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着身边有些人,好像也没多聪明,用的方法看起来笨笨的,但几年下来,他们却稳稳地赚到了钱。而你自己,今天学这个战法,明天追那个热点,知识学了一箩筐,操作起来手忙脚乱,最后算总账,可能还在亏钱。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看着身边有些人,好像也没多聪明,用的方法看起来笨笨的,但几年下来,他们却稳稳地赚到了钱。而你自己,今天学这个战法,明天追那个热点,知识学了一箩筐,操作起来手忙脚乱,最后算总账,可能还在亏钱。
你缺的不是聪明,不是技术,而是那一份“死心眼”的智慧。
今天,我们就来聊透这种能让普通人稳定盈利的“死心眼”模式。这不是鸡汤,而是一套可复制、可执行的心法和打法。
大多数人的状态像“猎人”。每天在市场的丛林里,眼睛瞪得像铜铃,听到一点风声(消息),看到一个脚印(技术信号),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去,生怕错过任何一只猎物。结果往往是,追了半天,累个半死,打到几只兔子,也可能被猛兽所伤。
而稳定盈利的人,是“农夫”。他找到一块肥沃的土地(自己熟悉的领域),认准一种高产的作物(自己的交易模式),然后就开始心无旁骛地耕耘:播种、施肥、除草、等待收获。他不会因为邻居家种了别的蔬菜就拔掉自己的秧苗,他深知,只要季节到了,自己的地里自然会有收成。
这就是“死心眼”的第一层:放弃做杂家,专心做专家。 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股票、无数的技术指标、每天都有爆炸性的新闻。如果你什么都想抓,最终什么也抓不牢。你必须死心塌地地告诉自己:“我只赚我模式内的钱,模式外的,哪怕它涨上天,也与我无关。”
很多人沉迷于研究各种复杂的技术指标,KDJ、MACD、RSI、布林带……恨不得把所有线都画在图上,觉得越复杂越高级。这其实是走入了误区。
技术是工具,不是圣经。 真正的高手,是用这些工具去洞察市场的“规律”,而不是被工具本身所奴役。
举个例子:一个木匠,他的工具箱里有锯子、锤子、刨子。他不会在做一个凳子的时候,把所有的工具都轮流用一遍。他会根据工序,在最合适的时候,用最合适的工具。做投资也一样,你需要从你学过的100种技术里,提炼出最核心、最适用于你模式的3个信号。
关键在于“简化”。 把你的入场标准,简化到如同“红灯停、绿灯行”一样明确。比如,你的模式可能就是“股价站上20日均线,且成交量放大”,就这么多。只要这个信号不出现,你就喝茶看报;信号一出现,你就果断出手。
这个过程,就是把复杂的分析、推理、决策,在平时就固化下来,变成一条简单的规则。在实战中,你要做的不是思考,而是执行。
当你有了自己简单明确的规则后,最难的一关来了——重复执行。
人性天生喜欢新鲜、厌恶重复。让你连续一个月吃同样的菜,你都会腻,更何况是每天重复同样的操作?你会怀疑:“我的方法是不是过时了?”“今天这个信号好像不太标准,要不要破例一次?”
“死心眼”的最高境界,就是对抗这种人性。 通过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练习,将你的操作规则,从“大脑记忆”变成“肌肉记忆”。
什么叫肌肉记忆?你骑自行车的时候,还需要想先蹬左腿还是右腿吗?你打字的时候,还需要想哪个字母在哪个键位上吗?不需要,因为你的手已经记住了。
投资也一样。当你的规则成为本能,你就避免了在关键时刻因为贪婪、恐惧、犹豫而犯错。你不会因为市场一波动就提前下车,也不会因为股价暴涨而追高。你的操作变得有节奏,像呼吸一样自然。
慢,才是真正的快。 那些追求“快”的人,每天追涨杀跌,看似忙碌,实则是在原地打转,甚至不断亏损。而你,用一种看似“慢”的、笨拙的方式,一次只做一件事,重复做到极致,反而能积小胜为大胜,实现资产的稳定曲线向上。
我们总是羡慕天才的灵光一闪,但真相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成就,都是普通人通过极致的专注和重复取得的。
别再羡慕那些会100种拳法的人,真正可怕的是,把一招“直拳”练了10000遍的人。这一拳,简单、直接、有力,无人能挡。
从今天起,试着做一个“死心眼”的人吧。找到你那块地,选好你的种子,然后,像个真正的农夫一样,低头耕耘,静待花开。
这,或许就是最适合我们普通人的、稳稳的致富之路。
来源:交易成功心法