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秋送爽,举国同庆!今年国庆与中秋喜相连,我们将共赴一场长达8天的欢乐长假。想必大家早已满心期待,将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或是家庭聚会、走亲串友,或是登高望远、户外寻秋,又或是宅家“躺平”、享受悠闲时光。不过,无论选择哪种度假方式,日常的饮食作息难免会被打乱。如
盛世华诞
国泰家安
欢度国庆 共享团圆
金秋送爽,举国同庆!今年国庆与中秋喜相连,我们将共赴一场长达8天的欢乐长假。想必大家早已满心期待,将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或是家庭聚会、走亲串友,或是登高望远、户外寻秋,又或是宅家“躺平”、享受悠闲时光。不过,无论选择哪种度假方式,日常的饮食作息难免会被打乱。如何在尽情享受假期、吃喝玩乐的同时,守住健康底线?本期健康科普我们特别邀请到医院各科室的专家,为大家量身打造了一份假期健指南,助您和家人度过一个安心、舒心的“小长假”。
Q:“小长假”的常见病有哪些?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不少人会选择出门游玩,人员流动增加、活动量变大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些常见疾病,其中呼吸道感染和关节扭伤尤为高发,需重点关注。
呼吸道感染
A:北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刘仁龙
假日期间,人们出行频繁,火车站、景区、商场等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空气流通相对较差,加上部分地区秋季气温波动明显,抵抗力稍弱的人群很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引发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细菌、非典型致病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常见疾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飞沫直接传播,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再触摸口鼻等也可以引起间接传播。
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热、咽痒、干咳等症状。
预防措施
应保持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做好手卫生、适时开窗通风、避免空调直吹等卫生习惯;接种疫苗也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手段;坚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旅游劳累、心理平衡、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护机体免疫力,抵御呼吸道感染。
应对措施
呼吸道感染,通常病情较轻,可自愈。但部分严重感染者可能造成支气管炎、肺部感染、急性心肌炎、肾炎等,病情进展迅速,如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关节扭伤
A:北院骨三科
副主任医师 李春会
出门游玩时无论是登山、徒步、逛景区,还是在人群中拥挤行走,都可能因路面不平、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幅度过大等原因,导致关节扭伤,其中以脚踝、膝盖等关节最为常见。该疾病是指发生于关节处,累及周围韧带组织的急性损伤,若处理不当,可能影响后续活动。
症状
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肿胀、局部皮肤青紫、关节活动受限。
应对措施
·保护
扭伤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患肢负重行走。可以使用木板、书本等简易工具临时固定关节,防止进一步损伤。
·休息
让受伤的关节得到充分休息,避免任何可能加重损伤的活动。
·冰敷
冰敷是扭伤后初期的重要处理措施。冰袋、冷水毛巾或冰块均可用于冷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隔2-3小时重复一次,直至肿胀和疼痛明显缓解。
·加压包扎
使用弹力绷带对扭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有助于减少出血和渗出,同时起到局部固定的作用。包扎时需注意松紧适度,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患肢
将受伤的关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注意!严重者应立即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Q:“小长假”慢病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
A:南院内分泌二科
副主任医师 李微微
国庆期间慢病患者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用药管理
·按时服药: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切勿因假期忙碌或外出而漏服、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可设置手机闹钟提醒,外出时携带足够药品。
·规范储存:药品存放在干燥、避光处,胰岛素等特殊药物需按要求冷藏保存,避免高温或潮湿影响药效。
饮食控制
!避免暴饮暴食:节日期间聚餐频繁,应控制食量,每餐七八分饱,避免过度进食加重肠胃负担。
!低盐低脂低糖:减少高盐、高油、高糖食物摄入,如腌制品、油炸食品、甜品等。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优先选择粗粮、蔬菜和优质蛋白(如鱼、虾、瘦肉)。
!警惕高嘌呤食物: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减少饮酒,以防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
作息与运动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每晚7-8小时,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防止因作息紊乱导致血压、血糖波动。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避免剧烈运动。运动时间可安排在饭后1-2小时,避免空腹运动。
情绪管理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如激动、焦虑、紧张等,以防血压骤升或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可通过听音乐、与家人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
健康监测
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了解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如血压过高、血糖波动大、胸闷、头晕等),及时就医。
注意!出行时携带急救药品,如高血压患者备硝苯地平、糖尿病患者备糖果或胰岛素等,并随身携带写有病史、用药信息及紧急联系人的卡片。
防护与安全
外出时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引发呼吸道感染或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感染风险。若需前往,佩戴口罩。
Q:快速缓解不适,该怎么做?
A:南院中医门诊
主任中医师 蒋岩
疲劳:揉足三里
无论回家探亲或是旅行,一路奔波就很容易疲劳,还难以缓解。按揉足三里可以使体内血液携氧能力高,自然能够减少疲劳感的发生。
方法: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就是足三里。一天3次揉按足三里,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按30下,一天总计90下左右。
颈痛:衣服变靠枕
火车、长途汽车的座椅设计不符合人体身体曲线,靠在椅子上脖子悬空,腰椎用劲,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颈肩和腰会有僵硬的不适感。所以,外出时最好带个U型护颈枕或靠垫,实在没有就用衣物卷成卷垫在脖子后方。
吃撑:喝大麦茶
假期聚餐,难免油腻,这时候可以喝杯大麦茶。大麦茶味甘、性平,可消积进食、平胃止渴、实五脏、化谷食。另外,大麦茶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性质比绿茶要温和些,因此肠胃不好的人也能喝。
久坐:抖一抖腿
长时间坐车,可出现下肢肿胀,医学上称为“旅行者水肿”,而且长期小空间不活动,血液淤积很容易形成血栓。
建议:在狭小的空间坐1-2个小时后,要起身活动活动;如果没有活动空间,坐着时要经常活动脚踝、小腿,比如抖一抖腿、抓一抓脚趾,通过让腿部的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循环。
喝酒:先吃肉
聚会要喝酒?请记得“小酒怡情,大酒伤身”!
建议:饮酒前,要及时进食一些主食;饮酒中,吃一些牛肉、烧鸡、鱼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等。
晕车:橘子皮
晕车的朋友出行前记得带上几个橘子。乘车前1小时,将新鲜橘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用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 这些油雾可反复吸入十余次,途中也可随时吸闻,对防止晕车有很好的效果。
国庆的欢腾与中秋的团圆,交织成这个假期最动人的底色。而健康,正是让这份底色更加鲜亮的关键。愿专家们的健康建议,让您在与亲友相聚、探索美好时,少一份担忧,多一份安心。最后,祝愿大家在“小长假”吃得开心、玩得尽兴、过得健康,国庆快乐、中秋团圆!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