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纵观人类对抗癌症的历史,人类研发了许多不同的策略来治疗癌症。手术、化疗和放疗在降低癌症相关死亡率和改善治愈前景方面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功,然而,这些所谓的传统疗法除了不可避免的病例差异和随后的不良疗效外,还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需要研发出新的治疗策略以进一步提
纵观人类对抗癌症的历史,人类研发了许多不同的策略来治疗癌症。手术、化疗和放疗在降低癌症相关死亡率和改善治愈前景方面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功,然而,这些所谓的传统疗法除了不可避免的病例差异和随后的不良疗效外,还伴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需要研发出新的治疗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总生存率并减轻癌症负担,同时降低全身毒性。其中,过继细胞疗法在肿瘤学领域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该领域最具突破性的进展之一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这是一种对患者自身T淋巴细胞进行基因改造的方法,使其具有识别和破坏癌细胞的能力。
关于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治疗是一种使用患者自身T细胞来对抗癌症的免疫疗法。T细胞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体抵御感染和疾病的防御手段。
传统的免疫疗法,例如检查点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解除免疫系统的“刹车”,从而让免疫系统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相比之下,CAR-T细胞疗法则采用了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从患者血液中提取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手段使其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这是一种经过工程设计的受体,能够识别患者癌细胞上的特定抗原,并在识别后激活CAR-T细胞的增殖与细胞毒性潜能。然后再将这些改造后的T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这种CAR使T细胞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靶向癌细胞,进而将其摧毁。
CAR-T疗法与化疗有何不同?
化疗药物并不是针对癌细胞上的特定靶点,会杀死体内其他健康的细胞,因此不仅是癌细胞,其他器官和组织也会因化疗而受损。而CAR-T细胞疗法经过训练可以靶向癌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因此可以精准识别癌细胞,减少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CAR-T细胞疗法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但直到近年来才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临床应用。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两款CAR-T细胞疗法产品上市,分别是诺华的Kymriah和吉利德的Yescarta,这标志着CAR-T细胞疗法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此后,全球范围内关于CAR-T细胞疗法的研究和临床试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从中受益。
案例分享:IMC002让晚期胃癌患者重获新生
近日,易慕峰生物主办的一项III期临床研究全国研究者会成功召开,该会议上分享了一例达到持续完全缓解(CR)的案例。这位患者为晚期HER2阳性胃癌伴肝转移,经过多线靶向+免疫+化疗后病情进展,而入组IMC002临床研究后,在接受单次IMC002输注后10个月,达到持续的完全缓解(CR),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IMC002为易慕峰自主研发的靶向CLDN18.2的自体CAR-T产品,Claudin18.2(CLDN18.2)是一种紧密连接分子,主要存在于非恶性胃上皮中,在恶性转化过程中可以在肿瘤细胞表面接近,可以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在各种实体瘤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在胃肠道癌症患者中,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
数据说话:ASCO年会展示的卓越疗效
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展示了IMC002在胃癌患者中的临床研究数据。该试验共3例晚期不可切除胃癌患者接受治疗,3例患者均病情稳定(SD),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例患者肿瘤实现缩小,并分别在CAR-T细胞IMC002治疗11周和44周成功转化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手术,而且44周手术的患者实现了完全缓解(CR),并已无癌生存超半年!
IMC002在胰腺癌中的积极信号
IMC002的潜力不仅限于胃癌,IMC002在胰腺癌治疗中也显示出有希望的疗效。一位胰腺中低分化腺癌伴肝转移的患者,经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一线、二线化疗后病情仍旧进展,并出现胰腺、肝及双肺多发转移、腹膜转移及腹水。参加IMC002 CAR-T细胞的临床研究后,该患者仅回输6周的首次评估便达到部分缓解(PR),胰腺部位靶病灶相比基线减少了30.3%,第二次评估减少了39.4%。
另一利器:靶向EpCAM的CAR-T疗法IMC001
除CLDN18.2靶点外,易慕峰生物另一核心产品,靶向EpCAM的CAR-T产品IMC001同样进展亮眼。8月9日,易慕峰生物自主研发的靶向EpCAM的CAR-T细胞疗法IMC001的研究成果正式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Molecular Therapy》。共有12名患者接受了IMC001输注,10名患者可评估疗效,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0%,疾病控制率(DCR)为7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4.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8.4个月。
典型案例
一名IV期胃腺癌患者,经过多次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线治疗后病情仍旧恶化,输注IMC001后4周,他的肿瘤缩小了15%;8周时,肿瘤体积减少26%;16周时,部分缓解(PR)。
淋巴结明显减少,盆腔积液也消退了。这使他能够在输注CAR-T细胞后27周接受根治性胃切除术并实现手术完全缓解。术后病理检查显示肿瘤部分消退。截至2025年4月28日,他已存活34.7个月。
这些临床数据凸显了CAR-T疗法在晚期实体瘤中的治疗潜力。
CAR-T细胞治疗可能有哪些副作用?
尽管取得显著进展,CAR-T疗法仍面临诸多挑战。成本问题、毒性管理等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可能表现为发热、低血压、血氧水平低、心跳加快、意识混乱,以及肾脏和肝脏的暂时性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可能导致意识混乱、过度嗜睡、震颤或癫痫发作
血细胞计数下降、感染风险增加、发热、寒战,手部、手臂、脚部和腿部肿胀、出血风险增加等。
因此,在接受治疗之前,患者和家属应该与主治医生/研究团队进行深入、坦诚的沟通,详细了解后再接受治疗。
结语
众所周知,CAR-T疗法主要被批准用于血液恶性肿瘤,这是现代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虽然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领域的进展缓慢,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了这种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展,CAR-T细胞疗法将在实体瘤治疗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
来源:康和源免疫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