、老人占比超30%、纠纷频发的“问题社区”,他立下誓言:“社区就是家,居民的事就是家里事,用心治理定能安好‘家’!”
他倾情服务老人,首创“十分钟助老服务圈”,协调商家实现理发、送药、配餐等项目十分钟送达服务;为650名老人定制“身份二维码”,解决老人走失问题。孤寡老人董大娘无儿无女,他常年照料起居,老人病逝后他更是驱车千里圆其落叶归根的遗愿。亲属含泪:“你虽非骨肉,却是她最亲的人。”
2020年,独居老人马大爷病逝,非直系亲属继承遇阻。夏闯推动全国首例社区遗嘱继承调解,联合法院在社区开庭解难题。此后建立的“社区遗嘱库”免费为235名老人保管遗嘱,他被誉为“身后事的守护者”,老人们都亲切地唤他——“警察儿子”。
巧解纠纷十二法情融理法构和谐
在长山社区这片热土上,夏闯与全国“时代楷模”吴亚琴书记并肩作战,共同面对层出不穷的矛盾纠纷。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反复总结提炼,他们共同归纳出包括“和面团法”(融合情、理、法,耐心揉合矛盾双方,促其恢复和谐整体) 和 “釜底抽薪法”(明法理、晓利害、断念想,从根本上促其达成和解) 在内的“纠纷调解十二法”,成为化解居民矛盾纠纷的“金钥匙”,累计成功调解纠纷超过500余起。
2021年,社区高龄居民潘某与甘某因琐事多次争执后发生肢体冲突并受伤。调解中,潘某家属索赔诉求过高,甘某家庭困难难以支付,两家陷入僵局。夏闯运用“和面团法”,双管齐下化解矛盾:一方面,他持续安抚潘某及家属情绪,出示客观证据并传递对方歉意;另一方面,他积极帮扶经济困难的甘某家庭,协助解决实际生计问题。通过情、理、法的反复调和,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2024年,工友王某与傅某嬉闹致傅某受伤,产生大额医疗费用。王某无力承担全部费用,双方关系紧张。夏闯采取"釜底抽薪法",向傅某说明王某的实际偿还能力和困境,引导双方基于多年情谊理性沟通,最终纠纷圆满解决。
夏闯深知,化解矛盾不能单打独斗。通过深化"警格+网格"融合,他构建起社区三级防控体系,发动楼栋长、单元长担任"平安前哨",成为发现隐患的第一双眼。他还返聘经验丰富的退休民警组成"银龄调解队",让银发力量在社区治理中焕发新光彩。居民王大姐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协助抓获在逃人员;退休民警杨宇翱发挥余热,三次登门成功化解邻里漏水纠纷。正是依靠这些多元力量的深度参与,社区内98.5%的矛盾得以在萌芽状态成功化解。
聚民汇智织密网联动响应筑屏障
长山社区辖区面积广,警力资源有限,夏闯深知单打独斗难成事,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他迎难而上,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凝聚群防群治力量、搭建多元共治平台、构建高效联动响应机制,在社区播撒下平安建设的种子。
织密群防网络邻里守望共治。夏闯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核心纽带作用。线上,他构建了43个“微警务”群,确保居民诉求能够全天候得到响应;线下,他精心组建了一支120人的“红马甲义警”队伍,常态化开展动态巡逻防控。线上线下的紧密联动,编织起一张全覆盖的社区安全防护网。义警队员老李凭借细心观察,发现一处可疑出租屋并及时上报,最终协助警方成功捣毁了一个非法传销窝点。
联动快速响应警保融合增效。夏闯创新推出“快速响应圈”机制,将整个辖区科学划分为7个警务区,有效整合了学校、商场等42家重点单位的保安力量。他建立了标准化的“呼叫-响应-处置”流程,并配备专用通讯设备,确保指令精准、调度高效。今年年初,某商场内发生一起纠纷,保安通过对讲机发出呼叫后,夏闯带领队员仅用2分钟便赶到现场,迅速控制事态,将“快速响应”的承诺变成了现实,为社区平安筑起了坚实防线。
如今的长山社区和谐安宁,而夏闯的脚步始终未曾停歇。从建立“蒲公英少年之家”温暖50多名留守儿童,到“红马甲巡逻队”十年如一日守护平安;从青涩警员成长为“吉林省最美基层警官”,夏闯用十二载扎根基层的坚守,生动诠释着“把群众当亲人,把小事当大事”的真谛。他的工作日志扉页上,那句质朴的誓言力透纸背:“群众的事,今天再晚也是早;群众满意的笑容,就是我最好的奖章。”
来源:吉林警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